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看重利益多於私情,才能讓他在大多數時候做出最利於國家的判斷。
何春草算是異軍突起的一個繼承人選,主要在女官中呼聲較高。
有了第一任女帝,才有了朝中的幾位女官,她們自然希望繼承人仍是女帝,這樣才能讓她們放心,若是男子上位,她們必然會擔心受到打壓。
且何春草因著年齡小,當初打天下時出力較少,但剿滅後周卻有她的一大功勞。
然而何春草雖在軍事上有些天賦,且喜愛練武,但於政事上起步晚,比起已經成熟的何安卓來說,太過稚嫩了。
但徐秀越明白一句話,屁股決定腦袋,她鋪墊了這些年,才讓元朝的女子有了自由讀書、經商、學習的可能,但民間和官宦人家中,依舊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何安卓從未表露過輕視女子的態度,但徐秀越不知其內心,她只做十年皇帝,但何安卓卻可以做幾十年,只要他有心,慢慢的,就可以加以限制,讓一切恢復從前。
私心裡,徐秀越略偏向何春草繼位,但她也知道何春草如今並足以管束一個國家,而徐秀越也知道,像是改善女子的生存環境,於她而言,算是一種理想,但讓國家安穩百姓安居,卻是她的責任。
她不能為了私心,置百姓於危險中。
所以在去年有官員上書請立太子之前,徐秀越便開始了對何春草的私下培養。
說是培養,其實就是授課。
老太傅年紀大了,早已講不動,便推了另一位先生單獨給何春草上課,補充文化知識以及一些作為帝王該知道的典故。
不過,徐秀越怕何春草實在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若是暴露了她將何春草作為繼承人進行重點培養,那就是預備太子,可能不利於何春草的將來,到時候鬧個兄妹鬩牆就不好了。
於是便沒有讓旁人知曉,只是讓何春草與孩子們一起上學,然後夾帶私貨。
風寒過後,徐秀越瞧著滿桌立太子的請求,想了想,便一股腦將讀書的一群孩子都塞進要職歷練去了,其中便包括何春草。
徐秀越給了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天下一個機會,給何春草一個機會,但若是不行,她也不會強求。
這一下,讓百官們不解了。
要說讓公主歷練,他們明白是皇帝有讓公主參與朝政的心,甚至公主也有繼位的可能,但是怎麼孫子孫女都進來了?
難不成女帝有也有在孫輩中挑選的意思?
徐秀越沒有表明態度,只是將兒子閨女等一群人叫到一起勉勵他們好好幹活。
大部分官員是不想有第二位女帝的。
女帝的存在,讓他們納個妾都得戰戰兢兢、悄悄的生怕惹了皇帝的眼,痛快了幾千年的傳統,忽然的壓抑自然讓他們不適。
何春草的歷練並不順利,但她就像當初起名時說的一樣,她要做春天的小草,堅韌不拔,遇到困難克服便罷了。
她並不傻,早就察覺到徐秀越對她的培養之心,但她也知道,自己沒有四哥聰慧,也不如四哥在朝中摸爬滾打的多,更不如四哥支持的人多。
但她就是有一股韌勁,不管在哪個部門,她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更要將每個部門的情況摸透。
幸而支持何春草的人,並不是沒有,像是朝中女官,以及已經遷至京城的徐寧安的原家族顧家,都是早就站隊何春草的。
有人給何春草出主意,聯姻。
她還未曾婚嫁,自然可以找個大家族的男子進行聯姻,以增強自己的勢力,但何春草拒絕了。
或許因著年紀尚小,她總有一種天真的執著,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證明她可以管理好元朝,以換取朝中眾人的支持。
一年又一年,隨著何春草在各個部門都呆了個遍,她也已經成為了官場老手,只是即使她已經憑藉自己的能力坐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也依舊沒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
百官們幾乎已經看明白了,這裡面競爭力最大的,就是公主跟四皇子,但讓他們選,肯定選四皇子。
但有的人卻擅長揣摩人心,他們認為女帝必然是傾向於公主的,因此也有人在何春草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之後,站隊何春草。
但到底何春草的支持比何安卓還是少了些。
次年,何春草上書請求賜婚駙馬,選的人是戶部尚書、也就是當初的趙舉人的兒子。
徐秀越看到請旨的時候,很難說是個什麼心情,有些欣慰於何春草終於學會了利益為重,拋棄了一部分天真,卻也有些傷感,終究為了帝位,何春草也無法真正自由戀愛。
但徐秀越還是准了。
有了戶部尚書的支持,倒向何春草的人便更多了。
徐秀越知道,此時已經不能任由他們發展下去。
今時不同往日,之前是何春草並未展現出能繼承皇位的能力,所以她也需要觀望,但如今,何春草已經證明了自己,而她內心的選擇已明。
