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能想像的到,新設的大內行廠,單論規模和體量,已然趕超上東輯事廠。

  尤其是司禮監秉筆太監,提督東輯事廠的曹化淳,在內廷銷聲匿跡的時間太長,這也使得韓贊周這幫太監小圈子,對其敬畏之心有所下降。

  可是這幫十二監四司八局的太監群體,哪裡又會揣摩透崇禎皇帝的心思呢。

  「朕打算在天津三衛那邊,籌辦起一座造船廠,設掌廠太監,隸屬於大內行廠下轄。」

  崇禎皇帝站起身來,神情嚴肅道:「國朝這邊的情況,王伴伴心裡也清楚,隨著內廷所轄皇莊,籌辦的廠區逐步落成,便民鋪這一惠民組織,要在北直隸治下各府州縣逐步設立。

  那麼對於糧食、棉花等一應所需,也會跟著激增上來。

  為避免後期出現短缺情況,朕打算組建起一支海上船隊。

  將先前所聚攏的船匠,包括培訓的那批匠戶,悉數轉移到天津那邊,尋找合適的臨海地域,籌建造船廠,修造大型海船。

  所選造船廠地址,要用銀子購買,不可仗勢欺人,這個掌廠太監,你要選好合適的人選,不可誤了朕的大事。」

  「奴婢明白。」

  跟著站起身來的王承恩,欠身說道:「皇爺,那組建海上船隊的一應人選,是否從大內行廠這邊篩選?」

  「不用!」

  崇禎皇帝擺手道:「日後要組建的海上船隊,內廠負責好監察事宜即可,至於海上船隊的人手,可慢慢進行挑選。

  專司商貿往來的,專司船隊航行的,專司船隊護衛的,這些都要單獨搭建隊伍。

  內廠這邊,可籌建起一個海事處,專門對接海貿事宜,相應的制度要完善好,日後朕有大用。」

  「喏!」

  在大航海時代的背景下,大明於國朝這一層面,已然落後太多太多了。

  大洋彼岸的歐羅巴諸國,憑藉著海上貿易,肆意劫掠財富,以壯大自身根基。

  對崇禎皇帝來講,雖說海上存在太多的風險,但所能斬獲的利益又非常客觀。

  要知道大明走私海貿極為盛行,尤其是東南沿海一點,從事海貿的群體,可謂是多到數不勝數。

  像茶葉、絲綢、瓷器,這可是海外熱銷的三大商品。

  憑藉著上述三大商品,導致歐羅巴諸國,在各處辛苦得到的銀子,多數都流入到大明治下。

  倘若大明真的貫徹禁海事,那紅薯這類舶來物,又怎會出現在大明治下呢?

  「王伴伴,有件事情你要記在心裡。」

  崇禎皇帝想了想,伸手道:「叫臨海的那些皇莊,若是有可能的話,多與北上的海商聯繫起來。

  多從他們的口中,打探海圖之事。

  在天津設造船廠,這只是一個開始。

  先前朕給徐光啟、孫元化他們,都下達了旨意,叫他們幫著聚攏西洋船匠,到時可遷移到天津,參與具體的造船事宜。

  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大明的身上,要懂得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海上這一塊,其實我大明已經落後很多了。

  等到日後培養出的船匠多了,後續還要再多開闢一批造船廠,幫助我大明在海上的力量,能夠變得更強。」

  「奴婢明白了。」

  王承恩拱手應道。

  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終究只是幻想罷了。

  大明寶船是強,但早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想要在海上崛起,就必須汲取精華和養分,結合自身的底蘊,在造船一事上,能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不過想要建設屬於大明的海上強軍,還是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水師這一近海性質的海上力量,終究要邁向遠洋性質的海上力量,不然大明如何能實現彎道超車,奪取大航海時代的種種紅利呢?

  第三十七章 並衛設州

  「元輔,您說陛下召集我等,還將軍機處那幾位大臣,都喊上了,究竟所謂何事?」

  成基命眉頭微蹙,和韓爌並肩而行,低聲道:「這幾日,陛下頻繁召見朝中大臣,不時還會去軍機處那邊。

  反倒來文華殿理政,卻很少,難道天子真的是給內閣放權嗎?」

  「為了何事,本輔不知。」

  韓爌邊走邊說道:「不過放權一事,本輔倒是覺得像是真的,這幾日,我內閣所定的票擬,司禮監那邊,悉數都給批紅了。

  想想溫體仁所講之言,你心裡也能猜出,那就是天子想借溫體仁之口,將心中所想講出來。」

  「……」

  成基命沉默了,這些時日的國朝,局勢看似穩定了,然卻暗藏洶湧,尤其是責任制和追責制,開始在內閣落實,雖說身上被綁上了枷鎖,但是地位卻穩固了。

  縱使科道的那幫言官御史,風平坦和,在國朝鬧出再大的動靜,只要不是做錯了事情,導致朝局出現混亂,那涉事的內閣大臣,根本無需上疏請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天子這是加強了內閣的權柄。

  「畢閣老,有關倉場事這邊,有些事情,本輔要跟您商榷一下,可能與你所定的事宜,會有一些衝突。」

  「徐閣老,具體涉及到哪一些?戶部這邊,許多事情還是千頭萬緒,若是涉及到……」

  在去往乾清宮的途中,畢自嚴、徐光啟這幫內閣大臣,王洽、周延儒這幫軍機大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朝東暖閣那邊而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