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國的話,也有和紙莎草類似的草,比如咱東北那片兒的烏拉草,都屬於莎草科,不過烏拉草比較纖細,所以想做紙張的話,稍微有些困難的。】

  「這古埃及,我們這兒應該還存在的吧?」一病人看天書看得入了迷,竟然也忽視了扁鵲的性子,十分自然地跟扁鵲探討起來。

  他旁邊坐著等待手術的另一

  個病人,瞳孔都放大了,那表情像是在說「一頓吃幾個熊心豹子膽啊,居然敢這麼和扁鵲說話」。

  那病人也沒等到扁鵲回話,就意識到了好像自己在和扁鵲講,身體僵硬了一下,在扁鵲的「放鬆,看不清肌肉紋理了」。

  上次聽說看肉的紋理,還是在買肉、做菜的時候,倆病人都害怕極了,像是走在路上的時候,遇見了吃人的老虎一樣。

  這扁鵲雖然是真的能妙手回春,但是性格也不像別的醫師那般軟糯,十分乖僻,連國君的面子都不給。

  大家一方面對扁鵲的能力十分信任,另一方面也十分畏懼,能給君王甩臉子,但是又好好活著的,沒點本事誰信呢?

  也就是扁鵲醉心醫術,不然,這倆,準確來說是近乎所有病人,那像是見了妖怪一樣的眼神,早就打擊了他的治病救人積極性了。

  扁鵲也並非是油鹽不進,他也做出了點反應,像是昨晚了所有的收尾工作,在處理現場的時候,他頭也沒抬。

  「如果還想要小命的話,最好不要在手術期間找醫生搭話。」

  「是是是。」病人點頭如搗蒜。

  醫患關係可以說是相當和諧了。

  【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夏商時期的甲骨文出現了,而這種文字是被刻在龜甲、獸骨之上的,和雕版印刷極為相似,一種陽文印刻的手段,也可以將其視為印刷術的萌芽狀態。

  到了漢朝,蔡伯喈等人抄寫在碑文上的儒家六經,立在洛陽的大學講堂外,因為印刷術還沒能被發明出來,所以大家想出來了一種抄寫碑文的辦法,就是用拓印代替抄寫。

  拓印,就是將紙覆蓋在碑文之上,潤濕紙張,用毛刷細細刷開,使得紙張顯現出碑文的字跡紋路。等紙變干,用黑色顏料或其他顏色也行,往紙上擦,使得碑文顯出字跡,這種是擦墨拓法,適合拓印碑石。

  除了這種拓印的辦法,還有撲墨拓法、蠟墨拓法等多種辦法。】

  「這蔡文姬和她的父親,感覺一家子都熱愛文學。」

  劉邦搖頭晃腦,說了一句廢話。

  「這我們也能發現,家裡藏書四千多,女兒過目不忘能背下四百多,說不定還是藏拙,甚至還有流傳後世的作品。父親的倡議顯然也給很多

  買不起書的窮人多了條認字的路,這肯定是書香世家。」

  韓信雖然脾氣不大好,但是真的對劉邦事事有回應,也不排除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功高蓋主,於是儘量在敷衍劉邦,努力提升兩人之間信任的可能性。

  劉邦想了想,他湊到還在辦公的蕭何,和在蕭何不遠處,看著面前的盆,皺著眉在思考的張良。

  「你們說,我的《大風歌》會在後世揚名嗎?」

  《大風歌》原本是劉邦在高祖十二年時創作的,當時的劉邦年事已高,是在親自帶兵擊敗淮南王,黥面英布,路過沛縣時候所創。

  彼時的劉邦說是孤家寡人也不為過,建國之初的功臣已經死的差不多了。

  高祖十一年,韓王信聯合匈奴南侵,兵敗被殺。

  高祖十年,陳豨反叛,此後淮陰侯韓信,淮南王英布等四位異性諸侯王紛紛反叛,也紛紛在高祖十二年前兵敗被殺。

  這些人的背叛與死亡,讓劉邦對未來產生了迷惘,即使以帝王之身榮歸故里,在豪放情感之下,也依舊有著對國家前途的惆悵。

  至於現在嘛,他的幾個功臣大多還活得好好的,異性諸侯王都在咸陽四處亂晃,等著再次為大漢領兵出征呢。

  大漢的未來是一片光明,而他劉邦的未來。

  光看現在吧,他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對外推給蕭何,對內推給呂雉,一整個甩手掌柜,甚至在默默等待大漢的錢糧囤夠,到時候和韓信一起征戰沙場。

  他是皇帝,他有優先權,到時候讓韓信去打頭陣,他在後面負責補刀,美滋滋。

  不過,一些心眼子比較多的諸侯王,是時候給擼了,這個就交給呂雉來。

  劉邦不是很喜歡呂雉,她太強勢了,但是劉邦又挺喜歡呂雉,她太有能力了。

  後宮裡的其他人,都是依附於他的藤蔓,但是呂雉確實種在他這棵樹旁邊的大樹,不過,劉邦倒是沒有像對朝臣那樣懷疑呂雉。

  因為劉邦對兒女親緣這方面的情感淡薄,所以他覺得呂雉的弱點過於好拿捏,依舊是放不下他們的兒子,也是太子劉盈。

  這不就挺好,劉邦可以放心地把事情交給呂雉,然後自己出去浪。

  正如天書所說,外面可都是大好

  的江山,誰能抵擋得了開疆拓土的欲望呢?

  攘外由他劉邦來負責,安內交給呂雉、蕭何他們,也是理所應當吧。

  劉邦因為天書的出現,沒有經歷過原來被匈奴打到不想對外打匈奴的事情,所以戰意依舊蓬勃,畢竟是能自信自己的領兵能力可以和韓信相提並論的人。

  如果按照現在的狀態發展下去,大漢的糧倉在一點點被填滿,火藥也已經被研發了出來,甚至有人在根據學的那個化學,想要進一步提升火藥的威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