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北疆大雪,牛羊成群的被凍死,一時間哀鴻遍野,為了自己的子民,北疆攝政王扣押了大淵的使臣,揮軍南下,一口氣連下十幾城,直逼玉門關外。
打敗仗的消息接二連三的傳到內宮,永和帝的頭髮又白了一片,四皇子自請出戰,大臣們紛紛上書附議。
永和帝當然知道此時唯有派出自己這位驍勇善戰的兒子才能扭轉局面,但他也明白,一旦放走了他,那可就是猛虎出匣了。
奉天殿的燭火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永和帝叫來了吳大學士,讓他草擬了封四皇子為大將軍領兵出征的詔書。黃寄北跟在吳大學士身後,按旨意草擬好了聖旨,交由吳大學士修改後呈給了永和帝。
永和帝看後揮了揮手,交由身邊的大監用印。
兩個月後,北疆戰事平定,四皇子還沒班師回朝就接到了皇帝封王的聖旨,代價是他的封地被定在了冀北,無召不得回京。這也代表著,四皇子失去了成為下一任帝王的資格。
這位正值壯年的將軍一聲不吭的接下了聖旨,眸色晦暗不明,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時光匆匆而逝,黃寄北進入翰林院已經一年半了,加上備考的一年,這已是他在京城度過的第三個冬天了,這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城牆內外凍死了不少人,京城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他地方了。
還有半個月就是元日了,朝堂上卻又發生了一件不小的事情。紀次輔遞了摺子,請求致仕,永和帝收下摺子後一言不發,散朝後枯坐良久。
一年多的陪伴,黃寄北已經熟悉永和帝的性子了,他知道,這位帝王現在很是傷心。目前朝堂分成三派,沈首輔遊走在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間,可謂是老奸巨猾,顧太傅是忠實的太子黨一心輔佐皇太孫,而紀次輔則是中立派,是兩方勢力一直想要拉攏的對象。
奪嫡之爭越發激烈,紀次輔選擇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沒了他的制衡,朝堂局勢想必很快會發生變化。
不要說永和帝,就連他這個在一旁陪侍的小官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這場變故,對大家的生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郭樂風隨鴻臚寺卿出使北疆,至今仍下落不明,黃四娘堅持要等他回來,每天強顏歡笑。
晚上散值回家,黃寄北感覺很是煩悶,他不想回書房,走著走著,就來到了自家的小酒館,此時街上幾乎沒人了,黃長植和白氏也在收拾著準備關門回家了。
黃寄北突然感覺餓了,是了,午食過後他滴水未進,一陣委屈湧上心頭,他走進小酒館,對著白氏說道:
「阿娘,我餓了。」
白氏聽完眼淚就流下來了,這些日子黃寄北的舉止都落在她眼裡,她知道自己兒子壓力很大,卻苦無沒有辦法安慰,她只是個普通婦人而已,朝堂之事離她太遠了,這會兒聽到兒子久違的撒嬌,她真的好心疼。
「有,有的,阿娘給你煮個鍋子,後廚還有一條羊腿咧!」
看著爹娘忙碌的身影,黃寄北不再覺得心裡空蕩蕩的了。
羊肉入口,裹著濃濃的麻醬,再喝一碗加了胡椒的羊湯,身子慢慢暖和了起來。
店門的木板已經裝上了一半,只留了一米多的口子,黃長植正在擦拭桌椅板凳,這時,一位老者帶著隨從走了進來。
「客官,今天已經打烊了,請明天再來吧。」黃長植趕緊迎上去解釋。
老者並沒有搭理黃長植,徑直走到了黃寄北對面的位置坐了下來。
黃寄北一抬頭,嚇得筷子都掉了,趕緊拉著自家阿爹跪了下來。
「拜,拜見聖……」黃寄北的話還沒說出口,就被身後的大監製止了。
是的,來人竟是永和帝。
永和帝抬了抬手,示意黃寄北起來說話。黃寄北控制住發抖的雙腿,努力站了起來。
「坐吧,早就聽說你家開了間小酒館,一直想來嘗嘗,可還有吃食。」今晚的永和帝分外的平靜,語氣也溫和了許多。
黃寄北推了推一旁驚恐萬分的黃長植,示意他趕緊去後廚再切一些羊肉上來。
黃寄北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機會和永和帝面對面坐著喝酒吃肉,他想不通,這位帝王大晚上的為什麼會來找自己,他只是個再起眼不過的小角色了。
其實永和帝只是想暫時逃離那個壓抑的宮殿而已,但他出了宮後竟發現自己無處可去,臨時起意來了這家小酒館。年輕的時候,其實他也是有朋友的,顧太傅和紀次輔,他們三曾經是最要好的朋友,可現在,三人都有了各自需要守護的東西。
顧家,他不想去,那裡讓他喘不過氣來,顧太傅只會逼著他儘快剷除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勢力。紀家,他去了也沒用,紀次輔是個能臣,可是他更在乎自己的家族,為了躲開這場即將發生的政變,他終是選擇了退避。他理解紀次輔的決定,但更為自己感到悲哀。
「沒想到呀,沒想到竟是連他也不站在我這邊了,朕呀,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黃寄北知道永和帝說的是誰,可他哪敢接話,紀鳴岐前些日子跟他通過風,說是打算翰林院三年期滿後會找關係調去地方上做個小官,從那時黃寄北就猜到了紀家的打算了,明哲保身,保留實力。
