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把新昌公主的話學給自家弟弟聽。

  阿晗那麼聰明的人,肯定不會選那種傢伙當丈夫,更不會因為那種傢伙和他絕交!

  聽著親哥憤憤不平的話,蕭復已經感受到了自家阿娘的心力交瘁。

  ……世上怎麼會有這麼不開竅的人啊?

  可別糊裡糊塗地等到心上人被人娶走了才後悔莫及!

  蕭復忍了又忍,終歸還是沒忍住點破他哥眼前的迷瘴:「大哥你難道沒想過自己娶阿晗姐姐嗎?」

  蕭戡愣住。

  自己娶?

  自己娶?

  這句話在蕭戡的腦海里嗡嗡作響。

  對啊,他為什麼不自己娶阿晗呢?

  這樣他阿娘說的跟阿晗同進同出、同吃同住的人就是他了!

  第106章

  三娘回到家, 自然先去拜見長輩,沒想到她阿耶郭子儀也在,是趁著回京述職的機會多等了幾日, 準備見了她再走。

  瞧見自家闊別多時的阿耶,三娘眼前頓時亮了,第一時間跑上去喊人。

  郭子儀常年戍守邊關, 臉上多了幾分風霜的痕跡,不過身姿依然瀟灑而英挺。三娘已經不是能撲上去讓阿耶抱的年紀了,心裡卻還是對郭子儀頗為親近:「阿耶你什麼時候回來的?」

  郭子儀笑道:「沒幾天。」他抬手摸了摸三娘的腦袋,比劃了一下她的個頭, 不免生出幾分感慨來, 「我們家阿晗長高了,做起事來已經能獨當一面了, 我在軍中還見過幾個從你們藍田縣徵召來的兵, 精神頭和別處的兵就是不一樣。」

  大多數人心裡只要有點兒盼頭,整個人的精神面貌便都會不一樣。

  三娘沒想到自己送出的兵還能送到自家阿耶手裡, 她忙拉著郭子儀問了許多話, 想知道他們過得好不好,下回她去藍田縣的時候也能給對方家裡人講講。

  郭子儀一一給她講了,又讓她把在藍田縣中的舉措整理出來,上書朝廷看能不能推而廣之。

  誰家縣官沒有家眷,誰家縣官的家眷不識字不會算數?都成官宦人家了,家中總能出那麼一兩個能出面教學的人。這樣的舉措若能推廣開去, 對於軍中兵丁來說無疑是顆定心丸。

  左右這事兒也不費多少錢,甭管文官們同不同意, 武官們肯定是會贊同的。到時候各地的兵丁家眷都能得到照顧,各地兵丁打起仗來豈有不盡心盡力的道理?

  倒不是說此前朝廷就不撫養兵丁家眷, 事實上徵兵時在財帛方面還是沒有虧待她們的。

  只是時人講究父母在不分家,錢帛送到家中也是由公中分配,能落到兵丁家眷手頭的還不曉得有多少,採薇學堂的實惠卻是切實落實到每個兵丁家眷頭上的,等閒沒人敢冒籍頂替。

  父女倆對坐討論起具體細則,等到王氏來喊她們去吃飯時三娘已經把奏章內容給擬好了,只需要吃過飯後潤色一二就好。

  郭子儀這次也是沒待幾天就走了,不過給三娘留了一批人,都是訓練有素、猿臂蜂腰的青年漢子,說是三娘平時可能用得上。

  自從知道女兒想走一條與旁人不同的路,郭子儀便沒把她當閨中嬌娘來對待,選人也是選些三娘可以帶出去的。當然,照顧到三娘本身的喜好,這些青年漢子除了體格不凡,臉也長得頗為不凡。

  於是蕭戡整理好心情,耳朵紅紅、耳根紅紅地找到郭家,就發現三娘門口守著兩個俊秀漢子。

  蕭戡:???

  見他想徑直往裡走,兩個俊秀漢子還伸手把他給攔下了。

  蕭戡:?????

  好不容易驚動三娘進去了,蕭戡赫然發現屋裡坐著兩排英俊青年,都在認真填寫自己的發展意向以及研究相關考題。而繞樑她們正坐在那兒當主考官!

  蕭戡:??????

  「阿晗呢?」

  蕭戡上前忍不住問繞樑。

  繞樑已經習慣了蕭戡動不動跑來找三娘,聞言也沒瞞著,如實答道:「在書房呢。」

  蕭戡沒急著去找三娘,而是追問:「這是在做什麼?」

  繞樑道:「郎君給留了批人,我們正考慮把他們安排去做什麼好。」

  以前她們人手不夠,很多事都是讓蕭戡差遣不良人去辦的,如今有了自己的人手倒是會方便許多。

  三娘不是任人唯親的人,只要跟著她幹活的,她都會妥善考慮眾人的意願和能力來給他們分派差使。

  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場內部考試。

  至於有些實在是大字不識的,已經自己選好站崗之類的活了。

  蕭戡心裡咯噔一跳,沒想到這些人居然是郭子儀留給三娘的。

  他頭一次感覺到濃濃的危機感,趕忙轉道去書房尋三娘道明心意。

  自從那天被弟弟蕭復點醒,蕭戡輾轉反側好些天,終於把事情想清楚了:他不想阿晗嫁給旁人,他不想變成「外人」。

  一想到以後自己可能再也不能繼續找三娘玩耍,蕭戡已經開始難受起來了。如果他和阿晗成親,那他就是阿晗的丈夫,阿晗想去哪裡他就陪阿晗去哪裡,就像他跟著阿晗去藍田縣一樣!

  蕭戡大步邁入三娘的書房,嘴裡急急喊道:「阿晗!」

  三娘正等著閱卷呢,沒想到先等來了蕭戡。她招呼蕭戡坐下,奇道:「你怎麼跑這麼急?」

  「急嗎?我沒急。」蕭戡矢口否認,抬頭對上三娘望過來的眼睛,忽地覺得喉嚨發乾。<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