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頁
就算拿下來,那也是找罪受啊!
這個問題,以往是沒法解決的,不過,這個時候想要解決並不是很難。
朱器圾接受了科爾沁草原上蒙元諸部的投誠之後,便開始規劃擴展北部疆域的問題了。
想要擴展北部疆域,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呢?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資源,煤礦、鐵礦和銅礦資源。
鐵礦可以用來修路,建造火車,煤礦可以用來取暖,而銅礦,更有妙用。
察哈爾草原上的煤礦、鐵礦和銅礦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都已經勘探的差不多了,所以,第一步,他便是調集人力,開發察哈爾草原上的礦產資源,同時,他還命工部官員在科爾沁草原各部的帶領下,對整個科爾沁草原進行勘探,準備下一步開發。
資源獲取的問題解決之後,就是資源的應用了,鐵路和火車已經研發成功,這個就沒必要再投入大量的精力了,剩下就是銅礦的利用了。
朱器圾直接將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等親信召集到科爾沁草原邊沿新建的新州城,開始了進一步的研發。
他要研發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很複雜,說白了就是個巨大的鍋爐和密密麻麻的管道。
鍋爐,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早已熟悉的不行了,因為蒸汽機就需要用鍋爐燒出的蒸汽來驅動。
管道也一樣,不把蒸汽管道連接到蒸汽機上,蒸汽機同樣沒法開動。
這兩樣東西還需要研發嗎?
還別說,還真需要研發一下,因為朱器圾要求鍋爐最少要有一丈高,半丈方圓,而且必須能燒出海量的蒸汽,而管道則是密密麻麻扭來扭去那一種。
當然,這個難度並不是很大,各種工具機拉過來,不到一個月時間,巨大的鍋爐和奇怪的官道便做出來了。
朱器圾緊接著又給他們提了個奇怪的要求,讓他們把巨大的鍋爐裝在新建的州府衙門飯堂之中,而蒸汽管道則繞著州府衙門所有房間走一圈。
這個同樣不難,就是費點時間而已,又是不到一個月時間,鍋爐和管道便安裝好了。
緊接著,便是加水添煤燒蒸汽了。
巨大的鍋爐燒起來,各處閥門一打開,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等人依舊是滿臉懵逼。
皇上這到底是要幹什麼呢?
這麼大個鍋爐,驅動一人高的蒸汽機估計都不成問題。
這麼多的管道,裝個宮殿那麼大的火車頭出來都綽綽有餘。
問題,新建的州府衙門裡面既沒有蒸汽機也沒有火車頭,一丈多高的巨型鍋爐就在那裡干燒!
他們著實懵逼的不行了。
這不浪費時間,浪費表情嗎?
朱器圾卻是不慌不忙的將他們帶到琴治堂中,讓他們關上門窗,坐下來,然後便跟他們閒聊起來。
眾人閒聊了好一陣,畢懋康終於忍不住問道:「皇上,微臣斗膽問一句,我們整這麼大個鍋爐和這麼多管道出來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幹什麼用的?
你們現在還不明白啊!
朱器圾抹了把額頭的汗水,脫下外面的貂皮長袍,略帶得意道:「好熱啊。」
第438章 開疆擴土的利器
朱器圾命他們做出來的其實就是暖氣,這東西在後世很常見,這會兒卻是沒人能想得到,因為這東西看似簡單卻有很多難題是古人無法解決的。
比如,密封性,古人做個幾尺長乃至幾丈長的管子出來密封性可能沒問題,但是,管子一旦長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對接,密封性就沒法保證了。
暖氣管道可不是一般的長,需要對接的地方那也不是一般的多,古人根本就沒法解決這個密封性的問題。
還有鍋爐和閥門什麼的,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當然,古人也想過很多辦法抵禦嚴寒。
最簡單的就是烤火,也就是燒堆柴火坐旁邊烤,不過烤火禦寒缺點很多,火大了烤得人受不了,火小了又不頂用,烤久了人會幹得受不了,不烤又會冷得受不了,還有火星子容易引起火災,煙太大熏得人受不了等等問題。
為此,古人也想過很多辦法做改進。
比如,東方人常用的火炕,也就是用柴火把土炕燒熱。
又比如,西方人常用的壁爐,也就是在牆上開個洞,砌個爐子,把柴火丟裡面燒。
不過,火炕和壁爐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局限性太大了,人不可能一個冬天都躺火炕上面,也不可能老坐壁爐旁不動彈。
所以,在古代,寒冷的北方一般都人煙稀少,而且越往北人越少,基本到了冬天零下二十度左右的區域就只有那些適應了嚴寒的民族能待下去了,一般人根本沒法在那麼天寒地凍的環境中生活下去。
說實話,畢懋康和宋應星等人都沒想到朱器圾費這麼大勁竟然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這裡是科爾沁草原南部邊沿,還不是那種冷到人無法忍受的嚴寒地區,而且,這會兒還沒到寒冬,氣溫並不是很低,大家還沒覺得有多冷。
不過,這書房裡的暖氣著實厲害,畢懋康和宋應星等人坐了一會兒也熱得有點冒汗了,就這還只是開始呢,隨著蒸汽不斷循環,這書房裡的溫度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眾人熱得都有點扛不住了。
朱器圾是早有準備,專門穿了兩層外套,把貂皮長袍脫了,裡面也是正裝,而且,不冷不熱,剛剛好。
這個問題,以往是沒法解決的,不過,這個時候想要解決並不是很難。
朱器圾接受了科爾沁草原上蒙元諸部的投誠之後,便開始規劃擴展北部疆域的問題了。
想要擴展北部疆域,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呢?