其實若是讓黃寄北選,他也想走,這京城太危險了,他賭得起,可他不能連累阿爹阿娘還有妹妹。<hr>
打敗仗的消息接二連三的傳到內宮,永和帝的頭髮又白了一片,四皇子自請出戰,大臣們紛紛上書附議。
永和帝當然知道此時唯有派出自己這位驍勇善戰的兒子才能扭轉局面,但他也明白,一旦放走了他,那可就是猛虎出匣了。
奉天殿的燭火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永和帝叫來了吳大學士,讓他草擬了封四皇子為大將軍領兵出征的詔書。黃寄北跟在吳大學士身後,按旨意草擬好了聖旨,交由吳大學士修改後呈給了永和帝。
永和帝看後揮了揮手,交由身邊的大監用印。
兩個月後,北疆戰事平定,四皇子還沒班師回朝就接到了皇帝封王的聖旨,代價是他的封地被定在了冀北,無召不得回京。這也代表著,四皇子失去了成為下一任帝王的資格。
這位正值壯年的將軍一聲不吭的接下了聖旨,眸色晦暗不明,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時光匆匆而逝,黃寄北進入翰林院已經一年半了,加上備考的一年,這已是他在京城度過的第三個冬天了,這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城牆內外凍死了不少人,京城尚且如此,更不要說其他地方了。
還有半個月就是元日了,朝堂上卻又發生了一件不小的事情。紀次輔遞了摺子,請求致仕,永和帝收下摺子後一言不發,散朝後枯坐良久。
一年多的陪伴,黃寄北已經熟悉永和帝的性子了,他知道,這位帝王現在很是傷心。目前朝堂分成三派,沈首輔遊走在二皇子和三皇子之間,可謂是老奸巨猾,顧太傅是忠實的太子黨一心輔佐皇太孫,而紀次輔則是中立派,是兩方勢力一直想要拉攏的對象。
奪嫡之爭越發激烈,紀次輔選擇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沒了他的制衡,朝堂局勢想必很快會發生變化。
不要說永和帝,就連他這個在一旁陪侍的小官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這場變故,對大家的生活都產生了巨大影響,郭樂風隨鴻臚寺卿出使北疆,至今仍下落不明,黃四娘堅持要等他回來,每天強顏歡笑。
晚上散值回家,黃寄北感覺很是煩悶,他不想回書房,走著走著,就來到了自家的小酒館,此時街上幾乎沒人了,黃長植和白氏也在收拾著準備關門回家了。
黃寄北突然感覺餓了,是了,午食過後他滴水未進,一陣委屈湧上心頭,他走進小酒館,對著白氏說道:
「阿娘,我餓了。」
白氏聽完眼淚就流下來了,這些日子黃寄北的舉止都落在她眼裡,她知道自己兒子壓力很大,卻苦無沒有辦法安慰,她只是個普通婦人而已,朝堂之事離她太遠了,這會兒聽到兒子久違的撒嬌,她真的好心疼。
「有,有的,阿娘給你煮個鍋子,後廚還有一條羊腿咧!」
看著爹娘忙碌的身影,黃寄北不再覺得心裡空蕩蕩的了。
羊肉入口,裹著濃濃的麻醬,再喝一碗加了胡椒的羊湯,身子慢慢暖和了起來。
店門的木板已經裝上了一半,只留了一米多的口子,黃長植正在擦拭桌椅板凳,這時,一位老者帶著隨從走了進來。
「客官,今天已經打烊了,請明天再來吧。」黃長植趕緊迎上去解釋。
老者並沒有搭理黃長植,徑直走到了黃寄北對面的位置坐了下來。
黃寄北一抬頭,嚇得筷子都掉了,趕緊拉著自家阿爹跪了下來。
「拜,拜見聖……」黃寄北的話還沒說出口,就被身後的大監製止了。
是的,來人竟是永和帝。
永和帝抬了抬手,示意黃寄北起來說話。黃寄北控制住發抖的雙腿,努力站了起來。
「坐吧,早就聽說你家開了間小酒館,一直想來嘗嘗,可還有吃食。」今晚的永和帝分外的平靜,語氣也溫和了許多。
黃寄北推了推一旁驚恐萬分的黃長植,示意他趕緊去後廚再切一些羊肉上來。
黃寄北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然還有機會和永和帝面對面坐著喝酒吃肉,他想不通,這位帝王大晚上的為什麼會來找自己,他只是個再起眼不過的小角色了。
其實永和帝只是想暫時逃離那個壓抑的宮殿而已,但他出了宮後竟發現自己無處可去,臨時起意來了這家小酒館。年輕的時候,其實他也是有朋友的,顧太傅和紀次輔,他們三曾經是最要好的朋友,可現在,三人都有了各自需要守護的東西。
顧家,他不想去,那裡讓他喘不過氣來,顧太傅只會逼著他儘快剷除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勢力。紀家,他去了也沒用,紀次輔是個能臣,可是他更在乎自己的家族,為了躲開這場即將發生的政變,他終是選擇了退避。他理解紀次輔的決定,但更為自己感到悲哀。
「沒想到呀,沒想到竟是連他也不站在我這邊了,朕呀,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黃寄北知道永和帝說的是誰,可他哪敢接話,紀鳴岐前些日子跟他通過風,說是打算翰林院三年期滿後會找關係調去地方上做個小官,從那時黃寄北就猜到了紀家的打算了,明哲保身,保留實力。
其實若是讓黃寄北選,他也想走,這京城太危險了,他賭得起,可他不能連累阿爹阿娘還有妹妹。<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