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孫衝起碼錶面上很老實,整個長安,暫時就都控制在秦浩父子倆的手裡了。

  不過李唐的忠臣和關中的老頑固們也並沒就此放棄了掙扎,畢竟李治登基之後表現的政治智慧還是很高深的,尤其是秦浩父子倆對李泰表現的也是一退再退,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一個李唐重振皇權的希望。

  結果,第三年李治就特麼風疾躺下了。

  俗話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李世民五十歲壯年,正是最好的時候,嘎的一下就癱了,葬送了大唐的大好局面,李承乾更年輕,不到三十歲就嘎的一下躺下了,若不然這大唐的權柄也落不到秦浩和長孫無忌頭上。

  好不容易撥亂反正,把李治給弄上來了吧,結果沒兩年功夫又是這玩意,這不是冷水,簡直就是一盆冰塊澆到了那些忠臣們的頭上。

  這還沒完,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這李治風疾之後雖然半身不遂,可他居然還不死,秦浩父子倆依然拿他當皇帝對待,禮敬有加,當然政事什麼的自然就大包大攬了,這一次可沒有一個能替他的皇后站出來跟秦浩打擂台。

  你說秦浩跋扈吧,他好像也沒什麼毛病,皇帝已經癱了,那軍國大事總不能不處理吧,可你說換一個皇帝?眼前的這個畢竟又還沒死呢,你張羅換皇帝不是謀反麼,到底誰是大唐的忠臣?

  總之,事情發展到這樣的地步,再怎麼樂觀的人也得承認,這大唐是氣數已盡了,秦浩父子就在這樣的局面下,合理的代行君權十餘載,這天下的一切早就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了。

  不過隨著他們父子權勢的日益鞏固,秦浩的心氣卻是一天比一天淡了,畢竟心裡年齡實在是太大了,生理年齡都快六十了,加上兒子又比較爭氣,他居然越來越不想上朝了。

  這一年,魏王李泰崩。

  李唐最後一個有影響力的王爺走了,秦浩唯一的一個朋友走了,秦浩居然難得的走出了家,親自出城扶著棺材送了他最後一程。

  李治也讓人抬著出來了,醉眼歪斜的,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給他四哥下了葬,因為常年癱瘓,嘴裡烏拉烏拉的也聽不清說的是個啥。

  按照禮制,秦浩本來應該退後半個身子的,這麼多年他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可不知道為啥,他突然有點懶得裝了,李泰的死,對他來說好像是一個信號一樣。

  他終於,不需要再裝給任何一個活人看了。

  第二天。

  「賜,榮國公秦浩,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結局

  十年之後又十年,一轉眼,秦浩已經快七十歲了。

  說來也奇怪,自從被賜了劍履上殿之後,他反而已經很少親自上朝了,他們秦家的勢力,也已經慢慢轉移到了秦小昊的手裡,抬自己倒還是太傅的官職,可秦小昊已經臭不要臉的當上尚書令了,連他們老家老二也混成了中書令,不管是京城還是地方,到處都是他們家的親信,除了那些個姓李的刺史,已經沒什麼人還拿李唐當回事了。

  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古時候醫療條件就是這樣,他這個歲數的人死了都是喜喪,那是不能哭的,他這些年也越來越感覺到了歲月的無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他甚至隱隱的有種預感,自己也就這幾個月的事兒了,指不定哪天睡著之後就起不來了。

  不過說真的,他已經有點活夠了。

  漫天的大雪在風的推動下打著旋的往他的臉上卷,邁開腿出門,踩在雪地上都是嘎吱嘎吱的聲音,今年長安的天似乎格外的冷,凍的他臉上手上全是通紅通紅的。

  「爺爺,爺爺,您這是要去哪啊。」

  秦浩回過頭,特稀罕的摸了摸小孫子的臉,笑笑道:「唉,想去見見老朋友們。」

  小孫子不明所以的想,老朋友?您的老朋友不是都死光了麼?

  「備車,我想去昭陵看看。」

  「哦。」

  秦浩就這麼坐著車,接過了車夫手裡的韁繩,深深的吸了一口清涼的空氣,猛地從老邁的身體中汲取了一點力氣,狠狠地抽在了馬屁股上:「架~!」

  「爺爺,爺爺,您慢一點呀,慢一點呀,您別再摔嘍。」

  秦浩卻不理他,使勁的抽著馬屁股,比他年輕的時候奔馳的還要快,他似乎是想找回一點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感覺。

  當然,少年之所以狂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精力,怎麼折騰都沒事兒,秦浩這個老胳膊老腿的卻已經有點遭不住了,等他們一路飛馳到昭陵的時候,他整個手都是抖的。

  「爺爺,您慢一點,小心,地上滑。」

  秦浩拄著拐,下了車,一步一搖晃的艱難的往前走。

  「唉,當年的那些太監們,是不是都死了呀,這些心來的太監們哪,就是不認真,這雪都下的這麼大了,也沒人掃一掃,孫兒啊,去,給爺爺拿一掃帚來。」

  「爺爺,我來吧。」

  「呵呵,不了,還是我來吧,這也是我,最後一次給陛下掃墓了。」

  秦浩拿過了掃帚,步履蹣跚的掃啊,掃,也沒帶個手套,掃的整個手都凍得僵了,可他卻堅持不要別人幫忙。

  終於掃出了個大概模樣,秦浩看著昭陵石板上的八駿圖,笑著道:「孫兒你看,這就是昭陵八駿,我當年啊,就是在那匹身上學會的騎馬,結果馬不聽話,差點讓狼給吃了,是承乾救了我,打那以後啊,我跟他就成了好兄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