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資源,煤礦、鐵礦和銅礦資源。
鐵礦可以用來修路,建造火車,煤礦可以用來取暖,而銅礦,更有妙用。
察哈爾草原上的煤礦、鐵礦和銅礦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而且都已經勘探的差不多了,所以,第一步,他便是調集人力,開發察哈爾草原上的礦產資源,同時,他還命工部官員在科爾沁草原各部的帶領下,對整個科爾沁草原進行勘探,準備下一步開發。
資源獲取的問題解決之後,就是資源的應用了,鐵路和火車已經研發成功,這個就沒必要再投入大量的精力了,剩下就是銅礦的利用了。
朱器圾直接將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等親信召集到科爾沁草原邊沿新建的新州城,開始了進一步的研發。
他要研發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很複雜,說白了就是個巨大的鍋爐和密密麻麻的管道。
鍋爐,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早已熟悉的不行了,因為蒸汽機就需要用鍋爐燒出的蒸汽來驅動。
管道也一樣,不把蒸汽管道連接到蒸汽機上,蒸汽機同樣沒法開動。
這兩樣東西還需要研發嗎?
還別說,還真需要研發一下,因為朱器圾要求鍋爐最少要有一丈高,半丈方圓,而且必須能燒出海量的蒸汽,而管道則是密密麻麻扭來扭去那一種。
當然,這個難度並不是很大,各種工具機拉過來,不到一個月時間,巨大的鍋爐和奇怪的官道便做出來了。
朱器圾緊接著又給他們提了個奇怪的要求,讓他們把巨大的鍋爐裝在新建的州府衙門飯堂之中,而蒸汽管道則繞著州府衙門所有房間走一圈。
這個同樣不難,就是費點時間而已,又是不到一個月時間,鍋爐和管道便安裝好了。
緊接著,便是加水添煤燒蒸汽了。
巨大的鍋爐燒起來,各處閥門一打開,畢懋康、宋應星和王徵等人依舊是滿臉懵逼。
皇上這到底是要幹什麼呢?
這麼大個鍋爐,驅動一人高的蒸汽機估計都不成問題。
這麼多的管道,裝個宮殿那麼大的火車頭出來都綽綽有餘。
問題,新建的州府衙門裡面既沒有蒸汽機也沒有火車頭,一丈多高的巨型鍋爐就在那裡干燒!
他們著實懵逼的不行了。
這不浪費時間,浪費表情嗎?
朱器圾卻是不慌不忙的將他們帶到琴治堂中,讓他們關上門窗,坐下來,然後便跟他們閒聊起來。
眾人閒聊了好一陣,畢懋康終於忍不住問道:「皇上,微臣斗膽問一句,我們整這麼大個鍋爐和這麼多管道出來到底是幹什麼用的?」
幹什麼用的?
你們現在還不明白啊!
朱器圾抹了把額頭的汗水,脫下外面的貂皮長袍,略帶得意道:「好熱啊。」
第438章 開疆擴土的利器
朱器圾命他們做出來的其實就是暖氣,這東西在後世很常見,這會兒卻是沒人能想得到,因為這東西看似簡單卻有很多難題是古人無法解決的。
比如,密封性,古人做個幾尺長乃至幾丈長的管子出來密封性可能沒問題,但是,管子一旦長到一定的程度,需要對接,密封性就沒法保證了。
暖氣管道可不是一般的長,需要對接的地方那也不是一般的多,古人根本就沒法解決這個密封性的問題。
還有鍋爐和閥門什麼的,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當然,古人也想過很多辦法抵禦嚴寒。
最簡單的就是烤火,也就是燒堆柴火坐旁邊烤,不過烤火禦寒缺點很多,火大了烤得人受不了,火小了又不頂用,烤久了人會幹得受不了,不烤又會冷得受不了,還有火星子容易引起火災,煙太大熏得人受不了等等問題。
為此,古人也想過很多辦法做改進。
比如,東方人常用的火炕,也就是用柴火把土炕燒熱。
又比如,西方人常用的壁爐,也就是在牆上開個洞,砌個爐子,把柴火丟裡面燒。
不過,火炕和壁爐都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局限性太大了,人不可能一個冬天都躺火炕上面,也不可能老坐壁爐旁不動彈。
所以,在古代,寒冷的北方一般都人煙稀少,而且越往北人越少,基本到了冬天零下二十度左右的區域就只有那些適應了嚴寒的民族能待下去了,一般人根本沒法在那麼天寒地凍的環境中生活下去。
說實話,畢懋康和宋應星等人都沒想到朱器圾費這麼大勁竟然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這裡是科爾沁草原南部邊沿,還不是那種冷到人無法忍受的嚴寒地區,而且,這會兒還沒到寒冬,氣溫並不是很低,大家還沒覺得有多冷。
不過,這書房裡的暖氣著實厲害,畢懋康和宋應星等人坐了一會兒也熱得有點冒汗了,就這還只是開始呢,隨著蒸汽不斷循環,這書房裡的溫度是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眾人熱得都有點扛不住了。
朱器圾是早有準備,專門穿了兩層外套,把貂皮長袍脫了,裡面也是正裝,而且,不冷不熱,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