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頁
----------------------- Page 15-----------------------
聞一多面容嚴肅,長髯飄拂,像尊威武不屈的雕像。 在 1944年快要結束的時候,雲南人民又迎來了護國起義紀念日。29年 前,雲南人民揭起義幟,吹響了埋葬袁世凱帝制的號角。29年後,雲南各界 人士舉行紀念大會,要求真正的民主。這一次,聞一多是面對雲南各個階層 的人士進行演講。他開門見山地說: “我們是應該慚愧的,應該對護國的先烈們慚愧了,應該對在座的護國 英雄們慚愧!三十年了,居然國家還像三十年前一樣,難道袁世凱沒有死 嗎?” “三十年後,我們所要的依然是民主,要打倒獨裁!” 聞一多一語破的,喊出了最要害的聲音。會後,激動的人們舉行了盛大 的遊行,聞一多走在隊伍之中,親自參加到這時代的洪流之中。 聞一多不僅在各種會議上伸張正義,鼓勵民眾;而且經常是重要宣言文 件的起草者,為了認真地推敲行文,經常徹夜難眠,同志們安慰他的過度辛 勞,他則總是笑著說: “誰叫我是國文教員呢!”,是啊!他只有一支筆、 一張口,但他就是用口誅筆伐,為民主而不倦的鬥爭。 走上新的生活後,聞一多常常說民主要首先從自己做起。1945年初,西 南聯大在西倉坡蓋了教員宿舍,聞一多抽中了簽分配到了一所住房。當時住 昆華中學宿舍或搬到西倉坡是各有利弊,於是全家開民主會,以表決方式做 決定。這次搬家,可說是家庭民主的體現。在教育孩子方面,聞一多也注重 從己做起。一次,立鶴的一篇作文沒有寫好,聞一多狠狠地訓了立鶴。為這, 立鶴三天不出屋,不肯吃飯,一家人都不快活。聞一多也意識到這是粗暴的 家長作風,於是他向孩子認錯,檢查了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簡單、粗暴作風。 聞一多作為一家之主,做到了有錯就改,不擺架子。 昆明的民主鬥爭呼聲愈來愈響亮,進步的刊物也如雨後春筍似地紛紛出 現,聞一多同每個刊物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並指導編輯工作。在火熱的斗 爭中,聞一多表現了多方面的才能,無保留地獻出自己的力量。他寫火熱的 文章,對醜惡的現實展開無情的抨擊;他學習理論,積累心得,使每次講演 總是那麼生動樸實,又切中時弊要害;當要刻印文件但經濟不足的時候,他 又自告奮勇刻寫鋼板,工整的小楷從頭至尾一絲不苟。 在為爭取實現民主政治不懈努力的過程之中,聞一多不斷擂起時代的戰 鼓。他高度讚揚文藝的民主方向,提出要 “讓文藝回到群眾中去”,的口號, 反映出對進行革命必須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深刻認識。在如何看待歷史的問 題上,他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道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歷史 是會重演的,但又不完全重演,恰是螺旋式的進展。以歷史的眼光看待時代, 是聞一多能夠不斷認清方向的思想武器。這位走出書齋不久的學者,思想上 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1945年“五四”又來臨的時候,聞一多不顧瘦弱的身體,和青年們一 道參加了示威遊行。出征前,他登台呼籲: “這是行動的時候了,讓民主回 到民間去!”這次遊行,要求民主,要求和平。當隊伍經過四個小時的遊行 後又回到雲大操場時,聞一多再次出現在高台上,他高喊: “我們今天第一 要民主,第二要民主,第三還是要民主!沒有民主不能救中國!沒有民主不 能救人民!” 這是時代的呼聲,這是人民的呼聲,聞一多就是這 “時代的鼓手”。 九、迎接新的挑戰
----------------------- Page 16-----------------------
1945年8月10日的深夜,廣播中傳出日本天皇的乞降照會。昆明全城 頓時響起了爆竹之聲,人們湧上街頭,奔走相告,戰爭即將結束,曙光就要 到來。 此時的聞一多,正在鄉間的研究所里處理工作。第二天中午,聞立鶴興 沖沖跑來報信,聞一多聽後,高興地跳了起來。那熱情的樣子,就像是個歡 欣鼓舞的小青年。研究所的同仁也抑制不住興奮,他們盡情狂飲,讓8年的 苦難盡於一醉。 聞一多二話沒說,就直奔附近的龍泉鎮理髮館,將留了8年的長須剃去 ——這本是他的抗戰不勝利不剃鬚的誓言。 他趕回昆明,滿院的孩子們都向他伸出大拇指叫了起來:“頂好!頂好!” 他摸著光禿了的唇腮,也不禁哈哈大笑了。 然而,抗戰雖然勝利了,但國共的根本矛盾沒有解決,內戰隨時都會爆 發。李公朴見到聞一多時就說道: “你的鬍子是不是剃得早了些!”聞一多 答道: “那就把它再留起來!”