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頁
為了今後百年的大計,朱器圾親率一眾文臣武將自察哈爾草原東南部的元寶山礦區,穿過戈壁、荒漠和山地,來到遼東,一路巡視,花了十餘天時間,最終才來到遼河入海口處。
此時科爾沁草原南部和遼東的冰雪已然融化,科爾沁草原北部和奴兒干都司等地卻依舊是一片冰天雪地,氣溫還比較的低,不過已然不影響施工了。
朱器圾面朝蒼茫的大海,睿智的道:「孟侯、長庚、良甫,我們要在這裡建一座大城池,一座跟金陵和北平差不多大的城池。」
啊!
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聞言,無不目瞪口呆。
這年頭建城並不是很難,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都建了不少城池,問題,那都是五萬到十萬人口的城池啊,方圓也就幾里範圍,建起來自然不難,問題金陵和北平那都是上百萬人口的大城池,方圓都是幾十里啊!
建這麼座大城池幹嘛?
朱器圾緊接著又睿智的道:「這座城池是我們向北擴張的關鍵,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乃至創造出利潤,北方的礦產必須變成產品運往各地才行,所以,這裡要有大型冶煉場,大型鑄造場,大型機械加工場,大型船塢,大型港口碼頭,乃至兵器加工場,火車製造場,各類器具加工場等等,總之,這裡必須變成一個龐大而又全面的製造加工中心。「
呃,這個。
畢懋康忍不住問道:「皇上,這些工場都需要很多人吧,人從哪裡來呢?」
朱器圾微微點頭道:「嗯,你說的很對,這裡需要很多人,至於人從哪裡來,附近海州衛和蓋州衛的人口都可以遷徙過來,山西的災民也可以遷徙過來,還有河南、陝西等地的災民,凡是想賺錢,過好日子的,都可以遷徙過來,總之,這裡關係到北疆的未來,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把這裡建設好。」
第441章 繁榮興盛
北海城也就是遼河口所築之新城,其名取自三國時期的北海,意寓此處乃大明北方海陸交匯之中心。
這裡乃是永盛帝寄予厚望之處,各項建設自然進展神速,不到三個月時間,幾十里長的城牆便已初步完工,從山海關和元寶山方向延伸而來的兩條鐵路也已在此交匯,臨海的大港口也已經初具規模,大明各地的商船甚至都已經開過來做生意了。
朱器圾站在港口碼頭附近的城樓上,看著下面熱鬧的景象,臉上不由露出一絲自得之色。
這裡乃是關外唯一一個大港,兼且有水路和鐵路聯通遼東和草原,自然是商機無限,這會兒各處冶煉製造場都還沒建成開工呢,港口碼頭便能有如此熱鬧的景象,足以證明大明的商業活動在他的鼓勵下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繁盛的程度。
人就是這樣,只要有機會賺錢,那便會削尖腦袋往裡鑽,以往大明是重農輕商,或者說抑制商業發展,所以大明的商業活動沒法繁盛起來,現在他不但把商業開放了,而且還大肆鼓勵,從商的人自然會越來越多。
不過,有一點卻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北海新港這會兒交易量最大的竟然是牛羊和馬匹的幼崽!
這牛羊和馬匹的幼崽是一車車從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運過來,幾乎就沒有間斷過,每次這些幼崽一下火車幾乎眨眼間就會被人搶購一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看著一群群牛羊和馬匹的幼崽被趕上船,腦子裡都有點迷糊了。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海面上突然出現兩艘巨大的輪船,那體積,甚至都超過了兩千料的樓船炮艦。
這不是順義伯張獻忠和忠順伯李自成的座駕嗎,難道這兩個傢伙來了?
這兩艘船他自然是知道的,因為這會兒整個大明也就這麼兩艘大船。
其實,這兩艘船也是兩千料的,不過卻不是樓船炮艦,而是商船。
樓船炮艦追求的是戰鬥力,船艙大多用來安裝火炮了,而且還需要分成很多層,體積上自然就有了限制,商船就不一樣了,商船追求的是載貨量,體積自然是越大越好。
所以,這兩艘兩千料的商船雖然沒樓船炮艦高,體積卻比樓船炮艦大了將近一倍。
這也是朱器圾為了獎勵張獻忠和李自成帶頭歸順大明,專門令人給他們設計製造的,這種商船以後可能會有很多,但是,現在就造了這麼兩艘。
他舉起望遠鏡一看,果然,兩艘船的瞭望台上懸掛的旗幟正是「順義伯張」和「忠順伯李」。
這兩個傢伙現在怎麼樣了呢?
他想了想,隨即饒有興致的道:「令人去問一下,看張獻忠和李自成來了沒,如果來了,讓他們上來跟朕聊聊。」
寧丑旦聞言,連忙使了個眼色,令密衛下去查問。
兩艘大船靠上碼頭沒多久,張獻忠和李自成便聯袂而來,激動的行禮道:「微臣參見皇上。」
朱器圾雙手需抬,親切的道:「免禮免禮,你們倆怎麼跑北海來了?「
兩人互望了一眼,還是張獻忠開口回道:」回皇上,我們是聽說這邊有好生意,所以特地過來看看。「
朱器圾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微笑道:「你們準備做什麼生意啊?」
張獻忠繼續回道:「聽說這邊牛羊和馬匹的幼崽特別便宜,我們想販些回去。」
咦,這兩個傢伙也想買牛羊和馬匹的幼崽?