只要她一日態度不明,便可能因為爭奪帝位留下更大的隱患。
徐秀越沒有立刻立太子,而是在態度上明顯偏向何春草,譬如喊何春草替她這個老花眼讀摺子,或者喊何春草一人聽她與官員小朝堂議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何春草算是異軍突起的一個繼承人選,主要在女官中呼聲較高。
有了第一任女帝,才有了朝中的幾位女官,她們自然希望繼承人仍是女帝,這樣才能讓她們放心,若是男子上位,她們必然會擔心受到打壓。
且何春草因著年齡小,當初打天下時出力較少,但剿滅後周卻有她的一大功勞。
然而何春草雖在軍事上有些天賦,且喜愛練武,但於政事上起步晚,比起已經成熟的何安卓來說,太過稚嫩了。
但徐秀越明白一句話,屁股決定腦袋,她鋪墊了這些年,才讓元朝的女子有了自由讀書、經商、學習的可能,但民間和官宦人家中,依舊有不少反對的聲音。
何安卓從未表露過輕視女子的態度,但徐秀越不知其內心,她只做十年皇帝,但何安卓卻可以做幾十年,只要他有心,慢慢的,就可以加以限制,讓一切恢復從前。
私心裡,徐秀越略偏向何春草繼位,但她也知道何春草如今並足以管束一個國家,而徐秀越也知道,像是改善女子的生存環境,於她而言,算是一種理想,但讓國家安穩百姓安居,卻是她的責任。
她不能為了私心,置百姓於危險中。
所以在去年有官員上書請立太子之前,徐秀越便開始了對何春草的私下培養。
說是培養,其實就是授課。
老太傅年紀大了,早已講不動,便推了另一位先生單獨給何春草上課,補充文化知識以及一些作為帝王該知道的典故。
不過,徐秀越怕何春草實在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若是暴露了她將何春草作為繼承人進行重點培養,那就是預備太子,可能不利於何春草的將來,到時候鬧個兄妹鬩牆就不好了。
於是便沒有讓旁人知曉,只是讓何春草與孩子們一起上學,然後夾帶私貨。
風寒過後,徐秀越瞧著滿桌立太子的請求,想了想,便一股腦將讀書的一群孩子都塞進要職歷練去了,其中便包括何春草。
徐秀越給了機會,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天下一個機會,給何春草一個機會,但若是不行,她也不會強求。
這一下,讓百官們不解了。
要說讓公主歷練,他們明白是皇帝有讓公主參與朝政的心,甚至公主也有繼位的可能,但是怎麼孫子孫女都進來了?
難不成女帝有也有在孫輩中挑選的意思?
徐秀越沒有表明態度,只是將兒子閨女等一群人叫到一起勉勵他們好好幹活。
大部分官員是不想有第二位女帝的。
女帝的存在,讓他們納個妾都得戰戰兢兢、悄悄的生怕惹了皇帝的眼,痛快了幾千年的傳統,忽然的壓抑自然讓他們不適。
何春草的歷練並不順利,但她就像當初起名時說的一樣,她要做春天的小草,堅韌不拔,遇到困難克服便罷了。
她並不傻,早就察覺到徐秀越對她的培養之心,但她也知道,自己沒有四哥聰慧,也不如四哥在朝中摸爬滾打的多,更不如四哥支持的人多。
但她就是有一股韌勁,不管在哪個部門,她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更要將每個部門的情況摸透。
幸而支持何春草的人,並不是沒有,像是朝中女官,以及已經遷至京城的徐寧安的原家族顧家,都是早就站隊何春草的。
有人給何春草出主意,聯姻。
她還未曾婚嫁,自然可以找個大家族的男子進行聯姻,以增強自己的勢力,但何春草拒絕了。
或許因著年紀尚小,她總有一種天真的執著,想要通過自己的能力,證明她可以管理好元朝,以換取朝中眾人的支持。
一年又一年,隨著何春草在各個部門都呆了個遍,她也已經成為了官場老手,只是即使她已經憑藉自己的能力坐到了戶部侍郎的位置,也依舊沒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
百官們幾乎已經看明白了,這裡面競爭力最大的,就是公主跟四皇子,但讓他們選,肯定選四皇子。
但有的人卻擅長揣摩人心,他們認為女帝必然是傾向於公主的,因此也有人在何春草展現出自己的能力之後,站隊何春草。
但到底何春草的支持比何安卓還是少了些。
次年,何春草上書請求賜婚駙馬,選的人是戶部尚書、也就是當初的趙舉人的兒子。
徐秀越看到請旨的時候,很難說是個什麼心情,有些欣慰於何春草終於學會了利益為重,拋棄了一部分天真,卻也有些傷感,終究為了帝位,何春草也無法真正自由戀愛。
但徐秀越還是准了。
有了戶部尚書的支持,倒向何春草的人便更多了。
徐秀越知道,此時已經不能任由他們發展下去。
今時不同往日,之前是何春草並未展現出能繼承皇位的能力,所以她也需要觀望,但如今,何春草已經證明了自己,而她內心的選擇已明。
只要她一日態度不明,便可能因為爭奪帝位留下更大的隱患。
徐秀越沒有立刻立太子,而是在態度上明顯偏向何春草,譬如喊何春草替她這個老花眼讀摺子,或者喊何春草一人聽她與官員小朝堂議事。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