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概是覺得就算她醒了,也構不成什麼威脅。

  楊嫣一邊艱難地撐起身來,一邊不得不承認對方是對的,就她這比不了一隻鵝的戰鬥力,隨便找幾個成年人看守都能把她摁住了。

  她撩開帘子往外看,看見外面的情況之後,人不由僵了一下。

  這也太看得起她了。

  那位丹堰郡守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整整一隊士卒來押送她,看著對方身上的甲冑和氣勢,這絕對是一行精兵。

  怪不得沒有綁她。根本用不著。

  那位丹堰郡守想把她送哪?送上峰?

  楊嫣記得丹堰郡屬應州,朝廷封的應州刺史是何平宏,當然,這是後者殺了先刺史、占了地盤後的上表請封——雖然大梁朝廷早就喪失了對北方區域的實際控制權,但是人家得給臉,朝廷得要,不然連臉都沒了。這也是為什麼楊嫣選擇從應州的地盤走。這起碼這是「朝廷友好」勢力,真要出了什麼事兒,她這個楊氏女的身份還是能起點薛丁格的作用……雖然現在來看「薛丁格」沒起作用,情況沒有估計的樂觀。

  楊嫣覺得她北上的時候還是想得輕鬆了,北方的實際情況比她聽到的惡劣多了。

  也沒辦法,這年頭消息的傳遞速度還比不上局勢的變化,南方朝廷得到的信息都很遲滯,等消息轉過了她爹的手再被她打聽出來,那已經不知道是哪年的老黃曆了,楊嫣甚至都不確定應州到底還是不是何平宏的。

  楊嫣正思索間,和一個看過來的士卒對上了視線,後者臉色刷得漲紅,然後轉身就跑。

  楊嫣:?

  楊嫣很快就知道那人跑去幹什麼了,因為沒過多久就過來一個身形高壯的虬髯大漢,瞧著樣子應該是個領頭人。

  楊嫣警惕地打量過去,對方也在看她。

  大眼瞪小眼地僵持了好一會兒,見對方有這麼一直看下去的趨勢,還是楊嫣先繃不住了,開口問:「敢問閣下是什麼人?」

  那人像是如夢初醒一般,連忙回答:「某姓潘,名德岳,字宏遠,滄州青戍人士。」

  楊嫣:……倒也不用這麼詳細。

  綁匪這麼禮貌,反而把楊嫣給整不會了,她臉上不自覺地露出點懷疑:這怎麼看都不正常啊。

  倒是潘德岳經先前那一段對話,總算回過神來,正色起來解釋現狀,「小娘子莫慌,那伙擒了小娘子的歹人都已經被綁住,如今正在押送回應州城、交由主公發落……那丹堰郡守為非作歹、罔顧王法,此事定還小娘子一個公道。」

  言下之意,他們跟丹堰郡守不是一夥。

  楊嫣順著潘德岳的指示看著後面那一群被俘虜的人,大概推測出先前發生了什麼:是這群人把她從丹堰的人手中「救」出來。

  但楊嫣一點都不放心。

  對方「救」了她,但並不意味著這群人是好人,不是楊嫣把人往壞處想,而是這年頭黑吃黑才是常態。還「王法」?正經朝廷都沒了,官府都能組團搶劫創收,談什麼「王法」?!

  而且就聽聽對方剛才那段話吧,裡面有半點把她放回去的意思嗎?

  雖說心裡一點也不樂觀,但楊嫣也沒傻到這時候鬧起來。

  打破這假惺惺的平和氛圍,那給自己的待遇降級、純粹的找不自在受。

  但是道謝也免了吧。

  「潘壯士,」楊嫣客客氣氣地稱呼了一句,又問,「不知閣下的主公是……?」

  原應州刺史不至於對下屬的丹堰郡守動手,潘德岳剛才又提起了「回」應州,只能是應州城的主人換人了。瞧眼下這狀況,還是剛換。

  楊嫣這會兒只希望便宜爹的好人緣能生效,祈禱新換的應州主人和楊家有點交情。

  潘德岳:「我家將軍乃是先衛州刺史趙雍養子,如今的趙氏主帥,領衛冀青徐四州軍事。」

  他頓了頓,兀地笑,「如今還多出一個應州。」

  楊嫣聽得微愣。

  姓「趙」,還是養子……這搞不好是她的交情啊!

  作者有話說:

  嫣嫣高興得太早了,對面可不一定覺得是「交情」(狗頭)

  第26章 再遇

  ◎會死人的!◎

  潘德岳介紹的時候沒說名字, 大概是一方面不好直呼主公名諱,另一方面也覺得「這不重要」。畢竟就他說的這個勢力範圍,就算這人叫「趙門栓子」, 所有人見著了都得客客氣氣地稱一句「趙公」。

  楊嫣也再一次見識到了這年頭消息的遲滯性:在南梁朝廷的情報里,趙雍還安安穩穩地當著衛州刺史呢。

  不過這也跟南梁本身對北方態度並不積極有關係,大江天險阻隔,新帝態度又是「守好繼承到的我爹地盤」的消極應對,並不太在意北邊的打死打活。

  但這個趙將軍叫什麼, 對現在的楊嫣很重要。

  楊嫣想了想, 也沒直接問,畢竟這顯得很奇怪,萬一不是就尷尬了。

  她轉而自我介紹,「我姓楊,祖籍廣饒。」

  潘德岳愣了一下,很快就笑:「楊娘子跟我家主公很有緣分, 主公亦是廣饒人。」

  楊嫣神情一松。

  「趙」這個未來皇帝(曾用)姓氏,又是改過姓的養子,如今占了這麼大地盤, 還是廣饒人……不說十成十的把握,那也得有九點五吧。

  緊繃的精神放鬆下來, 楊嫣也有空跟人閒聊了幾句, 主要是再套點細節出來、確認是她想的那人沒錯。<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