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穆涵自不肯放權,使丞相府也自顧自考績,朝中竟然是兩方並行,誰也不肯拱手讓人,最後匯出來竟然有兩套考績表。
為何說這一城是穆涵落下風,因為兩套上計表,兩套定品,竟然,竟然是御史府的賞罰遷謫施行無阻。
而丞相府的,每每呈到御前往往只得兩句:上部知悉,留中不發。更慢提發往各部司州郡,有些長官還賣丞相府的面子,給定下品的官員申斥幾句,有些長官竟然就含糊其辭,丞相教令當白紙。
不算剛剛立州的扶餘,四境十州,最後施行丞相府考績表的只有區區並、冀兩州,朝中九卿,廷尉和宗正還好,還給呈個回執,說擇日踐施,其餘幾個諸如譚詡、沈決、高安世等人,竟然真熟視無睹。
穆涵怎能不恨,怎能不紅著眼睛盯著鎮西將軍的缺。
他的恨,在發現回朝的勝軍是荊家軍時,再發現眾望所歸的郎將是活生生的荊勒還時,達到頂峰。踏出益州,跋進司隸的是荊勒還,拿著這封消息,穆涵面上陰慘幾無人色,其狀可比厲鬼。
……
振武十二年十一月望,至日,上以完德敬致天人神鬼,祭於圜丘。
這回的祭禮不簡單,年內接連兩場大捷,這都要敬告祖宗、感恩鬼神庇佑,因此今年的至日祭禮格外隆重,陛下也不躲懶,事事都要過問。
往年都比著例做樣子,向丞相府和長信宮都發有聖旨,請仲父與太后同上圜丘祭祀,今年太常卿打眼一瞧,恐怕先例要作廢,果然往棲蘭殿請旨,陛下說今年他獨自登圜丘。
真的獨自,丞相和太后都不帶,連太常卿也不帶,往年主持祭禮的要麼是太常太祝,要麼是鴻都觀觀主,可陛下說他要親自主持,要自己念祝詞,要自捧著一應禮器酒器、腰別駁犀具劍上去,旁人誰都不許跟。
這一下子太常卿直犯難,別說大圭、玉帛等禮器有多重,單一樣奉酒的白玉耳青銅爵,成年男子都要雙手捧定,陛下一人兒捧著這麼些器物上去?別說登高上圜丘,原地站著或許都拿不動。
這麼著含蓄提一嘴,陛下鬆口,說讓太祝令選一個祝人隨侍。
轉頭太常卿領旨出去,李郁蕭顛顛兒地溜達到東邊梧桐朝苑,揪著正在處理公務的穆庭霜,「陛下。」穆庭霜起來見禮,又問陛下如何來了。
倆人平時也不是隨時隨地膩在一處,一個在棲蘭殿一個在梧桐朝苑,當然用膳就寢是在一處,旁的時間實在,各有各的忙。
李郁蕭笑得見牙不見眼:「太祝令的黑綬玄裳也好看,煩穆卿穿上一回給朕瞧瞧。」
說著也不避諱侍立的內侍,俯身在穆庭霜面上親一親,低聲道:「我要帶你祭天,又不想叫他們議論你,委屈你扮一扮祝人。」
隨聖駕上圜丘,那是只有太后、皇后和儲君才有的殊榮,連穆涵這個仲父都勉強,穆庭霜想要上去,這事兒跟進太廟一樣,往後少說二十年都免提。可是李郁蕭心中一縷痴想克制不得,就想現在就帶今年就帶,不得已出此下策。
他不願意他挨罵、受議論,一片深情厚誼,他自然接著。
袍袖一掀跪到地上,穆庭霜道:「謝陛下。」
陛下沒著急招呼他起來,挑一撮他的發拈在手中,道:「別忙謝,太常的衣裳……」
比尋常朝臣的朝服多兩層盤領,袖口領口的章飾繁瑣莊重,只是這個莊重落在百無禁忌的皇帝陛下眼睛裡,滿滿就倆字兒,禁慾。尤其肖想一刻穆庭霜冷冷一身氣度,那穿在上,嘶,勁喲。
李郁蕭聲音越發地輕:「別急著還。煙霞曙洲,你還欠朕一次。」
