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大房和二房很快把事情商量妥當,對這件事該如何處置,大家都沒有異議。
把甄姨娘悄悄處置了,是讓事態儘快平息的最好辦法。
王大管事之前一直沒有言聲,選在這時候發表意見:「依老奴的淺見,處置甄姨娘的事不必急於一時。甄姨娘畢竟是七爺的人。七爺如今尚不知情,若是就這麼把他的人給處置了,日後七爺得知,便是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只怕……所謂事緩則圓,不如給七爺去一封信,等得了七爺的首肯,再處置甄姨娘不遲。」
這話有理。
大老爺雖然一心護著兒子,卻也不想因此得罪了顧七,左不過是讓甄姨娘多活一段日子罷了,大老爺拍板:「就這麼辦吧。」
大老爺當即修書一封,王大管事出去安排。
交到王大管事手上的只有一封信,交到小廝手上的卻是兩封。
還有一封是王大管事昨日連夜寫好的親筆信,上面把發生了什麼事情、甄姨娘如今的處境都交代得明明白白。
王大管事又交代小廝許多話,小廝把兩封信收好,快馬加鞭就一路趕往京城去了。
第76章
金陵原本想著, 信一去一回,怎麼也得兩個月的時間。
不成想,信還沒到, 人先到了。
剛過去半個月, 顧七人就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金陵顧府。
王大管事也很吃驚, 不待顧七詢問, 先一步回答:「甄姨娘一切都好, 雖人在院子裡關著,衣食都周全, 七爺盡可放心。」
顧七聞言方鬆弛下來。
顧七此番突然出現,府上都給驚動了,大房和二房聚到一處說話。
顧七先向長輩們問安,而後也不避忌下人,直接道:「事情我都知道了。十七做出這等不仁不悌之事,不知伯父打算如何處置他?」
大家面面相覷, 都想不到顧七會是這樣的態度,竟是擺明了要為甄姨娘做主。
大老爺心裡一沉。
原本打算處置了甄姨娘, 不過是吃准她無依無靠。真把事情拿到檯面上來說, 是非黑白其實明明白白, 道理並不在顧十七這邊。
如今顧七已擺明了車馬, 此事必不能善了。
一邊是不成器的庶子,一邊是前程遠大的侄子,大老爺心裡一番權衡, 不難做出決定:「這個逆子, 我這張老臉都被他給丟盡了。他敢做出這等事情, 就是不再把我對他的教誨放在心上。我如今是管不動他了。老七,十七就交給你來處置。」
顧七並不推辭:「伯父既如此說, 我就越俎代庖吧。」
頓了頓,顧七問道:「此事稟明祖父了嗎?」
眾人沉默,之前只想著把事情抹平了事,哪個會拿這等事去煩擾老太爺。
顧七心裡有數,他宣布對顧十七的處置:「既是如此,待我將此事稟明祖父,擇日便開祠堂,把十七除族。」
眾人心中俱是一凜。
除族是一個家族對族人最重的懲罰。
把一個人除族,等於對世人宣布,這個人已經品行不端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連家族都容不得他。
十七一旦被除族,功名和前程都不必再想,形同廢人。
顧七聲音清正:「我顧府一向家風清正,斷容不得這等奸邪之人。此番重罰,不僅是對十七一人的懲戒,更是對其他族人的警醒。想要得到家族的庇護,別的都在其次,最要緊一條,就是品行端正。」
這些都是正理,讓人無從反駁。
大老爺閉了閉眼:「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大老爺都接受了這個結果,旁人更不會多說什麼。都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不成想,顧七又調轉話鋒,問起二太太。
「母親,兒子有一事不明。聽說當日做完法事,其他人都去了後山。只有甄姨娘單獨留在了禪房,這才給了十七可乘之機。而甄姨娘之所以會留下,是母親開口命她如此。」
二太太怔了怔,待反應過來,心裡老大的不痛快:「你這是在懷疑我嗎?」
顧七道:「母親誤會了。兒子怎會懷疑母親。只是此事蹊蹺,母親身邊必有小人教唆,還請母親細細回想。」
二太太愣了愣,雖說心裡還是不高興,也只好回答:「是金鳳說……」
顧七的眼神冷冷地掃過去。
大丫鬟金鳳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嘴裡都是說辭,哪裡肯承認。
顧七冷冷道:「拖下去,給我好好地審。」
幾個大力氣的婆子上去,捂嘴的捂嘴,剪臂的剪臂,這就把人拖了下去。
一室沉默中,幾道目光隱晦地投向二太太,二太太臉面上頗掛不住,惱怒道:「你如今翅膀硬了,我身邊的人你也是說審就審。恐怕你最想審的是我這個做母親的!我就在這裡,你請問吧!」
顧七說:「母親誤會了。兒子此舉,不僅是為了甄姨娘,更是為了母親。兒子既知母親身邊有這等小人作祟,若是不把這些人揪出來,焉知他們下回不會危害到母親?」
這話倒說得好聽,二太太心裡有氣,可人已經被帶下去了,現在也只能等著聽信兒。
金鳳跟在二太太身邊的時候是大丫鬟,素日裡高高在上的,如今落了難了,幾個婆子動起手來可不會客氣,金鳳哪裡經受過這個,到底是招了。
