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到了皇孫們住的地方,郭幼明便發現他侄女被一大群小蘿蔔頭團團圍住,看起來當真十分受歡迎。

  ……在家一般也是這樣的,家中那些小輩總愛圍著三娘玩耍。

  這次三娘出來了這麼久,家中的兄弟姐妹可都想念得緊,根本不知曉三娘在外面已經有了這麼多個快樂的新家園!

  郭幼明把三娘抱走的時候,還能感覺到那些小蘿蔔頭眼神里明明白白寫著「你這個壞人為什麼要把我們阿晗帶走」。

  郭幼明:「……」

  不是你們的!

  不是你們的!

  這是我侄女,我親侄女!

  郭幼明冷酷無情地加快腳步,飛快抱著三娘邁出他們的視線外,堅決不讓那群小蘿蔔頭有跟他搶侄女的機會。

  三娘難得見她么叔走得這麼健步如飛,不免關心地詢問:「八叔你累不累?累了可以把我放下地,我自己走就可以了。」

  郭幼明道:「不行,你自己走實在太慢了,他們會跑上來搶人。」

  三娘一臉茫然。

  郭幼明看著向來聰慧的侄女被他說得滿臉迷茫,忍不住騰出一隻手來捏了捏她嫩生生的臉頰:「外面的傢伙老壞了,愛偷別人家小孩。」

  三娘不喜歡被人捏臉,氣鼓鼓地伸出兩隻小短手用力往他八叔臉上捏了回去。

  郭幼明一點都不生氣,反而還樂呵呵地配合她做起了鬼臉。

  三娘:「……」

  好醜哦!

  她絕對不允許渾身上下只有臉能看的八叔變醜!

  翌日一早,三娘就與賀知章他們會合,開始沿著洛水河畔遛彎。

  經過大唐百餘年的建設,洛陽城看起來也十分繁華,河岸邊修的都是平整的石板路,走起來非常舒服。

  已是正月下旬,數九寒冬里的「九九」都過了,沿岸楊柳陸續抽條,隱隱約約露出點嫩黃的芽兒來。

  今兒陽光正好,三娘她們又穿得挺厚實,走在外頭倒是不覺得冷,都饒有興致地賞玩起沿岸風光來。

  小孩們憋了一整個冬天沒怎麼外出玩耍,到了外頭便忍不住東奔西走。遇到橋還要跑到橋中心往下瞧,想找找水裡頭有沒有早起的魚兒。

  但凡有一個人瞧見魚了,便會呼朋喚友喊大夥一起過去看,那歡快無比的嗓兒驚得魚群四散開去。

  小孩子的快樂似乎就是這麼純粹又簡單。

  鍾紹京本來擔心自己昨天多嘴和三娘說了點不該說的,也不知這小孩會不會萎蔫幾天,今兒見她快快活活地和小夥伴們擠在那兒看魚,便覺是自己想多了。

  小孩子怕是根本聽不太懂,哪裡會記在心裡。

  鍾紹京收回落在那群小娃娃身上的目光,卻注意到沒跟著跑上橋的李泌似乎也在注視著三娘。他挑了挑眉,打量起這個年僅十二三歲的小子來。

  李泌其實也是擔心三娘惦記著昨天那場對話,等他確定三娘沒放在心上後才察覺鍾紹京在看著自己。

  李泌轉頭朝鐘紹京笑了笑,表現得落落大方,仿佛生來便是個磊落君子。

  第34章

  本來組織了一場洛水河畔遛彎活動, 三娘就準備歇了到處跑的心思安心讀書,結果當天就接到消息,說是晦日御駕親臨九州池, 召集群臣相聚宴飲,她和她祖父也在應邀之列。

  郭家祖父摩拳擦掌。

  來了,來了, 終於來了!

  不枉他提前召集幕客準備詩作!

  所謂的晦日,其實離得已經不遠了,也就是正月最後一天。

  作為全年裡頭的第一個晦日,常被稱作是「初晦」。

  時人有正月晦日祈福驅邪的習慣, 在這瞧不見月光的黯淡日子裡, 人們要相攜出遊,泛舟宴樂, 盡情歡笑、盡情暢飲、盡情歌舞, 最好能讓歡聲笑語、琴瑟簫管響遏行雲,把一整年的厄運統統驅散。

  比如大家都不喜歡過窮日子, 所以晦日這天有送窮的習俗。

  文人墨客大展身手的時刻到來了, 紛紛寫起了送窮詩文。

  這種詩文發展到後來的韓愈時期,他別出心裁地寫了自己和窮鬼的對話。

  韓愈在《送窮文》中表示自己和智窮(做事剛直高尚不圓滑)、學窮(不愛學實用學科只愛深入鑽研各家學說)、文窮(文章不合時宜只能自娛自樂)、命窮(利居眾後責在人先)、交窮(交朋友時對別人推心置腹他們卻和我反目成仇)這五隻窮鬼相伴四十多年,窮鬼們始終對他不離不棄。

  他本來有心在晦日這天把它們通通送走,最後還是不想為了世俗所謂的「顯達」背信棄義把它們拋棄。

  算了吧,這輩子就這麼當個窮君子好了!

  由此可見,寫文章的傢伙就是能把所有文體都灌注自己的思想, 連晦日寫個送窮文都能玩出花來。

  三娘小小的腦殼裡還沒有這麼多思想,滿腦子都是「可以去九州池玩啦」。

  她以前雖也過了幾次晦日, 可年紀到底太小,家中不會帶她出去遊玩, 是以晦日春遊這種事她還是第一次參與,興沖沖地跑去問小夥伴們「你們去不去」。

  答案當然是所有人都會去。

  三娘更高興了。

  唯一不能去的可能是她不爭氣的八叔。等她興奮勁過去了,才爬到她八叔腿上坐著發愁:「八叔你以後是考武舉還是考文試呢?」

  郭幼明理直氣壯地道:「我就不能當個富貴閒人嗎?」<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