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甚至他們可能也會研究出元朝所使用的大炮或是□□。
所謂遲則生變, 徐秀越不明白為什麼卦象會如此顯示, 一時間, 徐秀越有些猶豫不決。
翌日與林修為商議過後, 徐秀越又側面算了幾次, 最好的時間仍舊是三年後。
一年後雖說也是逢凶化吉,但相比較三年後的大吉, 便有些不好看了。
「既然天意如此,皇上只需遵從本心便可,無論三年或是一年,相信元朝都不會輸。」
林修為的一句話讓徐秀越下定了決心。
她向來是相信自己的職業技能的,只不過因著周朝亡國,已經有許久不算了。
雖說卦象顯示三年後元朝必然能夠大捷,但徐秀越也不是只靠玄學的人,三年的時間她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民生上。
一個是加強了農學院等研究所的研究投入,再就是加強了練兵。
而因為接連大捷,何家的四個兒子也受封成為了郡王。
所有人都知道,這四位將軍,只待拿下後周,便會是妥妥的親王。
四位郡王自打戰勝還朝封了郡王,便成了京中的香餑餑,門庭若市,同時朝中也暗暗開始了站隊。
不久,徐秀越便收到了何三郎何安正想要納個側妃的上書。
瞧著書案上的摺子,徐秀越嘆了口氣。
她知道,自從徐寧安與何安正那件事起,何安正與田氏的感情便有了巨大的裂痕,只不過自此之後何安正對女子都是敬而遠之,沒想到現在忽然又想納妾了。
納的還是戶部侍郎家的次女,一個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一個是常年出征的將士,徐秀越都懷疑這兩人見過幾次。
何安正向來膽大,所以才會將自己的要求直接提出來,徐秀越也不確定,其他三個兒子,會不會有同樣的想法,不過,她是不會給幾人納妾的。
她既然開辦了女學,允許女子科考,便是將天下的女子與男子同等看待。
若是她的兒子都能輕慢女子,納妾的話,那她所做的努力,將來恐怕路人一句「那些王爺還不是納了一堆小妾,這女人就是該待在後院的」,就可以直接將她所做的一切化為烏有。
他們想納妾,除非有一日,女子也能納夫。
雖說都不如願得一心人的好,但至少大面上看著公平了。
徐秀越將何安正的請求駁了回去,沒想到何安正也不知道是真的瞧上了人家姑娘還是如何,又一連上了三次書。
在被駁回第四次之後,何安正直接來了御書房,跪求徐秀越允許他納妾。
徐秀越瞧著跪在底下的何安正,如今的他,身穿錦袍,頭戴玉冠,意氣風發,完全長開的身量不僅個頭由躥了一小截,因為常年的軍旅生活,也練了一身腱子肉。
與當初徐秀越剛穿過來時,那瘦的竹竿樣完全不同,人也從只求吃飽,變成了理直氣壯的要求納妾。
「娘,我現在好歹也是個王爺了,娶個側妃又不是養不起,說句不中聽的,兒子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還不就是為了現在的好日子!田氏這麼些年都懷不上,您總不能瞧著兒子斷後吧?」
徐秀越知道,何安正這是在說他打天下的功勞。
「你都有大丫二丫了,哪裡算是斷後了?」
「兩個丫頭片子,哪裡算是後,娘,今時不同往日了,我要是還守著田氏過日子,人家得笑話咱們是草根出身,當了王爺也連個妾都沒有了!」
徐秀越嗤笑一聲:「這種事情,誰會閒的沒事笑話你?我早就說過,咱們家不興納妾那一套,這跟你的身份錢財如何,沒有關係。」
何安正面上浮現怒色:「娘你這也太過自私了!我知道娘想做什麼,您開女學什麼的我也不管,反正這天下兒子替您打下來了,怎麼管是您的事。
但您不能為著自己的想法,連兒子納個妾都管著!」
徐秀越看著他的眼睛,問道:「你若是納妾,可對的起田氏?」
何安正以為事有轉機,忙道:「娘放心,兒子不是那種負心人
,絕不會拋棄糟糠,田氏是我的正妻,我自然會給她王妃應得的!」
或許對於古代的男人來說,功成名就之時,沒有停妻另娶,就是重情重義的好男人了。
徐秀越搖頭拒絕道:「一個名分有什麼用?你微末時,田氏與你相知相許,如今你有了前程,便瞧不上她了。」
何安正還要再說,徐秀越卻止住他的話頭,搶先道:「罷了,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你既心儀那位姑娘,對田氏已經變心,將你們二人拴在一起也只是怨偶罷了。
你若當真想娶那姑娘,便與田氏商量和離吧。」
「什、什麼?!」
何安正瞪大了眼睛,他只不過想要納妾而已,他娘竟然想將田氏趕出家中?!原來他娘如此不待見田氏。
這麼多年的夫妻,雖說沒有什麼男女之愛了,也還有親情在,何安正實在干不出這樣的事。
正待替田氏求情,何安正便聽徐秀越繼續道:
「你的錢財、你的地位,雖說也是你一刀一槍拼來的,但也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因著是你移情別戀,算是過錯方,那和離之時,便將大半家產分給田氏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所謂遲則生變, 徐秀越不明白為什麼卦象會如此顯示, 一時間, 徐秀越有些猶豫不決。
