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顯然,多爾袞還沒有死心,要不然,這傢伙就不會帶著族人偷偷跑路了。

  他皺眉沉思了好一陣,這才繼續問道:「多爾袞帶著族人去哪裡了?」

  這!

  宰桑布和也清楚,這事想要糊弄過去很難。

  問題,順治帝是他外孫啊,他能把自己的外孫給賣了嗎?

  他內心已然惶恐的不行了,那額頭上的汗是刷刷的往下流。

  這個問題,他沒法回答啊!

  朱器圾見狀,不由冷哼道:「這就是你們的誠意嗎?你們現在還在包庇建奴,將來建奴殺回來的時候,你們是不是準備做內應啊?」

  這話說的。

  我不是這個意思啊!

  宰桑布和聞言,猶豫了好一陣,這才咬牙道:「小人一時糊塗,陛下恕罪,多爾袞,他帶著族人回通古斯故地了!」

  第437章 巨大的疆域

  通古斯,古時指的並非是一條河流,而是指人,說通古斯語的人。

  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其實都源於通古斯人,而所謂的通古斯故地指的其實就是貝加爾湖附近,大小通古斯河流域。

  如果真要追溯歷史,通古斯故地的確是建州女真的發源地,不過,這個歷史怕是要追溯到秦漢時期去了,建州女真從蒙元時期便已遷徙到了黑龍江河流域。

  多爾袞之所以帶著族人回通古斯故地,其實就是想告訴朱器圾,你不要來追了,我們已經遠遁幾千里了。

  朱器圾看了看地圖,著實有點猶豫了。

  通古斯河的大致位置他還是知道的,而從科爾沁草原到通古斯河的距離,最少都有五六千里!

  五六千里啊,還追嗎?

  當然,這會兒多爾袞不可能已然帶著族人趕回了通古斯故地,因為他們是拖家帶口的,中途又需要翻山越嶺,一天能走五六十里就算是頂天了,這樣算下來,多爾袞要帶著族人趕回通古斯故地最少也需要三四個月時間,而這個時候,他們才出發一個多月時間。

  也就是說,建奴這會兒還在半路上呢。

  問題,這會兒天氣已然開始變冷了,如果他派人去追,恐怕還沒追到建奴,北方就要開始下雪了。

  北方的冬天可不是一般的冷,就算是遼東都冷的不行了,而通古斯故地的位置已然是西伯利亞的中部區域了,那裡的氣溫有多低可想而知,據說那裡的冬天基本都是零下三四十度!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這個時候,朱器圾終於體會到歷朝歷代那些中原皇帝的難處了,要征服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實在是太難了,人家打不過就遠遁數千里,你怎麼辦?

  數千里不光是路途遙遠,天氣因素也得考慮進去,讓不怎麼耐寒的中原將士跑數千里去天寒地凍的北方追擊,那是會凍死人的!

  建奴還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遊牧民族,而是漁獵民族,他們本就發源於天寒地凍的通古斯故地,對那裡的地形肯定比較熟悉,對那裡環境的適應性肯定也比中原將士強得多,如果冒冒然追過去,恐怕光是氣候問題就能打敗他手下的百戰精銳了。

  朱器圾盯著地圖沉思了半天,最後還是微微搖了搖頭,無奈的嘆息了一聲。

  算了,先讓他們跑一會兒吧。

  追,那肯定是要追的,不管有多難,都要消除建奴這個隱患!

  但是,這會兒卻不是追擊的最佳時機,因為這會兒的大明並非四海昇平。

  東邊的屬國朝鮮和倭寇東瀛,北邊的蒙元諸部,西邊的西域各國,南邊的南洋諸國等等,都存在一定的隱患,這些他都得一一解決。

  建奴既然已經遠遁數千里,那就沒必要捨近求遠了,先解決這些近處的隱患,穩定了大明周邊,再去收拾他們也不遲。

  他又盯著地圖看了一陣,臉上突然間又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嘿嘿,通古斯故地,西伯利亞,不錯,不錯,這些地方遲早都要成為我大明的地盤!

  建奴北遁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一個出兵的契機。

  畢竟,這時候,西伯利亞並沒有明確的歸屬。

  誰拳頭大,就是誰的!

  這個時候,他的想法又變了。

  原本,他是想收拾了建奴之後便留下少部分兵力鎮守北方,然後全力向南發展,甚至利用堅船利炮的優勢不斷向西挺進。

  現在看來,北邊其實也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這邊地方大啊,而且資源豐富,征服起來也比較的容易。

  比如遼東以北直到北冰洋將近大半個兩京十三省大的地域,本就是大明的奴兒干都司,只要武力震懾一番,然後重新設立都司衛所,這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收回了。

  又比如,從察哈爾草原和科爾沁草原往北,比整個大明兩京十三省還大的地域,這會兒也就一些蒙元部落再加上建奴,只要將蒙元部落和建奴征服,這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大明的了!

  放著這麼巨大的疆域不要,那不是腦子有病嗎?

  他腦子當然沒病,所以,他決定,把這片巨大的疆域拿下再說。

  當然,想要拿下這些疆域也不容易,兵力的問題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人怎麼在這片疆域生存。

  歷代中原王朝之所以不重視這片疆域就是因為這片疆域實在是太冷了,一到冬天,那就是零下一二十度甚至零下三四十度,一般人哪裡受得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