此時科爾沁草原南部和遼東的冰雪已然融化,科爾沁草原北部和奴兒干都司等地卻依舊是一片冰天雪地,氣溫還比較的低,不過已然不影響施工了。
朱器圾面朝蒼茫的大海,睿智的道:「孟侯、長庚、良甫,我們要在這裡建一座大城池,一座跟金陵和北平差不多大的城池。」
啊!
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聞言,無不目瞪口呆。
這年頭建城並不是很難,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都建了不少城池,問題,那都是五萬到十萬人口的城池啊,方圓也就幾里範圍,建起來自然不難,問題金陵和北平那都是上百萬人口的大城池,方圓都是幾十里啊!
建這麼座大城池幹嘛?
朱器圾緊接著又睿智的道:「這座城池是我們向北擴張的關鍵,為了減輕朝廷的負擔乃至創造出利潤,北方的礦產必須變成產品運往各地才行,所以,這裡要有大型冶煉場,大型鑄造場,大型機械加工場,大型船塢,大型港口碼頭,乃至兵器加工場,火車製造場,各類器具加工場等等,總之,這裡必須變成一個龐大而又全面的製造加工中心。「
呃,這個。
畢懋康忍不住問道:「皇上,這些工場都需要很多人吧,人從哪裡來呢?」
朱器圾微微點頭道:「嗯,你說的很對,這裡需要很多人,至於人從哪裡來,附近海州衛和蓋州衛的人口都可以遷徙過來,山西的災民也可以遷徙過來,還有河南、陝西等地的災民,凡是想賺錢,過好日子的,都可以遷徙過來,總之,這裡關係到北疆的未來,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把這裡建設好。」
第441章 繁榮興盛
北海城也就是遼河口所築之新城,其名取自三國時期的北海,意寓此處乃大明北方海陸交匯之中心。
這裡乃是永盛帝寄予厚望之處,各項建設自然進展神速,不到三個月時間,幾十里長的城牆便已初步完工,從山海關和元寶山方向延伸而來的兩條鐵路也已在此交匯,臨海的大港口也已經初具規模,大明各地的商船甚至都已經開過來做生意了。
朱器圾站在港口碼頭附近的城樓上,看著下面熱鬧的景象,臉上不由露出一絲自得之色。
這裡乃是關外唯一一個大港,兼且有水路和鐵路聯通遼東和草原,自然是商機無限,這會兒各處冶煉製造場都還沒建成開工呢,港口碼頭便能有如此熱鬧的景象,足以證明大明的商業活動在他的鼓勵下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繁盛的程度。
人就是這樣,只要有機會賺錢,那便會削尖腦袋往裡鑽,以往大明是重農輕商,或者說抑制商業發展,所以大明的商業活動沒法繁盛起來,現在他不但把商業開放了,而且還大肆鼓勵,從商的人自然會越來越多。
不過,有一點卻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北海新港這會兒交易量最大的竟然是牛羊和馬匹的幼崽!
這牛羊和馬匹的幼崽是一車車從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運過來,幾乎就沒有間斷過,每次這些幼崽一下火車幾乎眨眼間就會被人搶購一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他看著一群群牛羊和馬匹的幼崽被趕上船,腦子裡都有點迷糊了。
正當他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海面上突然出現兩艘巨大的輪船,那體積,甚至都超過了兩千料的樓船炮艦。
這不是順義伯張獻忠和忠順伯李自成的座駕嗎,難道這兩個傢伙來了?
這兩艘船他自然是知道的,因為這會兒整個大明也就這麼兩艘大船。
其實,這兩艘船也是兩千料的,不過卻不是樓船炮艦,而是商船。
樓船炮艦追求的是戰鬥力,船艙大多用來安裝火炮了,而且還需要分成很多層,體積上自然就有了限制,商船就不一樣了,商船追求的是載貨量,體積自然是越大越好。
所以,這兩艘兩千料的商船雖然沒樓船炮艦高,體積卻比樓船炮艦大了將近一倍。
這也是朱器圾為了獎勵張獻忠和李自成帶頭歸順大明,專門令人給他們設計製造的,這種商船以後可能會有很多,但是,現在就造了這麼兩艘。
他舉起望遠鏡一看,果然,兩艘船的瞭望台上懸掛的旗幟正是「順義伯張」和「忠順伯李」。
這兩個傢伙現在怎麼樣了呢?
他想了想,隨即饒有興致的道:「令人去問一下,看張獻忠和李自成來了沒,如果來了,讓他們上來跟朕聊聊。」
寧丑旦聞言,連忙使了個眼色,令密衛下去查問。
兩艘大船靠上碼頭沒多久,張獻忠和李自成便聯袂而來,激動的行禮道:「微臣參見皇上。」
朱器圾雙手需抬,親切的道:「免禮免禮,你們倆怎麼跑北海來了?「
兩人互望了一眼,還是張獻忠開口回道:」回皇上,我們是聽說這邊有好生意,所以特地過來看看。「
朱器圾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微笑道:「你們準備做什麼生意啊?」
張獻忠繼續回道:「聽說這邊牛羊和馬匹的幼崽特別便宜,我們想販些回去。」
咦,這兩個傢伙也想買牛羊和馬匹的幼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