賊心不死。穆庭霜聽他那個若有所思飄飄非非的語氣,哪有不明白的,還想著力爭上遊呢?一腔感懷化作一些旁的,更濃更熱更烈,激盪的青春烈情裡頭又生出二分的好笑和縱容,穆庭霜抿著唇:「諾,臣遵命。」
這副順從由君模樣,可還行,李郁蕭拉他起來,終於揮退宮人。
很快到至日,按規矩祭禮是寅時正時辰初始,棲蘭殿丑時二刻就忙起來,穆庭霜領著給李郁蕭套一身大裘冕服。
很戴妥當,李郁蕭玄衣纁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最外層的大裘拖在身後老長,恰如鳳凰展尾羽,而日月江山恰在他肩。
穆庭霜替他整理冠上的十二旒,末了手指流連在他的面龐,輕聲道:「陛下龍章鳳質,風采令人心折。」
李郁蕭笑道:「令人心折,令誰心折,你心折沒有?」
他一身典服何其莊嚴,這一笑眼神更添活泛清透,說不出的俊秀,那眼神透過肅穆的冕旒垂珠望過來,綿邈流光,如采如綺,穆庭霜一時竟然說不出話。李郁蕭不以為意,仿佛知道答案,拍拍穆庭霜的手:「快混去太祝,打點好的,朕在圜丘階下等你。」
聖駕一行很快逕到北宮往北的圜丘。
只見圜丘上下鋪設完備,群臣早早候在兩側,見聖駕到來齊齊拜倒。
他們的頭頂是十二階兩側燃的明燭,再往上是成遛的祭祀星燈,今日天晴,無雨也無雪,蘭膏明燭交相輝映,黃澄澄、明晃晃的一片。
李郁蕭叫起,群臣謝恩,打頭的是太尉荊睢與御史大夫裴越,真正的百官之首穆涵卻不見人影,李郁蕭也不管,寅時到,手一揮,一旁樂台上百樂齊奏,金石交音,玄色禮衣的宮人八佾而舞。
為何說這一城是穆涵落下風,因為兩套上計表,兩套定品,竟然,竟然是御史府的賞罰遷謫施行無阻。
而丞相府的,每每呈到御前往往只得兩句:上部知悉,留中不發。更慢提發往各部司州郡,有些長官還賣丞相府的面子,給定下品的官員申斥幾句,有些長官竟然就含糊其辭,丞相教令當白紙。
不算剛剛立州的扶餘,四境十州,最後施行丞相府考績表的只有區區並、冀兩州,朝中九卿,廷尉和宗正還好,還給呈個回執,說擇日踐施,其餘幾個諸如譚詡、沈決、高安世等人,竟然真熟視無睹。
穆涵怎能不恨,怎能不紅著眼睛盯著鎮西將軍的缺。
他的恨,在發現回朝的勝軍是荊家軍時,再發現眾望所歸的郎將是活生生的荊勒還時,達到頂峰。踏出益州,跋進司隸的是荊勒還,拿著這封消息,穆涵面上陰慘幾無人色,其狀可比厲鬼。
……
振武十二年十一月望,至日,上以完德敬致天人神鬼,祭於圜丘。
這回的祭禮不簡單,年內接連兩場大捷,這都要敬告祖宗、感恩鬼神庇佑,因此今年的至日祭禮格外隆重,陛下也不躲懶,事事都要過問。
往年都比著例做樣子,向丞相府和長信宮都發有聖旨,請仲父與太后同上圜丘祭祀,今年太常卿打眼一瞧,恐怕先例要作廢,果然往棲蘭殿請旨,陛下說今年他獨自登圜丘。
真的獨自,丞相和太后都不帶,連太常卿也不帶,往年主持祭禮的要麼是太常太祝,要麼是鴻都觀觀主,可陛下說他要親自主持,要自己念祝詞,要自捧著一應禮器酒器、腰別駁犀具劍上去,旁人誰都不許跟。
這一下子太常卿直犯難,別說大圭、玉帛等禮器有多重,單一樣奉酒的白玉耳青銅爵,成年男子都要雙手捧定,陛下一人兒捧著這麼些器物上去?別說登高上圜丘,原地站著或許都拿不動。
