第286頁
她在中文系是上過教案課的,也曾嘗試過教課,不至於沒有基礎。
她勉強地撐起了老師的台面,大聲自我介紹,簡單交代了關於她的事情,以及對他們的期待。
學生們定定地望著她,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幾個鏡頭就交代完了。沒所謂服化道,好像拍的是現實情況,人也都是真人,沒有人是演的。
不知道為什麼。
李蘭撞見他們的眼神,心中驀地生發了一絲真正的責任感。
他們在期待自己。
這些小朋友眼裡映照著自己。
眼神中透著期待、好奇、善意,也有陌生、排斥。
李蘭這一生好像沒有幾次站在這麼多人前,而且是以這種「高人一等」的老師身份。
她抿了抿嘴,內心堅定了幾分。
來都來了,她也想努力完成支教課。
大學四年渾渾噩噩,至少在大四的最後,做一點實事。
第一節課意外的順利,李蘭先是來了一場破冰,努力認住班裡的孩子。
初印象,她覺得他們跟自己以前的小學班同學差不多,有的孩子頑皮,有的孩子文靜,有的孩子害羞,有的孩子個性。
不同的是他們可能更野一點,說話很直,好奇起來什麼都問,給她帶來了赤裸裸的個性衝擊。
他們之中也有幾個刺頭,跟老師很不配合,還喜歡碎嘴,惡作劇,仿佛帶著沒被訓教過的原生的惡性。
李蘭雖然平庸,沒什麼特別能力,但她從小就不怕這類刺頭,小學的時候她還毆打過男同學。有些人就是沒有被教訓過才得寸進尺,到處欺負別人,施虐心不斷膨脹。如果你抱著良善的態度一再忍讓,他們只會覺得你好欺負,後面還會變本加厲。
李蘭是單親家庭,從小她媽媽就叫她堅強,要有人欺負她,要麼打回去,要麼告訴媽媽。
當然了,成為老師,她自然就不能這麼做了。
很意外,上課第一天,她稍稍放心了,認為教學好像也不是很難,最多幾個小朋友難搞,嚴厲地喝斥他們,他們多少還是會怕老師的。
其中,她記住了幾個印象深刻的學生,害羞內向的路彩兒,沉默早熟的寧翠柳,好動樂知的劉三喜。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比較熱心學習,下課之後還要寫作業才回去。其中,寧翠柳是班長。
第一天下課後,寧翠柳定定地看著她,好像有什麼話要說。
李蘭收拾著書,回頭就看見寧翠柳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地眨著眼睛。
李蘭頓了下:「怎麼了嗎?」
寧翠柳眼裡一瞬閃過錯愕,沒來得及搖頭就走了。
李蘭有點奇怪,但好歹寧翠柳相對聽話。
據其他老師的說法,寧翠柳的成績是學校里前十的,但是她比較偏科,尤其不擅長文科。
開始的這一天還好,李蘭鬆了口氣。當天校長找了她,關心地問了問她的情況。來這裡支教的老師經常走,校長擔心她也會走。
校長是個見多識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李蘭的性情。
不同人對於小朋友的態度差距很大,有的人雖然平時溫和,待人也好,但對待小朋友會格外的沒有耐心,如果那小孩又頑劣,惡性地糾纏你,那更受不了了。
有些小孩雖然年齡小,嘴上的惡毒不輸成人。
李蘭認為還好,在她的經歷里,這樣的人身邊不是沒有,她能應對,而且她更認為,自己來這裡是教書的,不是來跟孩子們做鬥爭的。
「是嗎。」
校長貌似有點驚訝於她的認知。
他知道,有次支教的負面新聞衝上熱搜,揭露了支教背後的辛酸,輿論吵得厲害,打擊了部分青年的熱情。支教分明是做好事,但……人事總是複雜的。
「校長,我會努力的。」
李蘭定睛望著校長,決心更強了。
校長點了點頭,等她走出之後,眼神變得複雜。
接著,李蘭教學的熱情更盛了。
但新人老師會犯的毛病她也都犯了,教案沒做好,比起教學,更像是灌輸,說的太複雜太抽象,用了太多概念,聽得孩子們腦子轉不過來。
路彩兒等一個頭兩個大,迷茫地望著黑板,最後李蘭一通講完,他們都要暈了。
只有寧翠柳、劉三喜還有點懵懂。
李蘭見狀自己都臉紅了,體驗到了專業能力缺乏的窘迫。
教育光講知識是不行的,你得讓孩子們聽懂啊。
放學後,寧翠柳又是晚了幾分鐘才回家。
她的皮膚是營養不良的黃,但五官比較漂亮,一雙眼睛格外有神。從周圍老師的說法中,李蘭得知寧翠柳的父母皆在外務工,家境貧窮。學校里的很多孩子都一樣。
李蘭沒有過多說什麼。
對她來說,現在加強專業能力才是關鍵。
故事節奏加快了,轉眼一個月過去,她習慣了這裡的教學,跟學生們也熟悉起來了,就是寧翠柳一直不怎麼親近她,總是遠遠地觀察著,好像她是什麼稀有景觀。
有一次,李蘭實在忍不住,問寧翠柳:「你怎麼總是看著我不說話呀。」
寧翠柳抓了抓書包的肩帶,眼睛眨了眨:「因為老師是從外面來的。」
