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比如說氨,紅色的石蕊試紙在被打濕,保持濕潤狀態的時候,接觸氨氣會變藍,是因為氨氣溶於水之後是鹼性溶液。而藍色的石蕊試紙遇到酸性,則是會變紅。

  化學實驗中常用的試紙大概有這仨種,石蕊試紙,PH酸鹼試紙,KI澱粉試紙。

  氯離子和銀離子也會發生反應,鹽酸和硝酸銀反應,將會變成白色的沉澱物質,這種全新的物質是氯化銀。

  而這個沉澱就是別人判斷溶液的依據,如果有氯離子,經過反應之後必定會有沉澱。

  除了試紙變色、沉澱之外,還有一種反應叫做焰色反應。

  金屬和它的化合物,在火焰之中的變色,被叫做焰色反應。

  這一反應早在我過古代就已經被運用開了,比如燒窯,比如煉丹,人們會通過火焰的色彩來判斷。

  甚至在《考工記》中明確記載過不同的金屬會出現什麼顏色,黑色、黃白、青白三色的變幻代表著煉製過程中,正在煅燒的雜誌包含了什麼成分。

  只可惜我們國家講究實用主義,知道這一規律便能用經驗傳承下去,沒有再刨根問底研究這是什么元素。

  不然高低輪到我們給那些歪果仁出教材!】

  江思瑤陰陽怪氣的歪果仁里飽含了怒氣,可不嘛,讓學渣學這麼多東西,太不是人了!

  【可見啊,咱老祖宗們還是不行,只一味地抬高士人和農民,「士農工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種地一味地面朝黃土、背朝天,讀書又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一路退化到最後清朝的八股取士,時代向前了,思想卻落後了。

  我思來想去,果然還是宋朝的鍋,自覺給自己加上束縛,十分之不符合人類的基本生存規律。

  那就是肆意妄為。】

  江思瑤說「最後清朝」這幾個字的時候,聽到的人無一不欣喜若狂的,指清朝人高興。

  畢竟他們誤會大清綿延不絕咧。!

  第50章 化學(十四)

  江思瑤可不知道有些人在做著離譜的夢,王朝到清為止,可不意味著清的長盛不衰,也有可能是封建時代正式落幕。

  被冠上了元兇之名的宋更是沒法說理,也就趙匡胤還沒開始重文抑武,畢竟他就是個武將出身,多少得干點鋪墊的事情。

  他之後的朝代,有一個算一個,都被這天書「害」慘了。

  當然,被「害」的是文官集團,出行之時可不能像以前那麼囂張了,不然撞上個不長眼的大老粗,明明人沒事,一頂「重文抑武」「欺負武將地位低」的帽子扣下來,實在難防。

  武將不如文官能言善辯,但是誰不會找靠山呢?誰不懂扯大旗呢?以往官家偏向文官,武官走道兒都得避著點文官。現在時代變了,這風水總算是轉到他們這兒了。

  武將們也沒多大訴求,打贏了的地方別拱手讓出去,當然,要是能別派個不懂的文官、宦官用陣圖指揮作戰就更不錯了。

  希望天書能多說一點,點一下咱武將生活的大不易。

  對皇帝來說,收攏在手裡的調兵遣將的權利,再往外放屬實有些難受。

  武將有老實的、一心為國的不假,但是也有那些個通敵之事都敢做的。和文官怎麼都得回京述職的狀態不同,武將手底下有人,再有異心,那是真的回京就等著叛亂了。

  危險性太大了,□□自己就是武將上位,後人對此怕地很,生怕再來個一樣的武將,這皇位難道要給別人坐嗎?

  但是這天書時不時念叨,大宋重文抑武,大宋對外是個慫包,大宋賺錢都給別人花,別說百姓了,滿朝文武和皇帝本人都被念叨出火氣了。

  改變,是時候改變了,就先從武將的待遇上變!

  江思瑤哪裡會知道自己是指著別人鼻子罵的呢?她只是個努力強迫自己學習,並且在苦中作樂的學渣而已。

  【話說回咱化學上啊,檢驗物質的成分之後,自然是分析物質的性質,探究物質變化啦,不然咱這成分跟白分析了一樣。

  比如先前提到的石蕊,二氧化碳也就是我們呼吸中,呼出的氣體,通入水中,再滴入幾滴石蕊溶液,這次是紫色的溶液,滴進去之後會發現溶液從紫色變成了紅色,說明此時有

  酸性物質。然後如果加熱之後,就會有小氣泡被逼出來,溶液再次變成紫色。這說明什麼?生成的酸性物質不夠穩定。

  這生存的酸性物質啊,是碳酸,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就會生成,聽起來多簡單,對吧?空氣中自帶二氧化碳,一下雨可不就形成這碳酸了。

  聽起來像是酸雨的成分?其實不是,正因為這碳酸不穩定,所以辦不成酸雨這樣的「大事」,不過平時下雨也會微微呈現酸性,是正常的啦。

  影響到人類生存的酸雨,它的主要成分是稀硫酸、稀硝酸,古代酸雨下的少,因為還沒像現在一樣被工業完全侵蝕,有種原生態的美。

  既然講都講了,順帶提一嘴酸雨。煤炭燒多了,空氣中的煙塵啊,二氧化硫這些就會變多,二氧化硫和水一反應啊,那就變酸雨了。

  據我所知,漢代人們已經探索出來煤炭的正確用途,那就是當做燃料,在那之前,更早的周朝就發現了煤炭了。

  燒炭取暖確實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冬日閒來無事看雪,身邊炭火熒熒,就很不錯。】

  江思瑤還在暢想著冬天看雪,城市裡有時候就喜歡這復古的調,當然也是她自己喜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