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昨日她同郎君說的那句,『大難不死,後福無疆。』並非虛言,今日起,郎君剩下的只有好日子了。

  他好好當他的官,自己來管家。

  一件一件地吩咐晴姑姑:「今日恐怕得要晴姑姑多跑幾趟了,來東都的這些日子全靠姑姑一人忙裡忙外,往後宅子的事只會更多,姑姑先去牙市挑兩個機靈點的丫鬟,再選三五個婆子回來給姑姑打打下手,再去聘兩個馬夫,人要穩妥的,馬匹和馬車讓文叔幫忙置辦,都要選上等的。等過幾日郎君傷好了,往後要上朝,不能失了體面,打聽一下東都哪家的裁縫鋪子最有名,價錢好說,把人叫過來,帶上花樣和顏色,我自個兒挑……」

  宅子住著還算舒心,暫且不用挪動,等將來謝老夫人和公婆過來了,再一塊兒搬也不著急。

  晴姑姑得了話後,立馬去辦。

  知道今非昔比,姑爺進京後雖得了一個從五品的官職,但甚少與人來往,多數人礙著前太子的關係,不敢上門來。

  如今一場兵變,前太子徹底沒了指望,太子換成了靖王,姑爺也成了聖恩正濃的大功臣。

  從三品的大官,還是殿前司的指揮使,那可是日日陪在皇上左右。

  往後這門檻恐怕都要被踏破。

  晴姑姑點頭,匆匆去了牙市,先挑了幾個丫鬟和婆子回來交給了溫殊色,自己再出去接著跑。

  郎君那兒有閔章和裴卿看顧著,溫殊色不用擔心,給買回來的幾個丫鬟和婆子講完規矩,親自帶著人到宅子各處分配活兒。

  花了大半日的功夫,院子從裡到外都漿洗了一遍,再擺上了花盆擺件兒,這才張羅人把牌匾掛到了宅子上。

  簡單的兩個字:謝宅。

  沒成想,頭一個登門的會是宮裡的公公,身後領著幾名太監,手裡捧著一堆的布匹和箱匣。

  見到溫殊色後,那公公弓腰問安,一臉笑容,「謝指揮的住處,可讓奴才好找。」

  今日早上皇上便下了賞賜,除了千兩黃金之外,又讓人挑了綢緞和金玉首飾登門來探望。

  公公巳時出的宮門,浩浩蕩蕩的隊伍穿梭在巷子裡,挨家挨戶地打聽,尋到午後了才終於摸到了門、

  大熱天,此時腦門上都出了一層水。

  兩人來了東都後,確實沒告訴旁人住處,今兒才剛收拾好,溫殊色一臉歉意,一面致歉一面把人引進來,「辛苦公公了,公公裡面請,先吃盞茶歇息片刻,我這就是去知會郎君。」

  公公急忙制止,「夫人不必客氣,陛下特意交代過,謝指揮身上有傷,不能打擾驚動,謝指揮儘管安心養傷,等傷好了,陛下再親自設宴相邀。」

  溫殊色謝了恩,客客氣氣地把人送出門。

  人剛走不久,魏公子又帶著魏家大夫人攜禮上了門,原本冷靜的巷子,一日之間突然熱鬧了起來。

  消息傳進溫家,一家人正在用飯,都在場,大夫人捧著碗,久久沒有反應,整個人痴呆了一般。

  溫家的大奶奶埋著頭念叨,「聽附近宅子裡的人說,宮裡的公公親自登門,一行五六人呢,捧著好幾匹貢緞,還有狐狸皮,手裡抱著的漆木箱匣……」比了個懷抱的手勢,「有這麼大,足足兩個,抱在懷裡沉甸甸的,當是裝了不少瑪瑙翡翠,金玉首飾……」

  光是聽著,就能讓人眼紅,更別說親眼見著了。

  按理說,謝三公子是溫家的姑爺,如今立了大功,得以高升,溫家應該高興。

  可一桌子人,沒有一個高興的起來,個個都埋頭不說話,大夫人嘴裡的幾粒米,半天都沒咽下去。

  天殺的,她哪裡知道,他謝家還能有如此造化。

  那日溫殊色上門來討住處,明擺著就是個兩個托油瓶。

  自己為了這個家她操心,拒絕得合情合理,大爺竟然還出手打了她一巴掌。

  她哪裡受過這樣的氣,一哭二鬧三上吊,是當真不想活了。

  第二日卻從老二那裡得知,謝劭的告身是從五品。

  自己的大兒子能在翰林院謀一個候補的空缺,每月拿著十來貫銀子的補貼,都讓不少人生了羨慕。

  那謝家的三公子,竟然剛來東都,便是個從五品。

  馬軍司都虞,掌著二百多人的兵權,實打實的官職,知道是靖王向陛下替他討好的後,大夫人總算看出來了點苗頭。

  怕不是靖王要得勢了。

  那時心頭便隱隱有些後悔了,自個兒是不是做得太絕了。

  萬一謝家二房翻了身,她豈不是自斷了後路。

  怕什麼來什麼,才過了兩日呢,前太子突然造反,元氏全族覆滅,靖王被封為了太子,謝家的三公子成了頭等功臣,直接一躍成了從三品。

  殿前司指揮,比大爺的侍郎可威風多了。

  她要早知道,那日就該聽大爺的話,把兩人接來府上,那今兒的那些東西,包括賞賜的千兩黃金,進的便是他溫家的門啊。

  因為這事,兩日她都沒睡好覺,這會兒在座的人,估計所有人心頭都在怪她吧。

  怪她把事情做得太絕。

  金銀錢財這些只是大家瞧得見的,真正讓他們惦記的是謝家的地位。

  謝僕射官復原職,謝家二房是徹底起來了。

  原本憑藉著溫家和謝家的姻親,大公子和二公子今後在朝中怎麼也不愁,結果自己竟把二娘子給得罪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