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聿恆道:「必然不是,今日之前,李太師並不知道我身上的情況。」

  「那就是別的了,比如說,你長這麼好看的一雙手,算不算?」阿南托腮垂眼,看著他規規整整擱在椅子扶手上的那雙手,臉上露出難以掩飾的垂涎之色,「皇太孫有這樣一雙手,簡直是舉國祥瑞!」

  朱聿恆啞然失笑,抬起那雙燈下瑩然生輝的手,彈了她湊到自己的面前的臉頰一下:「除了你,天底下誰會有這般古怪念頭!」

  他彈得很輕,阿南捂著臉笑得也很輕。

  靜夜中,門外燈籠在風中微微晃動,月光與燈光在他們的相視而笑中搖晃,讓周身一時顯得朦朧起來。

  在如此靜謐美好之際,外間忽然有個聲音倉惶傳來,劃破了沉沉夜色,令朱聿恆與阿南同時驚站了起來——

  「來人,來人啊!不好了!老爺溺水了!」

  趴在魚池邊哭喊的,正是伺候李景龍的老僕老魯。

  阿南與朱聿恆疾步趕到後院時,諸葛嘉已經叫了兩個侍衛下水了。燈籠映照下,一條頗為健朗的身軀背面朝上,在水中半沉半浮。

  侍衛們將遺體從水中拖到岸上,翻過來一看,果然便是李景龍。

  阿南蹲下來查看了一下李景龍的瞳仁,又按壓頸部探了探脈搏,對朱聿恆搖頭:「面部朝下嗆水進肺,速死。」

  說著,她站起身,問身旁那幾個正在放聲大哭的老僕:「你們家太師通水性嗎?」

  「我家老爺水性極佳!他嗜好釣魚,當年燕子磯那條大魚,上鉤後難以起竿,他直接撲入水中與魚搏鬥,最後親手拖出水面的!」老魯哭著跪在地上,對朱聿恆連連磕頭,「殿下,更何況這池塘的水不過及膝,養的魚也只有尺把長,我家老爺身強體健,縱使滑倒入水,也不至於站不起來,活生生溺死在這麼一汪淺水之中啊!」

  周圍其他人都是齊聲附和,唯有阿南與朱聿恆對望一眼,兩人心中都油然升起兩個字——「希聲」。

  「查一查李老太師落水之時有誰在他的身邊,或是誰接近過。」

  「是。」諸葛嘉轉身迅速召集在院中把守的侍衛。

  阿南一眼看到了漂在水上的一個方形東西,便撿起李景龍擱在旁邊的釣竿,鉤子一甩,將它釣了過來。

  果然是一封信。可惜在水中泡過之後,它早已濕透,封面上字跡模糊。

  「這應該就是李太師要拿給我們看的信了。」阿南說著,將信封打開一看,裡面早已是滿滿一封的水。

  她心下升起不好的預感,將水倒掉後,小心翼翼地抽出裡面的信紙,卻失望地發現這信寫在生宣之上,薄薄幾張貼在一起,又被髒水浸透已久,墨跡早已洇成一灘,什麼都分辨不出來了。

  儘管朱聿恆的手穩定且精確,將其一張張剝離開,鋪在桌上,但面對一片墨團也是辨認艱難。

  囗囗囗兄當年囗囗囗宮守衛弟囗囗囗上允可往囗囗囗囗囗女囗囗囗囗多有秘囗囗閣囗囗囗散際囗囗疏漏囗囗囗囗知一二囗慰在天囗囗

  殘字缺句甚多,一掃之下,毫無頭緒。

  「奇怪,兇手殺人的原因,應當便是為了這封信……但為何他殺了人,卻不將這最重要的東西帶走呢?」

  阿南正舉著洇開的墨團努力辨認著,門外傳來腳步聲,諸葛嘉走到門邊,出聲提醒:「殿下,仵作來查驗了屍身,侍衛們也都一一盤問過了。」

  朱聿恆深吸一口氣站起身,嗓音如常:「有何發現?」

  諸葛嘉也不避阿南,稟報導:「李老太師確屬溺水而亡,身上並無其他傷痕。事發之前,侍衛們搜查過院內,確認並無任何人藏身,家僕們也全都候在堂外聽用。直到李老太師去後院書房取信遲遲不歸,才有人前去查看,剛走到池塘邊便發現了屍身。」

  朱聿恆問:「確定園內無人?」

  諸葛嘉肯定道:「是。屬下帶人查遍了所有角落,今晚太師府中肯定無人進出。」

  阿南捏著下巴皺眉思索:「這倒是奇了。李太師身上無傷,卻溺死在淺水之中,本應只有希聲可以做到。但希聲所傳距離有限,必須在近旁才行,若無人接近的話……那又是什麼手段殺的人?」

  諸葛嘉道,「另外……還有一件事,不知與此事是否有關聯。把守後院門戶的侍衛,在李老太師進去後不久,模糊聽到『青鸞』一聲驚呼,聽聲音,應當是李老先生在喊叫。」

  阿南「咦」了一聲,問:「大半夜的,他忽然喊青鸞?」

  「是,總之是叫這個聲調,其餘的,便再無任何異狀了。」

  「青鸞……」阿南猶疑著看向朱聿恆。

  他們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錯愕思量。

  在這樣的深夜,無人的院落中,為何他的口中會出現青鸞?

  這東西,又與他詭異的死亡,有何關係?

  ……第229章 三謁順陵(1)

  朱聿恆回到東宮,天色尚未大亮,太子妃卻已經在東院等他。

  見兒子此時才回來,她又是心疼又是難過,道:「聿兒,你可越發不像話了。你在西南辛苦顛簸,風餐露宿的,回來後也不好好休息,昨夜的接風宴喝了這麼多,怎麼又出去忙活了一夜?」

  朱聿恆看見母親擔憂模樣,默然壓下心中酸楚暗潮,只道:「孩兒如今已暫時無恙,剛回來肯定手頭事務繁忙,母妃無須擔憂。」<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