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是人才又如何,大唐的人才還少嗎?

  你做起事來不盡如我意,我便把你攆出長安!你辦不來的事,有的是人能辦到。

  面對這種至高無上的權利,很少有人能不迷失其中。

  李隆基就是個很懂得如何利用皇帝特權讓自己過得舒心又愜意的人。

  李隆基笑道:「是朕離不開賀愛卿,捨不得讓賀愛卿歸鄉,叫賀愛卿勞累了。」他說完還吩咐人跑一趟自己的私庫,開一壇貢酒把賀知章的羊皮酒囊灌滿,再派人把剩下的送到賀府去。

  面對帝王這樣的偏愛,賀知章自然再三謝恩。

  李隆基便笑著問他:「聽說你近來認識了一個小小的忘年交。」

  賀知章年紀雖然挺大了,卻還是每天都在交新朋友。不過若說是小小的忘年交,那近來確實只有一個。他也含笑回道:「確有此事,是致仕壽州刺史郭敬之家的孫女,家住常樂坊,離老臣所在的宣平坊極近,平日裡我們便約著一起在周圍散散步。」

  賀知章又給李隆基誇了三娘一番,說她聰慧伶俐,不僅學東西快,還極願意下功夫,從前沒人指點已能把《論語》倒背如流,後來從她祖父那得了他一張書帖後竟是每日勤學苦練,一手字可謂是進步飛速。

  這樣聰明又好學的小孩兒,誰看了會不喜歡?

  只恨她不是自家親孫女。

  真羨慕老郭這個好運的傢伙啊!

  李隆基聽完後頓時更感興趣了。

  自幼熟讀老莊的已經有李泌了,再來一個自幼熟讀《論語》的女娃娃,還真湊齊了一對兒神童。

  李隆基道:「看來朕改日得見見這小娃娃,瞧瞧她是不是真像賀愛卿說的那麼聰慧。」

  賀知章立刻會意。

  這是讓他先叫郭家那邊準備準備,哪怕是臨時抱佛腳都要讓三娘抱出點樣子來。

  這對三娘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賀知章自是不會幫她推拒掉。若能得天子一句夸,將來必然能有好造化!

  賀知章回道:「三娘年紀尚小,不知能否應對得來。若是她在御前表現不佳,陛下且怪罪臣便好。」

  李隆基道:「賀愛卿倒是當真把她當自家孫女維護了。」

  賀知章坦然說道:「那是當然的,老臣恨不得天底下所有出色的後生都是自家晚輩。」

  李隆基哈哈一笑:「若是天底下的人都像賀愛卿一樣,大唐就不愁無人可用了。」

  賀知章馬上禮尚往來地回了李隆基一頓夸,直說李隆基勵精圖治愛民如子,要不怎麼每年入京求仕的人才簡直能從長安排到洛陽去?

  很明顯,李隆基非常吃這一套,離開秘書監的時候心情非常不錯。

  賀知章下衙歸家後第一時間讓人去了趟郭家,讓郭家派人帶三娘過府一敘。

  第16章

  神童這事兒,只要皇帝都召見了,就算不是特別神也得造出點神來,要不然豈不是白白浪費了皇帝的小半天功夫。

  這裡頭就涉及到皇帝和舉薦人的政治需求了。

  不過這次不是賀知章主動舉薦的,他心裡頭也有點沒底,便打算提前讓三娘有個心理準備,順便讓自家夫人教導她一些入宮覲見的禮儀。

  郭家祖父到底是外官,家眷對這些東西必然不算太熟悉,還是得單獨教一教才行。

  郭家那邊聽聞賀知章要找三娘,也不知為的是什麼事,便讓郭幼明領著三娘去賀府。

  兩個小孩子過去,便是耽誤了時間也能在賀知章家住上一宿,不必急匆匆地往回趕。

  三娘聽說賀知章點名要找自己,馬上興致勃勃準備出門。在她的認知里,去她的「老朋友」家裡是什麼都不用帶的!

  還是王氏這個當娘的比較操心,愣是趕在他們出門前讓人把備用物什都給帶上了。

  三娘熟門熟路地直奔賀家,第一時間得知了當今聖上要見她的消息。她眼睛睜得圓圓的,很有點不敢置信:「聖人要見我?為什麼要見我?聖人怎麼會知道我?」

  賀知章聽她一張口又是一連串問題,不由笑道:「自然是你聰明可愛,連聖人都知曉了。」

  三娘知道當皇帝是很忙的,據傳皇帝每天日理萬機,哪來的空閒了解她一個半大小孩的事哦。

  她思忖片刻,很快湊到賀知章近前神神秘秘地猜測道:「是您誇我了對不對?一定是您在聖人面前誇我了!」

  瞧見她那烏亮烏亮的眼睛,賀知章朗笑道:「是聖人先問起你的,我才順嘴誇了你幾句。」

  三娘一臉「看吧我就知道是這樣」的小得意。

  至於要面聖的緊張,那是一點都沒有的,一看就知道她沒有那種遇到考驗就發揮失常的毛病。

  賀知章也是知曉她這性情,才毫不避諱地在御前那麼誇她。他給三娘說了兩點需要重點表現的東西,一方面是書法,一方面是《論語》。

  也不必特意去臨時抱佛腳,照常表現出來就好。

  對於把《論語》倒背如流這件事,三娘還是有點信心的。只是書法方面我有點拿不準,她有點糾結地說道:「我寫的字還不好看,差好遠好遠!」

  她指的自然是自己和賀知章那份書帖的距離。

  賀知章樂道:「你才五歲,就想寫得跟我幾十歲的時候一樣好,是不是太貪心了?」

  三娘聽賀知章這麼講,頓時又開心起來了。對哦,她才五歲,不必這麼著急!<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