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輸的那曹還得按籌碼罰錢。

  罰錢也是慣例,畢竟接下來新科進士要參與許多期集活動,自己怎麼也得出點錢。

  讀書人嫌直接湊錢不夠風雅, 便定下遊戲罰錢的規矩,既增進了感情, 又不至於太庸俗!

  坐在三娘旁邊的呂諲聽到「菜譜」時支棱起來了,聽到「罰錢」時更是嚴陣以待。

  不小心注意到呂諲轉變的三娘:「……」

  一聽到彩頭你就來勁了, 可真是不忘初心啊!

  大概得敬稱你為呂摳摳!

  可惜宴飲時玩的遊戲可不全是看實力的,還得看運氣。

  比如這藏鉤吧,簡單來說就是把鉤握在手心,讓人猜那隻手裡。

  人足夠多的話,玩法就豐富起來了,比如可以分曹對抗。

  今年新科進士有三十二人,那正巧是偶數,可以對半分,十六人對十六人。

  倘若參與的人是單數,這多出來的人就會成為「飛鳥」,這場跟上曹,下場就跟下曹。

  這裡頭就多了不少隨機性,不僅看你自己的能耐,還得看你同曹會不會藏、會不會猜。

  據傳東晉那位畫《洛神賦圖》的顧愷之就是個猜拳高手,有次他頂頭上司桓玄和殷仲堪玩到快輸了,很不甘心地邀病中的顧愷之出來救場。

  顧愷之表示「賞我一百匹布我就幫你贏」,桓玄二話不說答應了他。

  結果顧愷之還真一猜就一個準,直接幫桓玄反敗為勝。

  足見顧愷之眼力有多精準。

  也足見擁有牛逼隊友的重要性!

  新科進士們之間都不算特別熟悉,便不特意分曹了,直接按席位分就好。

  兩邊說定了,三娘還熱情邀請韋陟當「飛鳥」一起玩兒,且先來她們曹!

  韋陟本就是愛玩愛鬧的,聞言哈哈笑道:「好,我先跟你們一曹。」

  於是賓主玩到了一塊。

  郇國公府用的都是金鉤銀籌,負責撥分籌碼的還是那位笑靨如花的瑞雲姑娘。

  上曹的人藏好金鉤,下曹的人則派出精於此道的人來猜左右手。

  猜對的拿走金鉤、藏猜互易,猜錯的要麼罰詩要麼罰酒。

  像郇國公府這樣有樂師在的,還能用傳鉤的方式來決定誰來負責藏鉤,增加遊戲的不確定性。

  氣氛很快便熱絡起來。

  這次謝恩宴玩到快宵禁才散場,至於贏家是誰……根本沒有贏家,兩邊都是有輸有贏,兩邊都要按照每一輪輸的籌碼掏錢。至於贏的籌碼,那都是奇蹟經費,和他們本人沒關係!

  臨近黃昏,三娘揣著幾份菜譜歸家,恰好踩著夕鼓響起的點回到常樂坊。她不免和她祖父感慨:「養個進士真費錢。」

  她已經很努力地少輸幾輪了,結果還是得掏出去不少錢,接下來可得吃回本才行。

  郭家祖父笑道:「考上進士的好處也多,這幾天給你送賀錢的人可不少,你有什麼要花用的地方便跟你阿娘支去。」

  對於讀書人來說,考上進士無異於魚躍龍門。

  別說考上進士了,不少豪商巨賈都愛來長安赴考的舉子都格外好,像是那長安首富王元寶每到冬天就派人掃掉坊間街道的雪,殷切地迎考生到他們家借宿。

  常年廣撒網之下,說不準真有考生高中之後會回饋一二!

  要不人家怎麼能在長安首富這麼顯眼的位置待那麼久。

  至於那些從鄉貢出身考出來的舉子,背後更是早就有不少鄉紳富戶支持他們前來參加科考。

  真要金榜題名,這些鄉紳富戶給的好處就全落到他們頭上了。

  缺錢這種事,一時半會是不會出現在新科進士身上的,謝恩宴上罰的那點錢也就是意思意思而已。

  三娘沒想到自己才剛金榜題名就擁有了揮金如土的機會。不過她本就沒怎麼為錢發過愁,對此也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喝了快一整天的酒,哪怕那酒不醉人也還是有些難受,三娘與長輩們說過話後便去沐浴更衣,洗去一身的酒氣。

  得虧她有賀知章他們陪著鍛鍊自己的酒量,要不然光是這些應酬就怪叫人頭疼的。

  第二日新科進士還要被主考官韋陟領著去過堂。

  過的當然是中書省的堂。

  千辛萬苦過了科舉關,新科進士終於擁有了直面宰相的機會。

  一大早眾人就在光范門外會合,早早候著宰相來上堂。

  李林甫來得倒也不算遲,與他同行的還有另一位宰相牛仙客。

  牛仙客和李林甫一樣也不是進士出身,而且他的出身更低,最初只是個縣衙小吏。

  這樣的出身能爬到宰相位置不得不說是種奇蹟。

  張九齡在相位時一度極力阻止李隆基重用牛仙客,一來是進士出身的官員天然抗拒這種「非科班」官員,二來則是牛仙客能力雖然不錯,卻是個對誰都好、不想得罪人的性格。

  李隆基讓他掌管別的衙署還好,偏偏想讓他當宰相,且還是負責管理門下省的宰相,那問題可就大了。

  門下省是做什麼的?

  朝廷有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其中中書省負責擬定計劃,門下省負責核查審議,覺得可行的發到尚書省執行,覺得不可行的當場打回去讓中書省改。

  唐初最有名的門下省一把手是誰知道不?

  魏徵!

  一看這位貞觀好榜樣就知道門下省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了吧!<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