「好奇?」
「嗯。」
「外面來的也沒什麼大不了。」
她勉強地撐起了老師的台面,大聲自我介紹,簡單交代了關於她的事情,以及對他們的期待。
學生們定定地望著她,不同孩子的不同性格幾個鏡頭就交代完了。沒所謂服化道,好像拍的是現實情況,人也都是真人,沒有人是演的。
不知道為什麼。
李蘭撞見他們的眼神,心中驀地生發了一絲真正的責任感。
他們在期待自己。
這些小朋友眼裡映照著自己。
眼神中透著期待、好奇、善意,也有陌生、排斥。
李蘭這一生好像沒有幾次站在這麼多人前,而且是以這種「高人一等」的老師身份。
她抿了抿嘴,內心堅定了幾分。
來都來了,她也想努力完成支教課。
大學四年渾渾噩噩,至少在大四的最後,做一點實事。
第一節課意外的順利,李蘭先是來了一場破冰,努力認住班裡的孩子。
初印象,她覺得他們跟自己以前的小學班同學差不多,有的孩子頑皮,有的孩子文靜,有的孩子害羞,有的孩子個性。
不同的是他們可能更野一點,說話很直,好奇起來什麼都問,給她帶來了赤裸裸的個性衝擊。
他們之中也有幾個刺頭,跟老師很不配合,還喜歡碎嘴,惡作劇,仿佛帶著沒被訓教過的原生的惡性。
李蘭雖然平庸,沒什麼特別能力,但她從小就不怕這類刺頭,小學的時候她還毆打過男同學。有些人就是沒有被教訓過才得寸進尺,到處欺負別人,施虐心不斷膨脹。如果你抱著良善的態度一再忍讓,他們只會覺得你好欺負,後面還會變本加厲。
李蘭是單親家庭,從小她媽媽就叫她堅強,要有人欺負她,要麼打回去,要麼告訴媽媽。
當然了,成為老師,她自然就不能這麼做了。
很意外,上課第一天,她稍稍放心了,認為教學好像也不是很難,最多幾個小朋友難搞,嚴厲地喝斥他們,他們多少還是會怕老師的。
其中,她記住了幾個印象深刻的學生,害羞內向的路彩兒,沉默早熟的寧翠柳,好動樂知的劉三喜。
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比較熱心學習,下課之後還要寫作業才回去。其中,寧翠柳是班長。
第一天下課後,寧翠柳定定地看著她,好像有什麼話要說。
李蘭收拾著書,回頭就看見寧翠柳站在門口,一動不動地眨著眼睛。
李蘭頓了下:「怎麼了嗎?」
寧翠柳眼裡一瞬閃過錯愕,沒來得及搖頭就走了。
李蘭有點奇怪,但好歹寧翠柳相對聽話。
據其他老師的說法,寧翠柳的成績是學校里前十的,但是她比較偏科,尤其不擅長文科。
開始的這一天還好,李蘭鬆了口氣。當天校長找了她,關心地問了問她的情況。來這裡支教的老師經常走,校長擔心她也會走。
校長是個見多識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李蘭的性情。
不同人對於小朋友的態度差距很大,有的人雖然平時溫和,待人也好,但對待小朋友會格外的沒有耐心,如果那小孩又頑劣,惡性地糾纏你,那更受不了了。
有些小孩雖然年齡小,嘴上的惡毒不輸成人。
李蘭認為還好,在她的經歷里,這樣的人身邊不是沒有,她能應對,而且她更認為,自己來這裡是教書的,不是來跟孩子們做鬥爭的。
「是嗎。」
校長貌似有點驚訝於她的認知。
他知道,有次支教的負面新聞衝上熱搜,揭露了支教背後的辛酸,輿論吵得厲害,打擊了部分青年的熱情。支教分明是做好事,但……人事總是複雜的。
「校長,我會努力的。」
李蘭定睛望著校長,決心更強了。
校長點了點頭,等她走出之後,眼神變得複雜。
接著,李蘭教學的熱情更盛了。
但新人老師會犯的毛病她也都犯了,教案沒做好,比起教學,更像是灌輸,說的太複雜太抽象,用了太多概念,聽得孩子們腦子轉不過來。
路彩兒等一個頭兩個大,迷茫地望著黑板,最後李蘭一通講完,他們都要暈了。
只有寧翠柳、劉三喜還有點懵懂。
李蘭見狀自己都臉紅了,體驗到了專業能力缺乏的窘迫。
教育光講知識是不行的,你得讓孩子們聽懂啊。
放學後,寧翠柳又是晚了幾分鐘才回家。
她的皮膚是營養不良的黃,但五官比較漂亮,一雙眼睛格外有神。從周圍老師的說法中,李蘭得知寧翠柳的父母皆在外務工,家境貧窮。學校里的很多孩子都一樣。
李蘭沒有過多說什麼。
對她來說,現在加強專業能力才是關鍵。
故事節奏加快了,轉眼一個月過去,她習慣了這裡的教學,跟學生們也熟悉起來了,就是寧翠柳一直不怎麼親近她,總是遠遠地觀察著,好像她是什麼稀有景觀。
有一次,李蘭實在忍不住,問寧翠柳:「你怎麼總是看著我不說話呀。」
寧翠柳抓了抓書包的肩帶,眼睛眨了眨:「因為老師是從外面來的。」
「好奇?」
「嗯。」
「外面來的也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