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她自是每日都盼著去齊蘭別院,可以換上女裝,她私下想著,自己如今這身線穿上女裝才是不錯。
這些都是外人無從得知的,在他們眼裡,玉秋已經從稚氣未脫的小少爺,變成了佟家的掌事人。
王曼漸漸地不再出面,有些場合便讓玉秋自個兒去,若是有年輕人攢的局,便讓玉秋帶著鈴兒去。
年輕人在一塊兒玩,若都是本家倒好些,少爺小姐們能呆在一塊兒,若是有別家的人,便要注意男女大防,往往都是男子聚在一處,女子聚在另一處。那些人家裡都知曉佟鈴兒是佟家的童養媳,也聽說佟鈴兒在佟家頗受寵,見了她或是提起她便直接稱呼「玉大奶奶」。頭一個人這般叫,玉秋沒有反駁也沒有不悅,那些人便都跟著這般叫。
這樣一來,鈴兒倒不好再叫玉秋「哥哥」了。
玉秋本也不是當哥哥的人,鈴兒私下無人時又愛叫她姐姐。鈴兒大半年未曾叫她哥哥,她也沒有發覺。
王曼要看戲,請了戲班子,便讓鈴兒邀請些年輕人來玩。鈴兒十一歲,也只去過兩三次的宴會,家中多年來也一直不曾邀人來,頭一回便讓她操辦,她怕出錯,便十分仔細,連飯桌上也皺著眉思索著。
玉秋還未說什麼,王曼便道:「你左右也只請了旁支的人,都是本家人,隨意些也無妨。況且,我在京城操辦這些的時候,春梅秋桂也都在,你有什麼問她們二人最清楚不過,你是何苦這般鄭重。」
只請旁支的人,是鈴兒最早拿下的主意,她倒不是怕場面大了容易出錯,她是怕來了別人,她與玉秋就不能一同看戲了。
「娘把這件事交給我,怎好又回頭讓娘操心。」鈴兒擔心春梅秋桂拿不定主意,回頭又去問王曼。
「你可真是個實誠的傻姑娘。娘叫你操辦不過是給外人看的,為的是坐實你這『玉大奶奶』的身份。娘捨得你這般操心,咱家的『玉大爺』也不捨得,娘要是不說,待會兒『玉大爺』就要偷摸著找你,替你排憂解難去了。」
王曼說完,鈴兒臉上浮出淡淡的粉色,玉秋見了,扭頭對著王曼頗為責怪地叫了一聲「娘——」王曼故意擺出一副受驚的模樣:「你瞧你瞧,咱『玉大爺』都要教訓人了。」春夏秋冬四個丫頭都笑了起來,連陳姨娘也忍不住笑了。
王曼笑夠了,便開始安慰鈴兒:「你可不要小瞧了春梅秋桂,若真有什麼要讓娘操心的,也儘管來找,娘可不就是替你們倆操心的麼。」
鈴兒經了這一遭,又聽了王曼的話,也放心不少,春梅也適時說了一句:「小姐你便放心去做,若有什么小姐沒想到的,我和秋桂自會提醒的,再者,夫人還在家裡鎮著,什麼場面也不怕的。」
王曼笑了一聲,又調笑起了自己:「你這話說得,我倒像個母夜叉。」
陳姨娘雖時常同他們坐在一處用飯,卻也多是聽著看著,並不怎麼說話,說得最多的也都是關心玉秋和鈴兒的話。今日大家的笑聲此起彼伏,也叫她放鬆不少,再聽王曼這般說,她竟是十分認真地回答起王曼的話來:「夫人這般氣質與氣派,就連老爺也遜色三分,是佟家的佛爺。」
玉秋有心替鈴兒翻過這章,聽姨娘說話,便一副驚奇模樣逗趣道:「原來陳姨娘誇起人來竟是這般嘴甜,咱們鈴兒也要甘拜下風了。」
鈴兒也趕緊接上:「姨娘平日裡可從來沒這般誇過人,定是娘的翩翩風度叫姨娘折服如斯。」
