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可以著手去辦了。」

  崇禎皇帝負手而立,神情正色道:「天津發展的好與壞,會影響到整個北直隸,過多的層級劃分,增添樊籠,對天津不是好事。

  內廠名下控制的產業很多,不差天津這一處地方。

  等這件事情做好後,將天津那邊的太監群體,全部抽調回來,朕有別的用途,叫他們去分擔。」

  「奴婢遵旨。」

  王承恩作揖行禮道。

  大明的太監群體,只要給他們限制範疇,標明紅線所在,還是能幫助崇禎皇帝,去落實不少謀劃和部署的。

  現在王承恩所領內廠,曹化淳所領東廠,方正化所領西廠,可謂幫崇禎皇帝解決不少煩心事,特別是這個內廠,所構建的內帑經濟體,產生的價值和影響力都是極強的。

  第二百八十六章 蓬勃的造船業

  大明的改變和發展,離不開技術領域的變革。

  尤其是崇禎皇帝明確原始工業化的基調,這使得海貿拉攏內需的需求,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愈發重要。

  中大型海船的發展和建造,隨之就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萊州府,蓬萊。

  「孫巡撫,通過遼地頻繁出海調兵,你發現一個核心問題沒?」

  王徵負手而立,看向孫元化說道:「大明對海船的發展,其實已落後於歐羅巴各國,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

  別的不說。

  單單是天津和登萊兩地,能擁有一批大型蓋倫船,那不管是轉運援遼諸軍,還是轉運各項軍需,就不會那般的緊張。

  這些時日,老夫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陛下先前叫老夫密赴萊州府,籌建大明船舶院,究竟是想給大明帶來什麼。」

  隨行的孫元化眉頭微蹙,顯然對王徵所說的這些,陷入到沉思之中。

  的確。

  從遼地開始出現戰事,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津和登萊皆派兵參戰,孫元化所承受的壓力就在增多。

  登萊不像天津直隸州那般,也在推動開海通商,登萊更多的時候所扮演的角色,是承載轉運的經轉區。

  崇禎皇帝不是沒有想過,讓登萊這處沿海地帶,跟著天津一起開海通商。

  不過真要這樣做的話,就會讓『海貿紅利』分散著陸,在大明北方的核心對外口岸,沒有真正意義上發展起來前,這種事情崇禎皇帝絕不會做。

  何況登萊這處沿海地帶,其存在的軍事價值,遠高於其他的價值。

  誰讓大明現在太虛弱了,這使得崇禎皇帝不敢冒險。

  孫元化百思不得其解,看向王徵說道:「良甫公有何高見?」

  「先模仿,再超越!」

  王徵眼神堅定道:「不知孫巡撫發現沒有,從各處調來的大明船匠,跟精通造船的那批傳教士,過往產生的分歧很大。

  大明有著一套造船體系。

  西洋有著一套造船體系。

  兩者間誰更優秀暫且不提。

  但是通過那些傳教士,所描述出的種種來看,特別是經停登萊的西洋船,老夫就發現一個問題。

  歐羅巴各國對於所造海船,都明確劃分不同的型號,這樣不僅有利於海船建造,還有利於混編搭配。

  像一支遠途航行的船隊,會配屬不同型號的海船,以此來應對各項需求,包括各種突發情況。

  但是我們大明呢?

  儘管說也有相應的劃分,不過卻很是簡單,關鍵還是以『料』進行劃分,這對於大明船舶的長遠發展是不利的。」

  孫元化眉頭緊皺起來,王徵所講的這些,他先前並沒過多思考,畢竟他所擅長的是火器方面。

  不像王徵對水力、風力和載重機械,皆有著獨到的見解,術業有專攻,跨行就代表著很多是不明確的。

  「良甫公,您對本撫講這些話,不是想改造現有登萊沿海地帶,所籌建起的諸造船廠吧?」

  孫元化想了想,看向王徵說道:「倘若是這樣的話,那必須要向陛下呈遞奏疏,畢竟為籌建這些造船廠,可是耗費不少銀子。

  本撫知道您想改變……」

  「孫巡撫,您曲解老夫的意思了。」

  王徵擺手道:「現有在天津和登萊等地,所籌建起的那批造船廠,肯定是不能改變,畢竟大明對海船的需求是很龐大的。

  老夫是想讓孫巡撫,能夠替我大明船舶院,多多招收一批學員。

  依託現有掌握的西洋造船技術,先培育出一批造船骨幹。

  造船跟別的領域不同,需要涉足的專業知識很多。

  想要讓大明的船舶產業,能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就必須從基礎開始做起。」

  孫元化:「……」

  對王徵這等大喘氣行為,屬實驚住了孫元化,畢竟當前天津和登萊等地,所籌建的造船產業,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儘管說這批籌建的造船廠,是東拼西湊的造船班底,不少還是西洋造船匠。

  但是對長久在造船領域,都處在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的大明來說,這已然算是不小的進步了。

  「這些本撫都會滿足的。」

  孫元化眼神堅定道:「畢竟設在登萊的大明船舶院,陛下此前在密旨中也說了,這代表著大明造船的先驅。

  儘管本撫不是很懂造船領域,但是能有利於大明發展,就肯定會支持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