這些話反映了李公朴、聞一多對時局變化的 憂心。 聞一多的鬍子再沒有重新蓄起來,但他本人又一次迎接了新的鬥爭。 內戰的危機,使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對蔣介石和美帝國主義充滿了 憤怒之情。在黨的號召下,各界人士都發起了廣泛的簽名運動,反對發動內 戰,反對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干涉。 在聯大 “社會科學研究會”組織的一次座談會上,聞一多被邀在最後講 話,他手裡握著擴音器,發出了使好戰分子顫粟的聲音: “誰能獲得人民的 支持,誰就能贏得戰爭的勝利,誰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誰!”當時,有些 特務攻擊聞一多,謾罵他是 “瘋子”。聞一多聽後不屑一顧,並且堅定地說 道: “他們是頑石,我是蘭草,永遠壓不死,總有一天蘭草長起來,將石塊 頂碎。” 內戰的烏雲瀰漫著中國的天空,特務的活動也更加猖狂。面對這一切, 聞一多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戰,在昆明所組織的一系列民主活動中, 他一刻也沒有休息,戰士的性格、戰士的風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4日,昆明教育界在聯大舉辦“從勝利到和平晚會”,結果混入會 場的特務乘機怪叫、起鬨、搗亂。擔任主席的聞一多頓時發怒,他站在台上 大聲道: “是對的站出來,誰不主張這個會的站出來,誰不主張和平民主的 站出來!” “偷偷摸摸地不算得中國人,不配做中國人。是對的站出來!” 這正義之聲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同時也使那些特務不敢再擾亂會議。 此時的聞一多,不僅衝上台前宣傳和平,反對內戰,而且以自己的學識、 鬥爭經驗幫助學生進行鬥爭,他為反內戰講演會出謀劃策,為抗議摧殘自由 支援學生罷課。而當國民黨的魔爪伸向民主人士的時候,他又積極地組織營 救。 1946年,民主同盟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聞一多被選為民盟的中央執行 委員及民盟雲南支部的領導人之一,同時兼任昆明 “民主周刊”社的社長。 聞一多越發顯得忙碌了,那時昆明市內交通不方便,私人住宅很少有電 話,約人開會,找人簽名,送個通知,他都不辭辛苦親自跑腿。而且還要給 民主報刊寫稿,為報刊的編輯、發行而奔忙。新的工作任務幾乎占據了他的 大部以至全部時間,他為民主運動奔忙。與此同時,聞一多還得為生活忙,
聞一多面容嚴肅,長髯飄拂,像尊威武不屈的雕像。 在 1944年快要結束的時候,雲南人民又迎來了護國起義紀念日。29年 前,雲南人民揭起義幟,吹響了埋葬袁世凱帝制的號角。29年後,雲南各界 人士舉行紀念大會,要求真正的民主。這一次,聞一多是面對雲南各個階層 的人士進行演講。他開門見山地說: “我們是應該慚愧的,應該對護國的先烈們慚愧了,應該對在座的護國 英雄們慚愧!三十年了,居然國家還像三十年前一樣,難道袁世凱沒有死 嗎?” “三十年後,我們所要的依然是民主,要打倒獨裁!” 聞一多一語破的,喊出了最要害的聲音。會後,激動的人們舉行了盛大 的遊行,聞一多走在隊伍之中,親自參加到這時代的洪流之中。 聞一多不僅在各種會議上伸張正義,鼓勵民眾;而且經常是重要宣言文 件的起草者,為了認真地推敲行文,經常徹夜難眠,同志們安慰他的過度辛 勞,他則總是笑著說: “誰叫我是國文教員呢!”,是啊!他只有一支筆、 一張口,但他就是用口誅筆伐,為民主而不倦的鬥爭。 走上新的生活後,聞一多常常說民主要首先從自己做起。1945年初,西 南聯大在西倉坡蓋了教員宿舍,聞一多抽中了簽分配到了一所住房。當時住 昆華中學宿舍或搬到西倉坡是各有利弊,於是全家開民主會,以表決方式做 決定。這次搬家,可說是家庭民主的體現。在教育孩子方面,聞一多也注重 從己做起。一次,立鶴的一篇作文沒有寫好,聞一多狠狠地訓了立鶴。為這, 立鶴三天不出屋,不肯吃飯,一家人都不快活。聞一多也意識到這是粗暴的 家長作風,於是他向孩子認錯,檢查了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簡單、粗暴作風。 聞一多作為一家之主,做到了有錯就改,不擺架子。 昆明的民主鬥爭呼聲愈來愈響亮,進步的刊物也如雨後春筍似地紛紛出 現,聞一多同每個刊物都保持著緊密的聯繫,並指導編輯工作。在火熱的斗 爭中,聞一多表現了多方面的才能,無保留地獻出自己的力量。他寫火熱的 文章,對醜惡的現實展開無情的抨擊;他學習理論,積累心得,使每次講演 總是那麼生動樸實,又切中時弊要害;當要刻印文件但經濟不足的時候,他 又自告奮勇刻寫鋼板,工整的小楷從頭至尾一絲不苟。 