陳姨娘見眾人的注意都到了自己身上,一時漲紅了臉,又去看王曼,卻見王曼笑著看自己,並不說話。她越發緊張,一時說不上話來,最終也是王曼開了口:「好了好了,不要欺負姨娘了,你們呀,真是白瞎姨娘每日辛苦替你們做好吃的。」
陳姨娘又趕緊道:「你們愛吃就好,我不辛苦的。」又引得飯廳一片歡聲笑語。
看戲的日子到了,雖只請了旁支的人,卻也是熱鬧非凡。
旁支有幾家還有人在佟家的商鋪里做事,如今佟家又有起色,他們自是想長久留著的。另幾家,也是想賣個臉熟,好討份差事做。是故,雖是鈴兒發的請帖,旁支那些長輩也都來了,這可是佟家未來當家奶奶發的帖,誰敢不來。
鈴兒見著眾多賓客倒也不慌,事情都是一早便安排好了的,又有春梅和秋桂兩人在,佟家多年來頭一次宴會也是井然有序有模有樣。
本就不是什么正式的宴會,玉秋索性都跟在鈴兒邊上,下人來問事,她也不插手,只讓鈴兒做主。
佟府有戲台,戲台對面有一座觀戲樓,人不算多,便只布置了第一層來用。王曼坐在正中的軟榻上,冬蘭在邊上候著,陳姨娘在王曼西側設有一席,東側還有一席空著,是王曼留給玉秋和鈴兒的。
中間這位置是用屏風隔開的,兩旁的人只聽得見裡頭的動靜,卻看不見。來的人由下人帶著來到觀戲樓,隔著屏風向王曼請安。接著,男子坐在東邊,女子都去西邊坐下,只幾個孩童黏在娘親邊上。
茶果是一早便備好了的,來得早些的已是用了不少,待眾人坐定不久,戲台上叮叮咚咚響起,已是準備開場了。王曼就在中間坐著,眾人談話聲也放輕著來,不敢擾了人。等一戲子亮嗓登台,酒菜也就陸續上來了。
「讓玉秋鈴兒過來看戲,那邊就讓春梅秋桂看著,出不了岔子的。」冬蘭將話傳給玉秋鈴兒,二人也就跟著過來了。
這些都是外人無從得知的,在他們眼裡,玉秋已經從稚氣未脫的小少爺,變成了佟家的掌事人。
王曼漸漸地不再出面,有些場合便讓玉秋自個兒去,若是有年輕人攢的局,便讓玉秋帶著鈴兒去。
年輕人在一塊兒玩,若都是本家倒好些,少爺小姐們能呆在一塊兒,若是有別家的人,便要注意男女大防,往往都是男子聚在一處,女子聚在另一處。那些人家裡都知曉佟鈴兒是佟家的童養媳,也聽說佟鈴兒在佟家頗受寵,見了她或是提起她便直接稱呼「玉大奶奶」。頭一個人這般叫,玉秋沒有反駁也沒有不悅,那些人便都跟著這般叫。
這樣一來,鈴兒倒不好再叫玉秋「哥哥」了。
玉秋本也不是當哥哥的人,鈴兒私下無人時又愛叫她姐姐。鈴兒大半年未曾叫她哥哥,她也沒有發覺。
王曼要看戲,請了戲班子,便讓鈴兒邀請些年輕人來玩。鈴兒十一歲,也只去過兩三次的宴會,家中多年來也一直不曾邀人來,頭一回便讓她操辦,她怕出錯,便十分仔細,連飯桌上也皺著眉思索著。
玉秋還未說什麼,王曼便道:「你左右也只請了旁支的人,都是本家人,隨意些也無妨。況且,我在京城操辦這些的時候,春梅秋桂也都在,你有什麼問她們二人最清楚不過,你是何苦這般鄭重。」
只請旁支的人,是鈴兒最早拿下的主意,她倒不是怕場面大了容易出錯,她是怕來了別人,她與玉秋就不能一同看戲了。
「娘把這件事交給我,怎好又回頭讓娘操心。」鈴兒擔心春梅秋桂拿不定主意,回頭又去問王曼。
