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白的字與他的人一樣瀟灑不羈,絕對不會像顏真卿他們那樣一筆一划寫得清清楚楚,三娘好奇地仰起頭看他寫的字,努力辨認他提的是首什麼樣的詩。

  很快地,她認出了《日出入行》四個字,應當是詩名。

  接著便是一句「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是一首寫日出的詩!

  喝醉酒都能現場寫詩!

  三娘覺得自己真是邀請對了人。

  果然,能讓好朋友留著他題詩好些年的人肯定很厲害,她絕對不是看這位太白先生長得好看就把人邀請到家裡人來題詩。

  她這人還是很懂得欣賞別人才華的,才不是以貌取人的膚淺小孩!

  三娘驕傲地對自己的眼光予以肯定。

  第63章

  唐詩中的歌、行, 大抵都是源自於樂府,算是樂府詩的傳承與發揚。

  李白寫詩不愛受格律拘束,主打一個天馬行空, 他的詩作中古詩與樂府詩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諸如《將進酒》《行路難》之類的名作皆是樂府曲目。

  《日出入》也是漢樂府中的郊祀歌,大意是「日出日入無窮無盡, 人的生命卻如此短暫,多希望能乘六龍升天去」。

  李白這首《日出入行》則是反其意而用之,表示草長木落皆隨自然,人生苦短又何必違逆天道去逐日追月, 倒不如「囊括大塊, 浩然於溟涬同科」——也就是盡情地擁抱自然,與天地融為一體, 達到物我合一的絕妙境界!

  三娘雖不甚懂整首詩的詩意, 讀到其中的「草不謝榮於春風,木不怨落於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 也覺詞句間透著股別樣的灑脫。

  等李白寫到「吾將囊括大塊, 浩然與溟涬同科」,三娘更覺心神一震,從不知道詩還能這樣寫。

  所謂的「大塊」,出自《莊子》的「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 息我以死」。

  在莊子的觀點裡,天地讓我們生為為人, 辛勤勞作半生,隨著身體漸漸衰老, 生活也逐漸變得安逸起來,最後我們都會自然而然地投入死亡懷抱、獲得長久的安息。

  而其中的「大塊」指的便是承載我們形體的天地自然。

  這麼一個看似尋常的詞,怎麼會有人想出「吾將囊括大塊」這種用法呢!

  感覺就像是把很厲害的話隨口說出來一樣!

  李白書畢擲筆,賞玩了一會自己題在壁上的《日出入行》,轉頭便對上三娘烏亮烏亮的瞳眸,眸底盈滿似是崇拜又似是讚嘆的光彩。他朗笑問道:「你讀得懂嗎?」

  三娘答得乾脆利落:「不懂!」

  李白:「……」

  三娘道:「可是讀起來感覺很厲害啊!」她說著便把自己讀詩過程中的感悟講給李白聽,說是覺得「萬物興歇皆自然」格外灑脫,覺得「吾將囊括大塊」格外豪闊,她就想不到能這麼寫。

  李白聽她居然熟知其中典故,饒有興致地與她多聊了一會,才曉得她小小年紀已經讀過老莊等書。他一臉感慨地說道:「我五歲大的時候也只能背誦六甲,要到十歲才通讀百家著作。」

  今年已經十五歲的郭幼明:「……」

  今年已經十二歲的郭曜:「……」

  「六甲」指的是小孩子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地支(子丑寅卯等)配合起來練字,一來筆畫簡單,二來可以認識日期和時辰。

  這算是孩童啟蒙的入門必備內容,五歲能誦背六甲倒不算稀奇。

  但是!但是!

  你說你要到十歲才遍讀百家著作是什麼鬼話?

  什麼叫「才」!

  你是在炫耀自己家裡藏書多,還是在炫耀自己讀書快?!

  此時此刻,聽李白說話的人都很想打人。

  三娘倒是沒覺得李白在炫耀,她由衷讚嘆道:「您居然通讀百家著作!我只讀了一部分,離看完要看的書還早得很,更別提讀遍百家之學了。」

  面對小孩子真心實意的崇拜,李白一點都沒有不好意思,還煞有介事地讓三娘不必著急,等她像他這麼大的時候肯定也像他一樣把天底下能看的書都看完了。

  唉,這也是一種寂寞啊!

  在場唯一和李白相交多年的丹丘子轉開臉去,著實不願承認這是自己的老朋友。

  據傳李白少年時被攆出家門遊歷,正是因為他年少輕狂,絲毫不懂得收斂。

  比如他們縣裡的縣令每次苦苦吟詩,他就在邊上隨口接,接得還賊拉好,第一次接得縣令讚嘆不已,第二次接得縣令慚愧不已,第三次他再接,縣令就憤怒了——你小子還讓不讓人作詩!

  這得罪了縣令,可不就得出去遊歷幾年避避禍嗎?

  所以說李白其人簡直是從小張狂到大,從沒見他收斂過幾回。

  作為朋友真擔心他哪天出門被人套麻袋打一頓。

  在大唐才華就是最好的通行證,像董庭蘭那麼窮途潦倒,只要他想,還是可以憑藉一手絕妙琴技成為達官貴人的座上賓。

  李白當初輕輕鬆鬆散盡帶出家門的數十萬金,走到半路沒錢買酒喝了,也是憑藉自己過人的才貌被他朋友孟浩然引薦給已故宰相許圉師家,成功娶到了宰相孫女,從此在安陸多了個家。

  這不,在安陸許家當了好些年宰相家的好孫婿,他又有錢出來浪——哦不,出來謀求入仕了!

  <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