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關於劉北安?」
「電話中不好談。」
也罷,當面再問一樣。
我們在三山街地鐵站見面。
地鐵站外不遠就是一處大型商業綜合體,一派繁華的景象。
她領我在商廈邊的小巷子裡來回穿行。很快,景象為之一變,灰濛濛的居民樓,全部是舊建築,樓道里黑洞洞的。有的連窗玻璃都是破的,看不出其中是否有人居住。從建築物的古舊程度和樣式判斷,這一帶從未拆遷過,民房以七八十年代的原樣保留下來。
簡直像兩座城市的風景。
街上沒什麼年輕人,估計很多人都已因為車多、空氣污染、噪音干擾、房租昂貴而遷走。剩下來的只有廉價的公寓、麻將檔、搬遷有困難的商店,與死活捨不得離開世居之地的頑固老人。
「這家店還開著呢。」蘇喻盯著路邊一家湯包店感嘆。
於是理所當然的在那吃早飯。店面不大,我們在兩人桌旁坐定,點了一籠雞汁湯包和兩碗鴨血粉絲湯。
「從小就想在這裡放肆吃一次來著——當時一碗粉絲湯就要十二塊呢。小學時的早餐費共一塊五,只夠買一個肉包,或是兩個菜的。」
「你曾經住這裡?」我有些吃驚。
「有那麼一兩年時間。這附近是我的外祖父母家。」
「難以想像。」我搖頭道,「一直以為你家有錢的很,過著迪士尼公主般的童年。」
「一度是的。父親原本是體制內的,市政規劃局。九十年代經商熱,他眼饞朋友賺大錢,便與其下海合夥做生意。誰知那朋友不是什么正經人,沒半年卷錢跑了。連帶他也欠了不少錢。家裡時不時有討債的人上門騷擾,母親只得領我住回娘家。」
「倒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經歷。」
「看不出吧?前前後後,打了三年官司。我上初中後,好歹把大部分債務關係撇清了。那時又恰好市政建設旺季,父親憑藉原先局裡的關係,一下子拿了不少城建項目。那幾年著實賺了不少。」
蘇喻用筷子在粉絲湯里挑挑練練,眼睛卻望向窗外。
「母親回想起那段日子,總顯得很傷心,覺得對不起我。但我其實並不很在意。」
「說到底,那幾年,身邊的同學也沒有多少過得舒坦的,我也沒有什麼好比較的。」
談話間,店員端上剛出籠的湯包。我們默默地吃完,味道並沒有令人感動之處。
「約我出來,主要想在這吃一頓飯?」我問道。
「當然不是,接下來才是目的地。」
沿一條不甚起眼的大街一路走去。街兩邊都是商店,哪一家都沒什麼人氣。從蘇果超市邊的小巷往右一拐,出現一個破舊的小區,一樣灰濛濛的樓。看不出有物業存在的痕跡。
進得小區大門(兩根機動車隔離柱標記的,象徵意義上的門),是一個被樓棟包圍的小院,窄小得仿佛是在說」或許不無用處」。地面坑坑窪窪,潮乎乎的。院角扔有一個早已廢棄不用的陶土盆,內側積有15厘米深的雨水。
「帶你去個看風景的好地方。」
蘇喻說著,領我走進一棟居民樓。樓道很窄,牆上貼滿牛皮癬GG,沒電梯。
「這樓多少層?」
「五層。」
「這都不裝電梯?」
「八十年代建的,沒那種條件。」她指指耳朵,「你聽,那個年代建的老居民樓才能聽到這麼有煙火氣的聲音。」
我側耳聽了一會兒。不知哪家的狗叫聲、吵架聲、電視機聲、鐵鍋炒菜聲此起彼伏,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焦糖和肉的香氣。
「這裡的牆壁薄,一點動靜都聽的一清二楚。」
「你小時候住過這裡?」
「不是這棟樓,但都一樣。這一帶的房子都一個模樣。牆壁到處掉皮。房間小,隔音又不好。我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聽到看電視的聲音,還有外婆和母親的爭吵聲,簡直集中不了注意力。」
「她們為什麼吵架?」
「我外婆那個人,很重男輕女的。」蘇喻陰鬱的說。
頂樓有去往天台的門,但被一把鐵鎖牢牢鎖住。
「遺憾,」蘇喻說,「不過換一棟應該就能進去了,這一帶居民樓的天台都是連著的。」
按她的說法,我們先後爬了五棟居民樓。爬樓簡直令人發暈,蘇喻時而擦把汗,走在前面。我氣喘吁吁地跟著,完全數不出到底爬了多少層。
「要不要休息會?」蘇喻提議。
我們就地坐在台階上休息。這層的樓道里堆放著紙箱和飲料瓶。
「每每回到這裡,就感覺嘴裡全是菠菜的味道。」蘇喻再度陷入對於往事的回憶。
「菠菜?」
「對,菠菜麵條。」蘇喻一邊用小手指揉眼角一邊說,」那時母親怕債務還不上,下班後還要偷偷打零工。沒有空閒照顧我。都是外婆燒飯的。剛才也說過,老太太重男輕女。哥哥來的時候,燒各種好菜。但照顧我的時候,每天都是菠菜麵條。清湯……吃到吐。所以後來我特別討厭菠菜,聞到味兒就想吐。」
「過得不容易啊。」