「你可真是個實誠的傻姑娘。娘叫你操辦不過是給外人看的,為的是坐實你這『玉大奶奶』的身份。娘捨得你這般操心,咱家的『玉大爺』也不捨得,娘要是不說,待會兒『玉大爺』就要偷摸著找你,替你排憂解難去了。」
王曼說完,鈴兒臉上浮出淡淡的粉色,玉秋見了,扭頭對著王曼頗為責怪地叫了一聲「娘——」王曼故意擺出一副受驚的模樣:「你瞧你瞧,咱『玉大爺』都要教訓人了。」春夏秋冬四個丫頭都笑了起來,連陳姨娘也忍不住笑了。
王曼笑夠了,便開始安慰鈴兒:「你可不要小瞧了春梅秋桂,若真有什麼要讓娘操心的,也儘管來找,娘可不就是替你們倆操心的麼。」
鈴兒經了這一遭,又聽了王曼的話,也放心不少,春梅也適時說了一句:「小姐你便放心去做,若有什么小姐沒想到的,我和秋桂自會提醒的,再者,夫人還在家裡鎮著,什麼場面也不怕的。」
王曼笑了一聲,又調笑起了自己:「你這話說得,我倒像個母夜叉。」
陳姨娘雖時常同他們坐在一處用飯,卻也多是聽著看著,並不怎麼說話,說得最多的也都是關心玉秋和鈴兒的話。今日大家的笑聲此起彼伏,也叫她放鬆不少,再聽王曼這般說,她竟是十分認真地回答起王曼的話來:「夫人這般氣質與氣派,就連老爺也遜色三分,是佟家的佛爺。」
玉秋有心替鈴兒翻過這章,聽姨娘說話,便一副驚奇模樣逗趣道:「原來陳姨娘誇起人來竟是這般嘴甜,咱們鈴兒也要甘拜下風了。」
鈴兒也趕緊接上:「姨娘平日裡可從來沒這般誇過人,定是娘的翩翩風度叫姨娘折服如斯。」
陳姨娘見眾人的注意都到了自己身上,一時漲紅了臉,又去看王曼,卻見王曼笑著看自己,並不說話。她越發緊張,一時說不上話來,最終也是王曼開了口:「好了好了,不要欺負姨娘了,你們呀,真是白瞎姨娘每日辛苦替你們做好吃的。」
陳姨娘又趕緊道:「你們愛吃就好,我不辛苦的。」又引得飯廳一片歡聲笑語。
看戲的日子到了,雖只請了旁支的人,卻也是熱鬧非凡。
旁支有幾家還有人在佟家的商鋪里做事,如今佟家又有起色,他們自是想長久留著的。另幾家,也是想賣個臉熟,好討份差事做。是故,雖是鈴兒發的請帖,旁支那些長輩也都來了,這可是佟家未來當家奶奶發的帖,誰敢不來。
鈴兒見著眾多賓客倒也不慌,事情都是一早便安排好了的,又有春梅和秋桂兩人在,佟家多年來頭一次宴會也是井然有序有模有樣。
本就不是什么正式的宴會,玉秋索性都跟在鈴兒邊上,下人來問事,她也不插手,只讓鈴兒做主。
佟府有戲台,戲台對面有一座觀戲樓,人不算多,便只布置了第一層來用。王曼坐在正中的軟榻上,冬蘭在邊上候著,陳姨娘在王曼西側設有一席,東側還有一席空著,是王曼留給玉秋和鈴兒的。
中間這位置是用屏風隔開的,兩旁的人只聽得見裡頭的動靜,卻看不見。來的人由下人帶著來到觀戲樓,隔著屏風向王曼請安。接著,男子坐在東邊,女子都去西邊坐下,只幾個孩童黏在娘親邊上。
茶果是一早便備好了的,來得早些的已是用了不少,待眾人坐定不久,戲台上叮叮咚咚響起,已是準備開場了。王曼就在中間坐著,眾人談話聲也放輕著來,不敢擾了人。等一戲子亮嗓登台,酒菜也就陸續上來了。
「讓玉秋鈴兒過來看戲,那邊就讓春梅秋桂看著,出不了岔子的。」冬蘭將話傳給玉秋鈴兒,二人也就跟著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