翌日與林修為商議過後, 徐秀越又側面算了幾次, 最好的時間仍舊是三年後。
一年後雖說也是逢凶化吉,但相比較三年後的大吉, 便有些不好看了。
「既然天意如此,皇上只需遵從本心便可,無論三年或是一年,相信元朝都不會輸。」
林修為的一句話讓徐秀越下定了決心。
她向來是相信自己的職業技能的,只不過因著周朝亡國,已經有許久不算了。
雖說卦象顯示三年後元朝必然能夠大捷,但徐秀越也不是只靠玄學的人,三年的時間她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民生上。
一個是加強了農學院等研究所的研究投入,再就是加強了練兵。
而因為接連大捷,何家的四個兒子也受封成為了郡王。
所有人都知道,這四位將軍,只待拿下後周,便會是妥妥的親王。
四位郡王自打戰勝還朝封了郡王,便成了京中的香餑餑,門庭若市,同時朝中也暗暗開始了站隊。
不久,徐秀越便收到了何三郎何安正想要納個側妃的上書。
瞧著書案上的摺子,徐秀越嘆了口氣。
她知道,自從徐寧安與何安正那件事起,何安正與田氏的感情便有了巨大的裂痕,只不過自此之後何安正對女子都是敬而遠之,沒想到現在忽然又想納妾了。
納的還是戶部侍郎家的次女,一個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一個是常年出征的將士,徐秀越都懷疑這兩人見過幾次。
何安正向來膽大,所以才會將自己的要求直接提出來,徐秀越也不確定,其他三個兒子,會不會有同樣的想法,不過,她是不會給幾人納妾的。
她既然開辦了女學,允許女子科考,便是將天下的女子與男子同等看待。
若是她的兒子都能輕慢女子,納妾的話,那她所做的努力,將來恐怕路人一句「那些王爺還不是納了一堆小妾,這女人就是該待在後院的」,就可以直接將她所做的一切化為烏有。
他們想納妾,除非有一日,女子也能納夫。
雖說都不如願得一心人的好,但至少大面上看著公平了。
徐秀越將何安正的請求駁了回去,沒想到何安正也不知道是真的瞧上了人家姑娘還是如何,又一連上了三次書。
在被駁回第四次之後,何安正直接來了御書房,跪求徐秀越允許他納妾。
徐秀越瞧著跪在底下的何安正,如今的他,身穿錦袍,頭戴玉冠,意氣風發,完全長開的身量不僅個頭由躥了一小截,因為常年的軍旅生活,也練了一身腱子肉。
與當初徐秀越剛穿過來時,那瘦的竹竿樣完全不同,人也從只求吃飽,變成了理直氣壯的要求納妾。
「娘,我現在好歹也是個王爺了,娶個側妃又不是養不起,說句不中聽的,兒子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還不就是為了現在的好日子!田氏這麼些年都懷不上,您總不能瞧著兒子斷後吧?」
徐秀越知道,何安正這是在說他打天下的功勞。
「你都有大丫二丫了,哪裡算是斷後了?」
「兩個丫頭片子,哪裡算是後,娘,今時不同往日了,我要是還守著田氏過日子,人家得笑話咱們是草根出身,當了王爺也連個妾都沒有了!」
徐秀越嗤笑一聲:「這種事情,誰會閒的沒事笑話你?我早就說過,咱們家不興納妾那一套,這跟你的身份錢財如何,沒有關係。」
何安正面上浮現怒色:「娘你這也太過自私了!我知道娘想做什麼,您開女學什麼的我也不管,反正這天下兒子替您打下來了,怎麼管是您的事。
但您不能為著自己的想法,連兒子納個妾都管著!」
徐秀越看著他的眼睛,問道:「你若是納妾,可對的起田氏?」
何安正以為事有轉機,忙道:「娘放心,兒子不是那種負心人
,絕不會拋棄糟糠,田氏是我的正妻,我自然會給她王妃應得的!」
或許對於古代的男人來說,功成名就之時,沒有停妻另娶,就是重情重義的好男人了。
徐秀越搖頭拒絕道:「一個名分有什麼用?你微末時,田氏與你相知相許,如今你有了前程,便瞧不上她了。」
何安正還要再說,徐秀越卻止住他的話頭,搶先道:「罷了,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你既心儀那位姑娘,對田氏已經變心,將你們二人拴在一起也只是怨偶罷了。
你若當真想娶那姑娘,便與田氏商量和離吧。」
「什、什麼?!」
何安正瞪大了眼睛,他只不過想要納妾而已,他娘竟然想將田氏趕出家中?!原來他娘如此不待見田氏。
這麼多年的夫妻,雖說沒有什麼男女之愛了,也還有親情在,何安正實在干不出這樣的事。
正待替田氏求情,何安正便聽徐秀越繼續道:
「你的錢財、你的地位,雖說也是你一刀一槍拼來的,但也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因著是你移情別戀,算是過錯方,那和離之時,便將大半家產分給田氏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