這麼著含蓄提一嘴,陛下鬆口,說讓太祝令選一個祝人隨侍。
轉頭太常卿領旨出去,李郁蕭顛顛兒地溜達到東邊梧桐朝苑,揪著正在處理公務的穆庭霜,「陛下。」穆庭霜起來見禮,又問陛下如何來了。
倆人平時也不是隨時隨地膩在一處,一個在棲蘭殿一個在梧桐朝苑,當然用膳就寢是在一處,旁的時間實在,各有各的忙。
李郁蕭笑得見牙不見眼:「太祝令的黑綬玄裳也好看,煩穆卿穿上一回給朕瞧瞧。」
說著也不避諱侍立的內侍,俯身在穆庭霜面上親一親,低聲道:「我要帶你祭天,又不想叫他們議論你,委屈你扮一扮祝人。」
隨聖駕上圜丘,那是只有太后、皇后和儲君才有的殊榮,連穆涵這個仲父都勉強,穆庭霜想要上去,這事兒跟進太廟一樣,往後少說二十年都免提。可是李郁蕭心中一縷痴想克制不得,就想現在就帶今年就帶,不得已出此下策。
他不願意他挨罵、受議論,一片深情厚誼,他自然接著。
袍袖一掀跪到地上,穆庭霜道:「謝陛下。」
陛下沒著急招呼他起來,挑一撮他的發拈在手中,道:「別忙謝,太常的衣裳……」
比尋常朝臣的朝服多兩層盤領,袖口領口的章飾繁瑣莊重,只是這個莊重落在百無禁忌的皇帝陛下眼睛裡,滿滿就倆字兒,禁慾。尤其肖想一刻穆庭霜冷冷一身氣度,那穿在上,嘶,勁喲。
李郁蕭聲音越發地輕:「別急著還。煙霞曙洲,你還欠朕一次。」
賊心不死。穆庭霜聽他那個若有所思飄飄非非的語氣,哪有不明白的,還想著力爭上遊呢?一腔感懷化作一些旁的,更濃更熱更烈,激盪的青春烈情裡頭又生出二分的好笑和縱容,穆庭霜抿著唇:「諾,臣遵命。」
這副順從由君模樣,可還行,李郁蕭拉他起來,終於揮退宮人。
很快到至日,按規矩祭禮是寅時正時辰初始,棲蘭殿丑時二刻就忙起來,穆庭霜領著給李郁蕭套一身大裘冕服。
很戴妥當,李郁蕭玄衣纁裳,上衣繪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章,下裳繡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最外層的大裘拖在身後老長,恰如鳳凰展尾羽,而日月江山恰在他肩。
穆庭霜替他整理冠上的十二旒,末了手指流連在他的面龐,輕聲道:「陛下龍章鳳質,風采令人心折。」
李郁蕭笑道:「令人心折,令誰心折,你心折沒有?」
他一身典服何其莊嚴,這一笑眼神更添活泛清透,說不出的俊秀,那眼神透過肅穆的冕旒垂珠望過來,綿邈流光,如采如綺,穆庭霜一時竟然說不出話。李郁蕭不以為意,仿佛知道答案,拍拍穆庭霜的手:「快混去太祝,打點好的,朕在圜丘階下等你。」
聖駕一行很快逕到北宮往北的圜丘。
只見圜丘上下鋪設完備,群臣早早候在兩側,見聖駕到來齊齊拜倒。
他們的頭頂是十二階兩側燃的明燭,再往上是成遛的祭祀星燈,今日天晴,無雨也無雪,蘭膏明燭交相輝映,黃澄澄、明晃晃的一片。
李郁蕭叫起,群臣謝恩,打頭的是太尉荊睢與御史大夫裴越,真正的百官之首穆涵卻不見人影,李郁蕭也不管,寅時到,手一揮,一旁樂台上百樂齊奏,金石交音,玄色禮衣的宮人八佾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