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泥人還有三分火性呢,被天書這麼反覆念叨,不少人已經從軟糯可欺,變成了服不服、不服就干

  的狀態了。

  如果江思瑤知道了,那必然會當即下達,脫敏失敗的診斷書。

  這不像是站起來了,不再當一個只會花錢買平安的慫宋了,更像是吃錯藥了,膨脹了,不清楚自己幾斤幾兩了。

  這其中,就有宋神宗趙頊,趙頊是支持王安石變法的,本身就是銳意進取派。

  當然,原本的時候,王安石變法和宋神宗的支持,都是受到了很大的阻力的。

  現在嘛……

  感謝一些天書的大力支持,雖然是嘴巴上支持的,但是十分有用。

  因為有些世家是宋朝才崛起的,自認為和宋朝是一衣帶水的關係,他們可以自己罵,但是絕對不能讓別人罵。

  所以現在還反過來幫助王安石變法了。

  隱田問題?

  查!天書都說了,我們不差這點錢,多少田都差出來。

  軍隊改制?

  改!不改了怎麼能變強大!

  至於天書教的製造火藥的辦法,更是已經被他們充分的利用了起來。

  宋朝的優勢在於,他們並不像是秦漢那班毫無根基,唐宋時期已經有煙花、火藥的研究了,成效還算顯著。

  想從現在的基礎上加強,也並不算是一件難事。

  大宋如火如荼的改革,就想什麼時候,從天書嘴裡聽到一句誇讚的話,也不想被誇有錢、文藝了,能夸點武力值方面的就很不錯。

  所以啊,他們在很努力的練兵,每天上朝都會分析一下鄰居和自家的實力對比,想研究出怎麼才能打一個勝仗。

  武官更是每一天都在換著發言機會,對不少人來說,可是難得在這麼多文臣面前高談闊論,而且文臣們還會附和的時候了。

  簡直是人生高光階段。

  上行下效,上面想打一個漂亮的勝仗出來,下面對鄰國們的態度自然也就緊張了起來,至少沒有一開始那樣什麼都往外送了。

  或者說,自從天書的內容說不出去,也不能自己帶出去之後,不少間諜都喪失了信任,想送送不出去,難得送出去了關於大宋的,人家又不信了。

  也算是一件好事了。

  這其中,被天書提到了,而現在也當上官,甚至和弟弟的官

  職一樣的蘇軾,完全沉浸在了大宋全民皆兵的氛圍里。

  他,作為一個文人,極其享受這樣的氛圍。

  畢竟是能說出「左牽黃、右擎蒼」的男人,心態上就是偏向於武將的灑脫氣場的。

  蘇軾去的是禮部,他弟弟蘇轍去的是戶部。

  現在朝廷上下對他弟弟蘇轍都十分信任,畢竟是「弟弟,菜菜,撈撈」的主人公弟弟,想撈別人,一大要素就是,自己屁股乾淨,身居高位。

  而這兩者在政圈都是稀有人才,值得被好好培養,這最值得去的,便是戶部了。

  聽上去不會偷偷當國家蛀蟲的人,放在「糧倉」里再合適不過了,必然會好好守護糧倉的安危!

  「天書說話也太口說無憑了,也不展示展示那消防員的飛檐走壁能力,我反正是不相信的。」

  蘇軾十分之嘴硬,他自然不是不信後世有這樣的人,只不過,是天書說的「消防員」實際上他都見過,感覺已經很強了。

  不過天書銳評的也是有道理的,是真的能抗一缸水,也是真的能灑出來半缸,但是人……

  都有失誤這樣的話還沒自欺欺人到,天書就放了一個片段。

  一個穿著清涼的男子腿上像是在飛一樣,迅速通過了一關關看起來就很奇怪的關卡,最後輕鬆靠著繩子幾步爬上高台。

  這是武功吧?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武功!

  武功這一傳說真的是自從它出來就被無數人相信著,但是吧,也有無數人否定。

  蘇軾是一直覺得,這個世界上是有人會的。

  而天書放出來的這個人!

  弟弟,來看,這個人會飛檐走壁,是真的會!

  蘇軾看得從自己的工位上騰的一下就站了起來,然後迎接來自同事們的怪異的目光。

  「啊,我一時激動,一時激動。」

  蘇軾默默坐下。

  同事們毫不在意,甚至有些想笑,畢竟,這總算是附和他們的刻板印象了。

  弟弟,菜菜,撈撈。

  能說出這種話的人,在加入禮部的這麼些時候,都沒闖點禍,真是太神奇了!

  因為天書沒說蘇軾會闖什麼禍導致被貶,需要弟弟去撈,但是,大

  家本身有自己的刻板印象。

  都是文人,文人誰還不了解文人了呢?

  這被貶嗎,對武將來說,就是仗沒打好,於是被貶,或者仗勢欺人、打人了,這周原因被貶。

  文官就多了條路子,文官可能會因為上書提了建議,但是建議不符合陛下的心意,且被政敵抓到了紕漏,於是被貶。

  禮部的人都等著呢,想看看蘇軾會用什麼姿勢被貶。

  結果這麼些日子,他十分的安分守己,根本沒有一點被貶的苗頭。

  甚至大家發現,這個人很有意思,很懂生活,對不少吃的了解程度比土著還了解。

  然後,才華是真的高,琴棋書畫無一不會,寫的詩詞也是一看就和一般人不一樣,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了藏不住的才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