「可這還不是煩的。知道那時我最擔心的是什麼嗎?」
我搖頭。
「是身體發育了。尤其是個子,一直在長。」
「到年紀了嘛。」
「電話中不好談。」
也罷,當面再問一樣。
我們在三山街地鐵站見面。
地鐵站外不遠就是一處大型商業綜合體,一派繁華的景象。
她領我在商廈邊的小巷子裡來回穿行。很快,景象為之一變,灰濛濛的居民樓,全部是舊建築,樓道里黑洞洞的。有的連窗玻璃都是破的,看不出其中是否有人居住。從建築物的古舊程度和樣式判斷,這一帶從未拆遷過,民房以七八十年代的原樣保留下來。
簡直像兩座城市的風景。
街上沒什麼年輕人,估計很多人都已因為車多、空氣污染、噪音干擾、房租昂貴而遷走。剩下來的只有廉價的公寓、麻將檔、搬遷有困難的商店,與死活捨不得離開世居之地的頑固老人。
「這家店還開著呢。」蘇喻盯著路邊一家湯包店感嘆。
於是理所當然的在那吃早飯。店面不大,我們在兩人桌旁坐定,點了一籠雞汁湯包和兩碗鴨血粉絲湯。
「從小就想在這裡放肆吃一次來著——當時一碗粉絲湯就要十二塊呢。小學時的早餐費共一塊五,只夠買一個肉包,或是兩個菜的。」
「你曾經住這裡?」我有些吃驚。
「有那麼一兩年時間。這附近是我的外祖父母家。」
「難以想像。」我搖頭道,「一直以為你家有錢的很,過著迪士尼公主般的童年。」
「一度是的。父親原本是體制內的,市政規劃局。九十年代經商熱,他眼饞朋友賺大錢,便與其下海合夥做生意。誰知那朋友不是什么正經人,沒半年卷錢跑了。連帶他也欠了不少錢。家裡時不時有討債的人上門騷擾,母親只得領我住回娘家。」
「倒沒想到你還有這樣的經歷。」
「看不出吧?前前後後,打了三年官司。我上初中後,好歹把大部分債務關係撇清了。那時又恰好市政建設旺季,父親憑藉原先局裡的關係,一下子拿了不少城建項目。那幾年著實賺了不少。」
蘇喻用筷子在粉絲湯里挑挑練練,眼睛卻望向窗外。
「母親回想起那段日子,總顯得很傷心,覺得對不起我。但我其實並不很在意。」
「說到底,那幾年,身邊的同學也沒有多少過得舒坦的,我也沒有什麼好比較的。」
談話間,店員端上剛出籠的湯包。我們默默地吃完,味道並沒有令人感動之處。
「約我出來,主要想在這吃一頓飯?」我問道。
「當然不是,接下來才是目的地。」
沿一條不甚起眼的大街一路走去。街兩邊都是商店,哪一家都沒什麼人氣。從蘇果超市邊的小巷往右一拐,出現一個破舊的小區,一樣灰濛濛的樓。看不出有物業存在的痕跡。
進得小區大門(兩根機動車隔離柱標記的,象徵意義上的門),是一個被樓棟包圍的小院,窄小得仿佛是在說」或許不無用處」。地面坑坑窪窪,潮乎乎的。院角扔有一個早已廢棄不用的陶土盆,內側積有15厘米深的雨水。
「帶你去個看風景的好地方。」
蘇喻說著,領我走進一棟居民樓。樓道很窄,牆上貼滿牛皮癬GG,沒電梯。
「這樓多少層?」
「五層。」
「這都不裝電梯?」
「八十年代建的,沒那種條件。」她指指耳朵,「你聽,那個年代建的老居民樓才能聽到這麼有煙火氣的聲音。」
我側耳聽了一會兒。不知哪家的狗叫聲、吵架聲、電視機聲、鐵鍋炒菜聲此起彼伏,空氣中瀰漫著一股焦糖和肉的香氣。
「這裡的牆壁薄,一點動靜都聽的一清二楚。」
「你小時候住過這裡?」
「不是這棟樓,但都一樣。這一帶的房子都一個模樣。牆壁到處掉皮。房間小,隔音又不好。我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聽到看電視的聲音,還有外婆和母親的爭吵聲,簡直集中不了注意力。」
「她們為什麼吵架?」
「我外婆那個人,很重男輕女的。」蘇喻陰鬱的說。
頂樓有去往天台的門,但被一把鐵鎖牢牢鎖住。
「遺憾,」蘇喻說,「不過換一棟應該就能進去了,這一帶居民樓的天台都是連著的。」
按她的說法,我們先後爬了五棟居民樓。爬樓簡直令人發暈,蘇喻時而擦把汗,走在前面。我氣喘吁吁地跟著,完全數不出到底爬了多少層。
「要不要休息會?」蘇喻提議。
我們就地坐在台階上休息。這層的樓道里堆放著紙箱和飲料瓶。
「每每回到這裡,就感覺嘴裡全是菠菜的味道。」蘇喻再度陷入對於往事的回憶。
「菠菜?」
「對,菠菜麵條。」蘇喻一邊用小手指揉眼角一邊說,」那時母親怕債務還不上,下班後還要偷偷打零工。沒有空閒照顧我。都是外婆燒飯的。剛才也說過,老太太重男輕女。哥哥來的時候,燒各種好菜。但照顧我的時候,每天都是菠菜麵條。清湯……吃到吐。所以後來我特別討厭菠菜,聞到味兒就想吐。」
「過得不容易啊。」
「可這還不是煩的。知道那時我最擔心的是什麼嗎?」
我搖頭。
「是身體發育了。尤其是個子,一直在長。」
「到年紀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