在為爭取實現民主政治不懈努力的過程之中,聞一多不斷擂起時代的戰 鼓。他高度讚揚文藝的民主方向,提出要 “讓文藝回到群眾中去”,的口號, 反映出對進行革命必須與工農大眾相結合的深刻認識。在如何看待歷史的問 題上,他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道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歷史 是會重演的,但又不完全重演,恰是螺旋式的進展。以歷史的眼光看待時代, 是聞一多能夠不斷認清方向的思想武器。這位走出書齋不久的學者,思想上 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在1945年“五四”又來臨的時候,聞一多不顧瘦弱的身體,和青年們一 道參加了示威遊行。出征前,他登台呼籲: “這是行動的時候了,讓民主回 到民間去!”這次遊行,要求民主,要求和平。當隊伍經過四個小時的遊行 後又回到雲大操場時,聞一多再次出現在高台上,他高喊: “我們今天第一 要民主,第二要民主,第三還是要民主!沒有民主不能救中國!沒有民主不 能救人民!” 這是時代的呼聲,這是人民的呼聲,聞一多就是這 “時代的鼓手”。 九、迎接新的挑戰
----------------------- Page 16-----------------------
1945年8月10日的深夜,廣播中傳出日本天皇的乞降照會。昆明全城 頓時響起了爆竹之聲,人們湧上街頭,奔走相告,戰爭即將結束,曙光就要 到來。 此時的聞一多,正在鄉間的研究所里處理工作。第二天中午,聞立鶴興 沖沖跑來報信,聞一多聽後,高興地跳了起來。那熱情的樣子,就像是個歡 欣鼓舞的小青年。研究所的同仁也抑制不住興奮,他們盡情狂飲,讓8年的 苦難盡於一醉。 聞一多二話沒說,就直奔附近的龍泉鎮理髮館,將留了8年的長須剃去 ——這本是他的抗戰不勝利不剃鬚的誓言。 他趕回昆明,滿院的孩子們都向他伸出大拇指叫了起來:“頂好!頂好!” 他摸著光禿了的唇腮,也不禁哈哈大笑了。 然而,抗戰雖然勝利了,但國共的根本矛盾沒有解決,內戰隨時都會爆 發。李公朴見到聞一多時就說道: “你的鬍子是不是剃得早了些!”聞一多 答道: “那就把它再留起來!”這些話反映了李公朴、聞一多對時局變化的 憂心。 聞一多的鬍子再沒有重新蓄起來,但他本人又一次迎接了新的鬥爭。 內戰的危機,使每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都對蔣介石和美帝國主義充滿了 憤怒之情。在黨的號召下,各界人士都發起了廣泛的簽名運動,反對發動內 戰,反對美國對中國內政的干涉。 在聯大 “社會科學研究會”組織的一次座談會上,聞一多被邀在最後講 話,他手裡握著擴音器,發出了使好戰分子顫粟的聲音: “誰能獲得人民的 支持,誰就能贏得戰爭的勝利,誰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誰!”當時,有些 特務攻擊聞一多,謾罵他是 “瘋子”。聞一多聽後不屑一顧,並且堅定地說 道: “他們是頑石,我是蘭草,永遠壓不死,總有一天蘭草長起來,將石塊 頂碎。” 內戰的烏雲瀰漫著中國的天空,特務的活動也更加猖狂。面對這一切, 聞一多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戰,在昆明所組織的一系列民主活動中, 他一刻也沒有休息,戰士的性格、戰士的風採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月4日,昆明教育界在聯大舉辦“從勝利到和平晚會”,結果混入會 場的特務乘機怪叫、起鬨、搗亂。擔任主席的聞一多頓時發怒,他站在台上 大聲道: “是對的站出來,誰不主張這個會的站出來,誰不主張和平民主的 站出來!” “偷偷摸摸地不算得中國人,不配做中國人。是對的站出來!” 這正義之聲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同時也使那些特務不敢再擾亂會議。 此時的聞一多,不僅衝上台前宣傳和平,反對內戰,而且以自己的學識、 鬥爭經驗幫助學生進行鬥爭,他為反內戰講演會出謀劃策,為抗議摧殘自由 支援學生罷課。而當國民黨的魔爪伸向民主人士的時候,他又積極地組織營 救。 1946年,民主同盟召開了全國代表大會,聞一多被選為民盟的中央執行 委員及民盟雲南支部的領導人之一,同時兼任昆明 “民主周刊”社的社長。 聞一多越發顯得忙碌了,那時昆明市內交通不方便,私人住宅很少有電 話,約人開會,找人簽名,送個通知,他都不辭辛苦親自跑腿。而且還要給 民主報刊寫稿,為報刊的編輯、發行而奔忙。新的工作任務幾乎占據了他的 大部以至全部時間,他為民主運動奔忙。與此同時,聞一多還得為生活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