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身後穆庭霜稍稍往後掃一眼,黃藥子知機,立刻領著人停在幽篁館外頭廊下。

  見陛下面上不住悵惘,穆庭霜問:「方才聽陛下詢問裴夫人行跡,即知陛下想來府中,卻不知為何要來。」穆庭霜自己都不想來,此間他曾尋得玄玉佩,也曾虛擲深情作薄情,陛下每回不是摔琴傷著手就是自戕一胳膊的血窟窿,傷身又傷心。

  那邊廂李郁蕭卻不再耐煩沉溺往事,幹啥呢,不痛快的事兒,歷過一遍還不住回味,那你頭一回經歷一遍是老天爺不給面子,按頭教你不痛快,可事後你自己非要一遍一遍回憶,那就是自己找不痛快。

  還有方才車中親來摸去的,咳咳咳。

  就想著,想個法子振振興致,瞧見重新修的幽篁館不事花卉和金玉雕飾,處處只由假山石堆得景致,李郁蕭眼睛一轉口中調子揚起:「他倚太湖石,立著咱玉嬋娟。待把我玉山推倒,便日暖玉生煙。敢席著地,怕天瞧見。」

  這一開口,生把式的是擱家那會兒練就的唱腔,字句半吐半咽,鶯轉鸝啼聲聲含情。

  穆庭霜凝神聽一刻,道:「這是陛下他世所學?不同于越人歌也不同於楚樂,倒別有風韻。」

  那是,咱們二十年的苦功好吧,也是團里當家的角兒來著,說笑呢。

  這一開嗓,李郁蕭技癢,現編一句韻白:「你這秀才倒問,我為著甚來此間?」穆庭霜不解秀才何意,他只道讀書人,又唱,「我不為度仙香空散花,也不為讀書燈閒濡蠟。秀才啊,若問我妝檯何處也,剛則在宋玉東鄰第幾家。」

  旁的典故穆庭霜聽不懂,宋玉高唐夢神女怎麼聽不懂,身旁一把滾著趟的體溫煨人,清清的嗓音似有若無嬌顫顫、柔喁喁,始知這唱法妙處。他抬手攬住人,笑道:「巫山之陽幽會瑤姬的是襄王,臣是宋玉這窮秀才,求神女垂憐,莫只瞧著襄王垂淚可好。」

  兩人是此心無二的愛侶,被他三說兩不說好像偷期一樣,李郁蕭原本起的興兒,這會子更把腰軟著,本來唱的牡丹亭尋夢,不知道的還道他唱的長生殿醉酒。

  卻不服輸,一力撐著輕聲哼念:「妾千金之軀,一旦付與郎矣,勿負奴心。」

  他這句仍使的念白唱腔,嗓音清麗雌雄莫辨,只是唱腔不論,單一聲妾一聲奴,穆庭霜眼睛登時染上深色。

  卻漫不經心:「陛下,畢竟入秋,外頭仔細著風。」

  陛下虛心納諫,向他笑笑,轉身往寢間飄然而去,足下是花旦台步,端的生風,上半身穩穩噹噹全看腰間勁頭,穆庭霜注目片刻,一時覺著是否該叫御府令給陛下制一件深裾的裙裝,一時又覺著倒也不必,單一件梅花畫衣也使得。

  門內嬌聲婉轉:「秀才,且和我點勘春風這第一花。」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穆庭霜心中慚惕拋卻,長笑一聲,衣袍一撩大踏步進堂。

  中間兒兩人沒個禁,什麼葷話胡話趕往外排說,穆庭霜舊話重提:「瑤姬,吾這秀才比襄王識趣麼?」李郁蕭馬爬在榻上,首前和膝蓋看揣摩生疼,回首卻道:「襄王麼?妾從前還有懷王,你比得過來?」

  還有懷王?是麼。

  卻誰教他說的這話,貪逞口舌之快到頭來吃虧的是自己,千百年老祖宗說的道理總也不聽,跳漲得沉甸甸大剌剌一話盡得攪濡,李郁蕭把舌尖吐了,兩隻手臂撂擱在身側無力,穆庭霜見狀合撈住別到後,一時倒如烈馬堪授降,命韁恰在手,箇中肆意不可言表。

  因傾身覆在展玉似的背上,又往耳邊攛掇:「陛下自稱越發好聽,不如,再稱些旁的?」

  還說什麼,不說了,我道歉,我認錯,對不起,穆庭霜不依,緊到關頭住下,非要再聽些好聽的,李郁蕭挨不得他,聲聲稱妾稱奴他又不滿意,最後腦中昏著轉,想起舞霓裳裡頭楊妃安祿山穢事一節,張嘴說:「錯了錯了,知道錯了,」聲量轉低,幾不可聞,「寅婦知錯了。」

  穆庭霜一呆,隨即暴怒也似把人調正身按著送,李郁蕭哼一聲攀摟他頸子。兩人誰也顧不得萬一裴夫人宴罷提早回府,或者穆涵有事回來,管他,縱秋光當春日,任日昳到月升,歡情密意,只在此宵。

  牡丹亭,嬌恰恰,良夜省陪茶,清風明月知無價。

  --------------------

  作者有話要說:

  「……牡丹亭,嬌恰恰……良夜省陪茶,清風明月知無價。」「秀才,且和我點勘春風這第一花。」「妾千金之軀,一旦付與郎矣,勿負奴心。」「我不為度仙香空散花,也不為讀書燈閒濡蠟。秀才啊,你也曾隨蝶夢迷花下,我因此上弄鶯簧赴柳衙。若問我妝檯何處也,剛則在宋玉東鄰第幾家。」

  等唱詞詳見《牡丹亭》十二出《尋夢》、二十八出《幽媾》,完整的貼在筆記

  ·

  現代版《長生殿》沒有安祿山的事兒,舊版《舞霓裳》有 那傢伙老敢寫了(對不起

  第150章 青衫何年去,將軍昨日歸

  約摸又過不盈月,棲蘭殿前的銀杏葉吹過一遛,幽州傳回來消息,大軍開拔回朝。

  站在窗前望一望,李郁蕭長舒一口氣。

  開春出去深秋始回, 這還是小小一個扶餘,戰前諸般籌謀作得詳備, 就這還要大半年, 可見在這世界打一場仗是多少耗費。

  戰報字字封封,趁完春風又趁秋風, 有幾句激越堪拊手?怕不多是夜夜催的傷心句,敗仗擔心戰局,勝仗又擔心將士傷亡糧草損耗, 輸也擔憂贏也擔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