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聞西陵希望小皇帝明白,他們聞家沒有謀反之心。

  不過,若真有一天,自家外甥重蹈覆轍,走先帝那條路,那聞西陵也不怕。他們聞家,並非沒有自保之力。

  沈蒼雪不知何時湊了過來,手中托著盤子,裡頭裝的是樓外樓的新菜,她塞到聞西陵手上,殷切道:「嘗嘗看?」

  她在臨安的辣椒園越種越大,如今的辣椒已經用不完了。除卻一開始的辣鍋,沈蒼雪又研製了好一批菜,都是辣口的。臨安的百姓不大受用,可京城這邊反響卻很不錯,沈蒼雪深受鼓勵,於是又做了更多。

  樓外樓如今的生意,甚至比她自己的酒樓還要好。不過這也不難理解,京城的人可比臨安的人口多多了,人一多,生意便更容易紅火。

  沈蒼雪如今閒著也是閒著,與其白白花時間同那些貴夫人們進行一些無用的社交,還不如一門心思掙錢呢。

  她已經算不清自己的身家究竟有多少了,這幾年賺的錢加上宮裡的賞賜,真是一筆巨款。

  別說聞西陵日後跟著她回臨安了,就是不當官不領兵,沈蒼雪也養得起他。

  她如今腰板可是硬氣得很。

  議親過後,沈蒼雪便待在京城待嫁了。王氏讓沈蒼雪自個兒繡嫁衣,可沈蒼雪那手藝,拿能做得了這樣的精細活?讓她做菜可以,雕花都不在話下,可讓她繡花,她屬實沒有這個能耐。

  興許是沈蒼雪的手藝實在拙劣,王氏擔心她自己繡鬧出笑話來,最後只能請了個繡娘,不過即便如此也不肯放過沈蒼雪,仍然讓沈蒼雪跟著繡娘學。

  沈蒼雪備受折磨,兩個孩子也沒閒著。

  淮陽跟臘月的先生仍然臨安,可是出門在外,課業也不能斷。沈蒼雪請王家出面,給這兩個孩子尋了一個臨時的老師。

  兩個孩子接受得都挺好的,其實只要跟在沈蒼雪身邊,無論去哪兒,對他們而言都是一樣的。

  臨安那邊得知沈蒼雪定親之後時常來信。

  吳戚跟著沈蒼雪一塊兒走了,崔蘭他們實在擔心沈蒼雪留在京城不回來了,因而來信來得頻繁了些。

  沈蒼雪其實回了他們好幾遍,告訴過他們自己一定會回來,不過他們不信。

  她能理解崔蘭他們,換了她,她肯定也是不信的。如今也就只能等到婚後聞西陵接了調令回去,崔蘭他們才能徹底安心了。

  京中待嫁的日子過得也快。

  一晃,便到了十月份。

  沈蒼雪的婚期,定在十月二十八。成親之前,按照習俗還得再曬個嫁妝。輪到沈蒼雪的時候,跟王家有關係的、沒關係的,都一窩蜂湧過去看熱鬧了。這不僅僅是給王家賣個好,更是給定遠侯府賣好。

  原是為了瞧熱鬧過來的人,結果卻被沈蒼雪的嫁妝扎紮實實地嚇了一大跳。無他,這嫁妝實在是太豐厚了,看得人眼饞。

  別說是他們自己家了,就是皇室宗親嫁女兒,也未必有這麼豐厚實在的嫁妝。一時間,眾人都對定遠侯府刮目相看了,原來定遠侯府才是慧眼識珠,一下子就相中了沈郡主這樣一位家底豐厚的姑娘!

  第122章 大婚

  千畝良田, 十里紅妝,都抵不上沈蒼雪的這幾百擔嫁妝。

  王家僕從整理嫁妝時刻意都打開讓眾人瞧過,那橡木箱子裡頭放著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光看著便覺得沉。朱漆紅櫥里裝的是各色綾羅綢緞,無一不是珍品,尤其是那織金錦, 一匹不下百斤。更不提數十個妝匣裡頭整整齊齊擺著的都是珍珠寶石或是金玉頭面, 珠光寶氣, 華美大方,讓人挪不開眼。

  定遠侯府準備的車架並不少,可是繞是準備得再齊全,也沒想到未來世子夫人的嫁妝多得能將車架都壓折了, 定遠侯府的人挨個入府,又挨個抬著嫁妝出門, 如長龍一般,絡繹不絕, 搬了許久才將嫁妝全都裝上了車, 當真是「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叫今兒過來的一眾人嘆服不止。

  不少人忍不住去找王家人打聽,有些與王老夫人相熟的, 便直接打聽到了王老夫人頭上, 他們所好奇的不過一件:「今日瞧見的這麼多嫁妝實非一朝一夕就能備齊的, 老夫人定也添了許多吧?」

  這是懷疑沈蒼雪的嫁妝都是王家給的。

  王老夫人早知道他們會這麼問了。事實上, 王老夫人的確添了些。她也算是老封君了, 從前打娘家帶過來的嫁妝便已是不在少數,這麼多年經營下來, 手中握著的體己錢足以叫人咋舌。她的孫子孫女不少,但是自小都是在富貴鄉長大的,風光無限,不愁吃穿。唯獨沈蒼雪這個外孫女受了不少苦楚磋磨,又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王老夫人當然要多疼一些,給的添妝也比別人多一些。

  但沈蒼雪的嫁妝本就多,多她一份,少她一份,其實也沒什麼差別。眼下眾人來問,王老夫人也就坦誠地答了:「我的確憐惜她,多給了些添妝,不過我所能給的並不算什麼。你們今兒見到的那些,大多都是那孩子自己掙來的。」

  「郡主自個兒掙的,她才多大?」有人不信。

  「她雖年紀小,卻是極有成算之人,這些年來積攢的家底遠要比我們王家還要豐厚。」王老夫人說完,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她並不覺得經商是下九流,相反,能靠自己本事吃飯,不求人,也不靠人,到哪兒都是高人一等。她敢說,放眼整個京城,沒有一家的姑娘能比得過他們家的外孫女。今日沈蒼雪嫁妝之豐厚,不僅王家人驕傲,王老夫人亦覺得面上有光,沾了沈蒼雪的光。<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