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郁蕭彎著眼睛:「善。」便說穆卿可出去安撫衛尉丞和御史丞,穆庭霜稱諾。

  臨出去前,他忽然駐足:「陛下旁的,還有什麼要問臣的麼?」

  榻上李郁蕭仰著半闔著望他,笑一笑:「倘若朕真有什麼想問,也只是問穆卿,倘若再來一次能否坦誠相待。可……」長嘆一聲,「可朕知道答案,因此多問無益,你回吧。」

  穆庭霜怔住,待說些什麼終究也沒開口,榻上小皇帝再次揮揮袖子,翻一個身留給他一個背影,他啞然,再拜一拜,頭也不回地離開棲蘭殿。

  --------------------

  作者有話要說:

  菁菁者莪,……《詩經》

  ·

  春申君黃歇,戰國四公子之一,真幹過這事,把自己懷孕的姬妾李環送進宮,移花接木,後來李環當上王后,她的孩子被立為太子。但是楚王一死,李環的哥哥李園一瞧這情形,憑啥我妹兒當太后,我外甥當皇帝,結果是你這個老小子掌相印把持朝政?於是就在棘門設計暗殺,把黃歇刺死,又矯詔殺死春申君一家,李園自己做令尹。

  一說,這事全賴李園。李園帶著絕色的妹妹不遠萬里從趙國過來投奔春申君,把李環獻給春申君,有孕後再獻給楚考烈王(因為當時楚考烈王一直生不出兒子,納好多妃子也不管用,很急)。

  但是我覺得吧,李園或許本來心懷不軌,但是,後來送這妹子進宮,總是你春申君點頭的吧,全推給李園可還行,歷史上春申君名聲是好,疏通河道抑制水患,尊賢重士,以身代困於秦,但也不能掩蓋他後來的錯誤。咱就是說,春秋筆法從老祖宗開始就這樣,替一個人開脫,幹啥壞事兒都是受人蠱惑似的。人是他睡的,又是他送進宮的,想扶立自己的骨肉當幼帝,自己做相國,別說最後被李園刺殺好冤好無辜,冤枉啥,權力鬥爭失敗+看錯人罷了,借著一個女人的肚子攪弄風雲,自食其果了屬於是。

  第46章 既見君子,我心則休·四

  人送出去,李郁蕭左右再躺不住翻身起來。

  帳中冷香如舊,卻再不能起到安撫的作用,反而令他心神如摧, 他左右看看想一把將琴案掀了, 可是再瞧瞧紫茸盈盈的弦,到底忍住。他又大步行到前殿, 殿中空無一人, 他立在御案後頭,滿目的詩書沒有一句能寫明白他的心意, 他實在煩躁,無人可訴, 攥著抽出一卷空白絲帛。

  一刻鐘以後, 黃藥子小心翼翼領著宮人進殿,甫一探頭看清殿中情形,立刻吃一驚:「哎呦陛下怎赤著腳?這可如何使得,快快, 」他指揮小內侍上前, 「服侍陛下著履。」

  李郁蕭手臂平平一伸,阻止內侍的靠近,指一指案上吩咐他:「朕在練字, 上頭幾卷寫廢了,這卷, 」又取下身上隨飾的玉璧道,「這枚不好, 去尋一夾層玉璧來。」

  黃藥子連忙接過, 左右瞧瞧沒瞧出不好,但是陛下金口玉言說不好, 黃藥子小心道:「陛下十二佩,都要往太常報備,這隨意更換……是否不相宜?」

  古者天子冠冕十二旒,玉器十二佩,是一丁點不能錯的,往小了說是配飾,往大了說是禮器,都要大典星祭天告過祖宗和四方神靈,才能往御前呈。

  李郁蕭想一想,將拎回手裡:「這枚且留著,另尋一枚來朕私帶著便了。不必聲張。」

  說罷他自往內殿行去,好似是回榻上躺著,黃藥子一個眼色,內殿的宮人立刻跟進去伺候,黃藥子便去收拾「寫廢」的絲帛。卻見案上白帛一層疊著一層,墨跡斑駁,滿卷只有一個「穆」字,黃藥子嘶一聲,左右看看,連忙捂著收起來。

  後頭尚方令呈來幾枚帶夾層的玉璧,成色都是上品,李郁蕭掃一眼,有一枚玄色玉璧,六角蒲紋,上雕秋月霜天,他略指一指,尚方令笑道:「陛下鑒寶實在眼光高妙,這枚烏雲片墨玉……」

  又說幾句溜須之詞,李郁蕭也沒細聽,只親自穿上綾繩戴好,又細細將一卷絲帛填進去,將原先的那枚白玉替了。

  ……

  說服太后比預想中輕易許多,幾乎是才提一句「穆涵長子」,姜太后反應迅捷,立刻悟出個中緣由,眼中閃著精光言到大有可為。

  李郁蕭細講一遍,最後總結:「要說也是穆涵自作孽,生塞進來,估計驗身等各項規矩一併略過,也好,這把柄送到手上。」

  姜太后頷首:「那暫先留著羅氏,將來派上用場再說,」不過仍有疑慮,「穆廣霖真不會再娶?世間哪有如此專情的男子。還有穆庭霜,皇帝,你怎知他不會娶妻?還是要萬無一失才是。」

  。這怎麼萬無一失?管天管地,您老人家還能管別人生不生孩子麼。李郁蕭問您想怎麼著,姜太后眼中一派銳利:「少不得幫穆涵一把,確保他斷子絕孫。」

  誒……李郁蕭叫她說得一嚇,覺得下面冷颼颼的,只想快速結束這個話題,搪塞道:「待他真的有旁的子息降生再議吧,現在動作仔細打草驚蛇。」

  姜太后看樣子是思索一番,確實,無論是下毒還是旁的法子,未免都有被發現之虞,因贊同道:「皇帝說的很是,」她很是欣慰,「只是皇帝瞞孤也瞞得這樣緊。」

  李郁蕭賠一句不是,姜太后卻道:「哪來的不是?皇帝做得對,這是城府,為君者有些話不可以為外人道,便是孤也不能例外。」

  她又說到皇帝少時她不在洛邑,未能親自教導,一度擔心叫穆涵那個老狗養得歪了,沒想到啊沒想到,在這裡等著將穆涵的軍,真是暢快。李郁蕭聽著慢慢吁一口氣,行,總算比方才氣氛緩和一些,沒再談一些動輒要噶別人腰子的話,謝天謝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