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明吃的都是沒什麼營養的東西。」

  「大概原本能長更高的。」

  「長這麼高已經夠麻煩的了。」蘇喻笑道,「個子一高,原來的衣服就逐漸穿不上了,又沒錢買新的。於是最後,春秋季只有兩套衣服,冬天只有一件棉襖,領子髒了,晚自習放學回家很小心地把領子那一塊洗乾淨掛起來,第二天不管幹不干都穿上。」

  「上大學後,我生活費最大的開支就是買衣服,買了只穿一兩次,沒辦法,控制不住自己。」

  「倒是可以理解。」我謹慎回答。

  蘇喻握起拳頭捶了捶手心。

  「算了,不說這些喪氣話了。繼續爬吧,還差兩層就到頂了。」

  第五棟樓通向天台的門沒鎖。只有一根細鐵絲用於固定。我擰開鐵絲,兩人走上天台。

  居民樓連成一片,形成十分廣闊的天台。到處都有電線、水管纏繞,中間有幾座大水塔。天台的空間似乎早已被居民充分利用。有盆栽,有拉線晾衣服的,甚至還有人種菜。筐栽的大蒜、青菜、菠菜等等,種在塑料薄膜包裹的稀薄土壤上,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旁邊還立著「禁止種植,後果自負」的警告牌……著實讓人大開眼界。

  「小時候,這裡是我的秘密基地。心情不好時,就來這裡看看遠處。」

  她領我爬上水塔,向下俯瞰。

  「一點也沒變,真是令人懷念。」

  視線中滿是鋼筋水泥的建築。這一帶是秦淮河流域,南京曾經最繁華的地方,現下卻完全看不出。幾條髒水河從中穿過,雜亂的道路猶如蜜瓜表皮紋路,緊緊貼附在地表。

  「看那裡。」我順著她指的地方望去。那是十分近的地方,幾乎位於腳下。

  一條稱不上是街的街。本就狹窄的道路兩旁,是各種小攤小販,賣玩具的、賣氣球的、賣兒童服裝的,各類小吃要啥有啥,甚至還有人擺起了油炸食品攤。

  路面仿佛被油污裹了一層,散落著類似一次性飯盒的垃圾;在小攤販的再外一層,每隔一段距離就立著個大大的廣告牌,大多是關於租房的:「長租100每天,短租150每天」,與廣告牌配套的中年婦女,站在牌子旁,見人就上前拉扯。

  「那條巷子緊挨著兒童醫院西門。」蘇喻將手心按在小腹上,看不夠似的盯著嬉戲的孩子,「不管什麼時候,從這裡看下去,總會有各類形形色色的人,帶著孩子。」

  確實如她所說,行人恐怕多半是年輕的父母。個個行色匆匆。有的抱著,有的推著,有的牽著。有的孩子剃著光頭,有的孩子坐著輪椅,有的孩子瘦骨嶙峋,有的孩子一直在昏睡。

  「這些人,就長期租住在路邊立著「住宿」廣告牌的民宿里,甚至地下室里。他們都是外地帶孩子來治病的。」

  「那條巷子的一切商機、一切設施、一切情景,都是圍繞著兒童醫院,圍繞著孩子衍生而來。」

  「看到那對父子倆了嗎?」

  超市里還有個男人,抱著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的光頭亮亮的,男人一手抱著孩子,一手從攤主手上接過大概是煎餅一類的早餐,匆匆地走到收銀台前要結帳。

  而小男孩卻一直直勾勾地盯著隔壁攤子掛著的幾個玩具水槍。男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付完錢轉身要走。小男孩終於忍不住了,伸手去夠水槍,男人這才發現。

  他停住了腳步,掏了掏口袋,似乎報復性地買下了那把玩具。

  「從小就喜歡看父母給孩子買東西。這裡賣玩具的特別多。為什麼呢?恐怕是因為父母面對著生病的孩子,產生了想要做什麼的,報復性疼愛的心理吧。這麼看著,總覺得心裡暖烘烘的。」

  「不過我也知道,這恐怕不是什麼健康的愛好。」

  「愛好這東西,只要沒有礙著旁人,都是十分合理的。」

  「我喜歡看著他們,想像溫馨的家庭生活。」

  我能想到的「溫馨的家庭生活」的圖像,只有缺乏深度和色彩的類型。SUV型汽車的廣告,一對夫婦,大概還有兩個小孩,坐在后座。一家人笑逐顏開地駕車出遊——恐怕和她想像的景象完全不搭邊。

  蘇喻未點頭,也未搖頭,只是定眼凝視兒童醫院的人潮。臉上沒有浮現出任何感情。看她的側臉,我覺得仿佛在看稜角分明、白乎乎的冬月。她大概一心把自己的心弄成月亮——漂浮在夜空的堅硬的岩石星體。

  過了很久,正當我以為一整天都要陪她在天台眺望風景時,她突然開口了,

  「走吧,還有下一個目的地呢。」

  我鬆了一口氣,「好啊,去哪裡?」

  她報出某家專科醫院的名字。

  我吃了一驚,「身體不舒服?」

  她取出一張就診單據遞給我,文字不多,但我足足看了五分鐘才理解其內容。

  「為什麼?」

  「原本沒有計劃的,我們也始終很注意,這就是所謂的意外吧。」

  「不是問這個……我是說,為什麼找我?應該由劉北安陪你才對。」

  「他不知道的。」

  「這可不是能與他撇開關係的事。」我斷言道。

  蘇喻注視著自己纖細的手腕。

  「如果告訴他,有什麼答案,你應該知道的吧?」

  我想了想,答案清晰浮上眼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