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比起玉真公主直接引薦到朝廷當官的道士們,這好歹只是給個科舉名額。

  眾所周知,如今進士科考試的競爭是最激烈的,每年都會有將近兩千人前來赴考,高中概率堪稱是百里挑一。

  所以吧,就讓她去考吧。

  考中了給個九品芝麻官,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這中間的彎彎繞繞,接待官員自然不會說給使者聽,只給使者講起了他們這位小才女的種種事跡。

  大唐讀書人如今能這麼方便地買到書,很大程度上都是這位小才女的功勞,所以讀書人們對她的觀感都是極好的。

  何況她有著驕陽一樣熱烈的性情。

  比如剛才她們應當就是剛冬獵歸來,後頭還跟著幾頭駱駝幫他們馱獵物來著。

  聽了接待官員的介紹,東女國的使者們都十分嘆服。

  大唐不愧是大唐,連女子都這般出眾。

  另一邊,三娘並不知道自己的路過引出了多少議論。

  她從小便習慣了眾人或探究或驚嘆的目光,所以並不在意自己有多引人注目。

  三娘回到家門口,喊人出來搬運駱駝背上的獵物。

  這都是她們在獵場獵回來的。

  知曉她二月初便要去應試,蕭戡他們約她出城打獵放鬆放鬆,她想著上元節放假大家都要回來,便應邀去弄些獵物過節用。

  駱駝從新昌公主府借來的,每頭都精神矍鑠,特別能馱。

  底下的人打開門見到三娘滿載而歸,都歡喜不已地出來扛獵物進府。每次三娘子打獵歸來,主人家能大口吃肉,他們也能大口喝湯,可不就叫他們喜笑顏開嗎?

  說起他們家這位小娘子,那可真是能文能武的神奇存在,不僅讀書厲害,騎射功夫也不輸於人。

  據說小娘子才六歲大便能用彈弓把家裡的雀鳥掃蕩一空,習騎射以後準頭也是極好的,連帶她身邊的侍女繞樑都是騎射好手,許多武夫都打不過她呢!

  趁著僕從們搬獵物的當口,三娘笑眯眯地和蕭戡、李俅他們道別:「時辰不早了,你們也回去吧,有些獵物不儘快料理就不好吃了。」

  當初還是小豆丁的蕭戡幾人如今也是翩翩少年郎了,許是小時候延續下來的情誼會格外牢固,她們現在依然時不時會一起約出去玩。

  只有李儼這個皇長孫時常要待在東宮讀書以及給太子李瑛打下手,遠不如李俅他們這麼自由。

  說話間,僕從已經把幫三娘馱獵物的那頭駱駝搬空了。

  三娘把駱駝和牽駝人一併還給蕭戡,揮別陪自己出城散心的朋友們愉快地回府去。

  等到三娘的身影消失在郭家府門內,蕭戡和李俅對視一眼,都「呵」地朝對方冷笑一聲,騎馬到了常樂坊門口便一夾馬腹、分道揚鑣。他倆從小就看對方不順眼,要不是誰都不想讓對方單獨跟三娘出去玩兒,估摸著永遠都不會湊一塊玩!

  第66章

  獵物不僅肉能吃, 皮毛也很重要,雖然今年冬天快過去了,可誰也不會嫌上好的毛皮太多。

  主要還是春衫之類的可以花樣百出, 光料子都能繒綃綾羅輪流上,可到了冬日裡頭人們對衣裳的最大需求就是保暖。要是一出門就凍得面青唇白,再好看的人都扛不過去。

  尋常百姓大多只能穿上厚實的粗布麻衣, 試圖用厚度來抵擋那吹到骨子裡的寒風凍雪。至於被褥,那更是把稻草、柳絮、楊花、雞鴨毛等等能用上的都給用上。

  人都凍得活不下去了,自然只能抄起箭囊進山打獵,爭取獵些厚實的皮毛來取暖。

  哪怕是達官貴人也沒有被風雪饒過的殊榮, 他們到了冬天也得過得嚴嚴實實, 連耳朵都不放過。

  三娘獵了兩隻狐狸,便打算把皮毛處理出來, 大塊的給長輩們做暖脖, 餘下的便給兄弟姐妹們做護耳。哪怕是到了二月,春寒還是不可小覷, 今年正好還能用上。

  她正有條不紊地把料理獵物的事安排下去, 她四妹郭映就跑過來了。

  郭映今年十二歲,在姊妹中排行第四,在人丁興旺的郭家這一輩卻已經排行第九,長輩和底下的人都喚她一聲九娘。

  她從小就愛黏著三娘聽故事,漸漸也有了自己的主意。

  和三娘喜歡讀書不同,郭映更喜歡侍弄花草和各種作物, 感覺把種子種下去再到它們長出來的整個過程都很奇妙。所以每次她都會央著三娘給她帶些種子回來,不管是什麼種子都好, 她都想試著種一種。

  若是種出來的東西適合養在家中園圃她就繼續養,若是不適合便移栽到別處去。為了記錄各種花草和作物的發芽規律, 她還認真跟三娘學了作畫來著。

  興趣不愧是最好的老師,郭映才十歲出頭就已經擁有一手好字和相當不錯的畫技。

  這不,一見三娘打獵回來,她就迫不及待地問三娘有沒有帶回什麼種子來。

  三娘當然不會忘記寶貝妹妹的囑託,她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向人買些種子,偶爾在山林間碰上了還會幫妹妹採集回來。她把這次在城外弄到的種子都拿給妹妹,坐下翻看起妹妹興高采烈拿過來與她分享的作物觀察筆記。

  姐妹倆正湊在一起說話,就聽人說她們八叔回來了。

  這幾年裡不僅三娘上頭兩個姐姐出嫁了,郭幼明這個八叔也成親了,娶的不是別人,是曾經與她們當了鄰居的裴家女兒裴朝秀。<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