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哀家讓大家來的原因想必你們已經了解了,如今我華夏內外皆憂,爾等有什麼想法都說出來,然後進行商議,最後拿出個章程來解決。」劉琳快速的說著,她事物及其的繁忙,待此次議事後,還要前去科學院一趟,將從智腦那裡拿的有關武器的資料交給那群瘋狂的科學家們,然後順便視察科學院和鄰近的軍工廠。

  眾位大臣一聽,都已經習慣了劉琳雷厲風行的行事作風,也不推脫矯情,一一上前將自己對於物價和軍需軍備等事情的看法道來,劉琳仔細的聽並讓人記錄下來以備隨後參考。

  議事快速的結束了,劉琳緊接著帶人出去進行視察。

  就在國內為了物價之事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海洋之上,華夏海軍與英國遠東艦隊的第二次戰鬥開始了。

  這一次的海戰可謂是決定性的,英國的遠東艦隊幾乎派出了他們在整個遠東二分之一的實力來,而華夏的艦隊則是由剩餘的南海艦隊和南下的一支北海艦隊組合而成的混編艦隊,加上剛剛由戰場上撤下的五艘新型軍艦,陣容與英國海軍不相上下。

  「吾命屬華夏,吾魂系中華!今日今時,願以我血護我中華!願以身軀築我長城!只為我華夏之人不受□,只為我中華屹立世界之巔!如若我願達成,便是身死魂消也無怨懟!中華萬歲!萬歲!萬萬歲!」

  誓言之聲響徹天際,隨後,炮彈穿空的肅殺揭起了大戰的帷幕。海水咆哮,水花漫捲,喊殺聲與炮火交織成一幅令所有人參與者難忘的畫面。

  在此次大戰之後的五十年後,一位參加過此次海戰的英國老兵出書回憶了這次決定了世界走向的海戰。他在書中無數次的提起到華夏士兵的勇猛,「他們仿佛沒有痛感,也仿佛失去了知覺,每個人都在拼命。說實話,我並不能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拼命,畢竟,華夏已經擁有了巨大的財富國家的發展也令人矚目,難道他們沒有家人在等待他們回去嗎?這真是太瘋狂,他們就像是被魔鬼附體了一樣,在蹬艦戰的時候,如果不是我跑得快,說不定就像湯瑪斯一樣被華夏的士兵抱著跌進海里了死亡了,要知道,抱著湯瑪斯的那個士兵已經死了!就算到了現在,我想起這場戰爭來,仍會害怕的手腳發抖。上帝,希望英格蘭永遠都不會與華夏為敵!」

  這位英國的老兵至死也無法理解華夏的兵士們為何那麼拼命,因為他們沒有嘗過被人奴役被人欺壓被人背叛的痛苦。

  華夏,這個擁有著五千年燦爛文明與歷史的古老國度,經歷的傷痛實在是太多太多。而一脈相傳的文化卻又教導著一代代子孫與人為善,熱情且淳樸將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技術豪不吝嗇的向自己周圍的國度傳播。

  但是換來的卻是背叛與暗算。

  到了近代,隨著海洋文明的興起,一直固守於陸地的華夏秉承著自己的傳統文化,在這個時代之中自然而然的衰敗了下來。這是思想與時間的抉擇,誰也沒有辦法。

  在嘗過了被人欺凌的痛苦,被人背叛的傷心,被人奪走珍寶的仇恨後,華夏之人面對現在得來不易的崛起,自然是願意拿出一切來。只要我的子孫能夠仰首挺胸,只要我的後代能夠生活更好,那麼便是將我的鮮血灑在這華夏的每一片國土上又何妨!

  陰雲遍天,綿綿細雨之下,劉琳將一束白菊放在了英烈碑文之下。

  她一身黑色的華服,身後跟著百官,百官手中也各持有白菊。黑色的打磨的極其光滑的大理石上刻著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一位為華夏崛起而犧牲的戰士與英烈。大殿之內有專門的喇嘛來照看,每日祈福禱告,以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待百官將白菊放上之後,黑色的大理石下已然形成了白色的海洋,彎曲的花瓣之上帶著雨水,點點滴滴晶瑩透亮,好似淚水一般。

  「我以我命為誓,華夏必將立於世界之巔!」

  作者有話要說:寫這一章,老黑不禁想起了百年間為了中華崛起而犧牲奮鬥不止的那些英豪。

  華夏之人從來都是充滿血性與理想的!

  說實話,老黑是個憤青,但覺得現在的華夏發展的挺好了。

  寫這一篇文只是想著華夏如果更好會是什麼樣子。

  其實,老黑覺得,以華夏現在的發展勢頭,世界之巔什麼的,不是妄想!

  老黑願意做好一顆螺絲釘,兢兢業業的工作一生,為美好的未來而奮鬥!

  滾下去碼字!

  以及,下一篇文不會再這麼嚴肅了~

  老黑要重新回歸小白爆笑去!

  ☆、第五十章

  國內的物價瘋漲勢頭被朝廷的迅速下達的幾條律令給遏制住了。

  當然,僅只是這幾條律令自然是沒什麼用。在這之前,劉琳派人按著李蓮英交上來的名單將其中幾個行事特別惡劣的商家抄家並且全族下獄發配西北,牽扯出來的官員也被劉琳毫不留情的按律發配了。這一個狠手頓時嚇住了不少人,剎住了那些個自以為能跟國家抗衡的商家虛妄之心。

  隨後,考慮到如今華夏的發展之中,商人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劉琳隨即又下旨,將商人地位提高,其中有一條,特別指明若是該商人行善扶貧對社會有著巨大的貢獻,便許其二代之後子弟讀書為官。

  這一條,頓時將商人的積極性給調動了起來。作為士農工商最末等的商人,儘管開了海禁改革以來財富不斷積累,但是在社會上的地位還是不如一個整日穿著補丁破衣的農民。而且,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的改革,西方文化的漸漸傳入,隨之而來的是華夏文化更為激烈的反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