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有機會接受更進一步的教育,三娘自然學得分外認真,不僅每天認真聽課以及做功課,還額外討要些書單回去讀。

  起初前來授課的翰林官對三娘是愛答不理的,後來見她實在聰慧又勤勉,漸漸也接受多了個女學生的事實,勉強也能對她一視同仁了。

  沒辦法,任誰有個一教就會的學生,講起課來也會格外有成就感。

  更難得的是課後她幾乎每次都會追著提問,問的還是明顯經過思考的問題。

  誰能不喜歡這樣的學生?

  連本來很愛躲懶的幾個小子都在她的帶動下變得格外好學。

  等下回聖人考校皇孫們的學問,說不準會大大地嘉獎他們!

  在這麼多的好處面前,三娘是個女孩兒這點小事便不值一提了。

  三娘她們潛心讀書到三月下旬,百孫院來了個新先生。

  這人非常年輕,乃是今年的新科進士,名叫顏真卿。

  按照大唐的詮選規定,新科進士得觀察一兩年才能正式授官,距離他擁有正式官職還有挺長一段時間。

  在等候選官的期間,新科進士們可以各展所長,遊走於眾多達官貴人之間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華。

  這一階段就是拼人脈了,接下來你能去什麼樣的職位取決於你能擠進哪個圈子。

  別人可能要苦惱怎麼打進新的社交圈,顏真卿則沒有這個煩惱,他雖然自幼喪父,但他祖父家、他外祖家都是官宦世家,伯父以及舅父與賀知章等人都是至交好友,可以說是從出生起就已經待在這個交際圈中。

  顏真卿自幼聰敏好學,才二十五歲便中了進士甲科,無論文章還是書法都已經在士林聲名鵲起。

  這不,才剛考中進士前來東都叩謝皇恩,李隆基就聽人說起了他那手難得的好字。

  李隆基當場讓他露了一手,最終安排他這段時間留在洛陽教皇孫們習字。

  沒辦法,顏真卿那手字寫得太端莊方正了,李隆基覺得合該讓他家孫輩好好研習。

  三娘早上遛彎的時候就聽賀知章提起過顏真卿,說顏真卿博學多才,又寫得一手好字,她平時有什麼不懂的只管請教他就好。

  賀知章還給她講了顏真卿寫的《勸學詩》,就是那首有名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三娘聽後對顏真卿非常欽佩。

  這人生來便很聰明,讀書竟還這般勤勉,難怪年紀輕輕就中了進士!

  因為提前在賀知章那兒了解過顏真卿,所以三娘便分外期待這麼一位新先生的到來。

  於是在顏真卿抵達百孫院之前,三娘還現學現賣地給李俅他們介紹起這位新先生——

  沒錯,就是他,就是那個夜半三更起來讀書的人(三更燈火五更雞)!

  第42章

  顏真卿過來的時候, 聽到的恰好就是三娘正搖頭晃腦給皇孫們背《勸學詩》。

  更聽到了三娘後面給皇孫們強調的「是他,是他,就是他」「大半夜起來偷偷讀書的人就是他」。

  顏真卿:「……」

  顏真卿還真沒想過自己還沒正式被授官, 就得前來教導皇孫們習字,更沒想到皇孫堆里還有個這般活潑的女娃娃。不過他在過來上崗前也聽前輩提了個醒,說是聖人還讓兩個神童陪皇孫們讀書, 倒不至於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三娘本來還興致勃勃地跟小夥伴們分享自己打聽來的消息,講著講著突然發現有點不對——

  怎地大家都這麼安靜,而且還齊齊看向她背後?

  三娘警覺地往後看去,只見身著春衫的年輕士子不知什麼時候到了門口。

  對方瞧著約莫才二十五六歲, 正是最意氣風發的年紀。他姿儀秀美, 眉目清朗,通身透著股遠超於年齡的沉著。

  「先生!」

  三娘一下子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麻溜喊起人來。

  臉上還很有點不好意思。

  畢竟她剛才算是背後說人, 且被本人聽個正著!

  顏真卿祖上出過不少顯赫的能人,最早能追溯到孔子愛徒顏回。他本人也是讀《顏氏家訓》長大的, 為人再守禮不過, 見三娘面有赧色便笑著讓她坐回原位去聽講。

  見座中都是小孩兒,顏真卿也沒上來就給他們講什麼結構與筆法,而是就著《勸學詩》給他們講起些書法家的小故事來。

  書法這東西,除了靠天賦,最重要的得是勤奮。

  比如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禪師,名揚天下前也曾經寫廢了幾萬支筆。

  據傳智永禪師還把寫廢的筆收集起來立了個墳頭, 上書「退筆冢」三個字,以此紀念陪他度過漫長歲月的心愛筆頭。

  這還是遠的, 京師近些年還出了個書畫皆絕妙的鄭虔,他少年時因為家貧買不起紙, 只能客居慈恩寺,每天取寺中那些大柿子樹落下的紅葉來練字,勤勤懇懇地把每片葉子都學了個遍。

  可見想在書法方面連出點成就來,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

  三娘聽得十分認真,不僅記下這些名家事跡準備回家勉勵自家八叔以及兄弟姐妹,還對自己還沒去過的慈恩寺心向神往。

  原來慈恩寺不僅有可以題詩的大雁塔,還有很多柿子樹!

  李俅對此也很感興趣,湊到三娘邊上興致盎然地討論起來:「你說慈恩寺那邊的柿子甜嗎?」

  三娘道:「我沒嘗過,不知道甜不甜。」她是個很有探究精神的孩子,當場開始安排起入秋後的行程來,「等秋天我們要是回了長安,我央八叔帶我去嘗嘗。要是甜的話,我多摘幾個帶給你們吃。」<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