婆子們很快回來復命:「那丫頭說,是馮媽媽送她一個金鐲子,教她在二太太跟前那麼說的。她說自己別的都不知情,一切都得問馮媽媽。」
把甄姨娘悄悄處置了,是讓事態儘快平息的最好辦法。
王大管事之前一直沒有言聲,選在這時候發表意見:「依老奴的淺見,處置甄姨娘的事不必急於一時。甄姨娘畢竟是七爺的人。七爺如今尚不知情,若是就這麼把他的人給處置了,日後七爺得知,便是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只怕……所謂事緩則圓,不如給七爺去一封信,等得了七爺的首肯,再處置甄姨娘不遲。」
這話有理。
大老爺雖然一心護著兒子,卻也不想因此得罪了顧七,左不過是讓甄姨娘多活一段日子罷了,大老爺拍板:「就這麼辦吧。」
大老爺當即修書一封,王大管事出去安排。
交到王大管事手上的只有一封信,交到小廝手上的卻是兩封。
還有一封是王大管事昨日連夜寫好的親筆信,上面把發生了什麼事情、甄姨娘如今的處境都交代得明明白白。
王大管事又交代小廝許多話,小廝把兩封信收好,快馬加鞭就一路趕往京城去了。
第76章
金陵原本想著, 信一去一回,怎麼也得兩個月的時間。
不成想,信還沒到, 人先到了。
剛過去半個月, 顧七人就風塵僕僕地趕到了金陵顧府。
王大管事也很吃驚, 不待顧七詢問, 先一步回答:「甄姨娘一切都好, 雖人在院子裡關著,衣食都周全, 七爺盡可放心。」
顧七聞言方鬆弛下來。
顧七此番突然出現,府上都給驚動了,大房和二房聚到一處說話。
顧七先向長輩們問安,而後也不避忌下人,直接道:「事情我都知道了。十七做出這等不仁不悌之事,不知伯父打算如何處置他?」
大家面面相覷, 都想不到顧七會是這樣的態度,竟是擺明了要為甄姨娘做主。
大老爺心裡一沉。
原本打算處置了甄姨娘, 不過是吃准她無依無靠。真把事情拿到檯面上來說, 是非黑白其實明明白白, 道理並不在顧十七這邊。
如今顧七已擺明了車馬, 此事必不能善了。
一邊是不成器的庶子,一邊是前程遠大的侄子,大老爺心裡一番權衡, 不難做出決定:「這個逆子, 我這張老臉都被他給丟盡了。他敢做出這等事情, 就是不再把我對他的教誨放在心上。我如今是管不動他了。老七,十七就交給你來處置。」
顧七並不推辭:「伯父既如此說, 我就越俎代庖吧。」
頓了頓,顧七問道:「此事稟明祖父了嗎?」
眾人沉默,之前只想著把事情抹平了事,哪個會拿這等事去煩擾老太爺。
顧七心裡有數,他宣布對顧十七的處置:「既是如此,待我將此事稟明祖父,擇日便開祠堂,把十七除族。」
眾人心中俱是一凜。
除族是一個家族對族人最重的懲罰。
把一個人除族,等於對世人宣布,這個人已經品行不端到無可救藥的地步,連家族都容不得他。
十七一旦被除族,功名和前程都不必再想,形同廢人。
顧七聲音清正:「我顧府一向家風清正,斷容不得這等奸邪之人。此番重罰,不僅是對十七一人的懲戒,更是對其他族人的警醒。想要得到家族的庇護,別的都在其次,最要緊一條,就是品行端正。」
這些都是正理,讓人無從反駁。
大老爺閉了閉眼:「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大老爺都接受了這個結果,旁人更不會多說什麼。都以為事情到此為止了,不成想,顧七又調轉話鋒,問起二太太。
「母親,兒子有一事不明。聽說當日做完法事,其他人都去了後山。只有甄姨娘單獨留在了禪房,這才給了十七可乘之機。而甄姨娘之所以會留下,是母親開口命她如此。」
二太太怔了怔,待反應過來,心裡老大的不痛快:「你這是在懷疑我嗎?」
顧七道:「母親誤會了。兒子怎會懷疑母親。只是此事蹊蹺,母親身邊必有小人教唆,還請母親細細回想。」
二太太愣了愣,雖說心裡還是不高興,也只好回答:「是金鳳說……」
顧七的眼神冷冷地掃過去。
大丫鬟金鳳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嘴裡都是說辭,哪裡肯承認。
顧七冷冷道:「拖下去,給我好好地審。」
幾個大力氣的婆子上去,捂嘴的捂嘴,剪臂的剪臂,這就把人拖了下去。
一室沉默中,幾道目光隱晦地投向二太太,二太太臉面上頗掛不住,惱怒道:「你如今翅膀硬了,我身邊的人你也是說審就審。恐怕你最想審的是我這個做母親的!我就在這裡,你請問吧!」
顧七說:「母親誤會了。兒子此舉,不僅是為了甄姨娘,更是為了母親。兒子既知母親身邊有這等小人作祟,若是不把這些人揪出來,焉知他們下回不會危害到母親?」
這話倒說得好聽,二太太心裡有氣,可人已經被帶下去了,現在也只能等著聽信兒。
金鳳跟在二太太身邊的時候是大丫鬟,素日裡高高在上的,如今落了難了,幾個婆子動起手來可不會客氣,金鳳哪裡經受過這個,到底是招了。
婆子們很快回來復命:「那丫頭說,是馮媽媽送她一個金鐲子,教她在二太太跟前那麼說的。她說自己別的都不知情,一切都得問馮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