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於是,蒙哥馬利立即起草了一份文件,概括了這次會談達成的決議,然後,派他的副官布爾·沃倫中校同弗里德堡和弗里德爾兩人驅車去弗倫斯堡面見凱特爾。蒙哥馬利重申,如果他們不能於次日下午6時返回復命,他將重新進攻。
蒙哥馬利料定弗里德堡將受全權委託回來簽字,於是決定在5月4日下午5時舉行記者招待會,談談德國人同他聯繫談判投降的事。
弗里德堡果然被委託為全權代表,當他同弗里德爾返回蒙哥馬利總部時,記者招待會正在進行。
蒙哥馬利再次擺出勝利者的姿態,他讓德國代表在他的指揮車外肅立幾分鐘後,才把弗里德堡叫進車。他問:“現在你是否願意簽字?”弗里德堡答道:“我同意。”
於是,蒙哥馬利立即下令在他專設的一個營帳里舉行受降儀式。在一群英國士兵、戰地記者、攝影人員和其他人士的注視之下,德國代表步入了營帳。在場的人異常興奮,他們知道這所代表的歷史意義。
蒙哥馬利早已準備好了投降文書。營帳內布置得十分簡單。一張鋪著軍毯的粗木桌,一隻墨水瓶和一支極其普通的軍用鋼筆,另外還有兩支英國廣播公司的話筒。
蒙哥馬利當眾宣讀了投降書,並補充說,除非德軍立即簽署這份文件,並不再就投降後的安排提出種種條件,否則,他將下令繼續開戰。
莊嚴的時刻來到了。蒙哥馬利一個一個地叫著德軍投降代表的名字,要他們依次在投降書的右下邊簽名,德國人一一照辦了。最後,蒙哥馬利在文件左下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也許是過於激動了,蒙哥馬利在簽字時竟然把日期給寫錯了,他寫的是5月5日。當他意識到錯了後,把“5”字劃掉,在旁邊重寫了個“4”字。投降書的原件是打在一張普通的陸軍公文箋上的。最高統帥部要蒙哥馬利把原件送去,可蒙哥馬利捨不得把這麼寶貴的歷史性文件送出去。於是,他送去了原件的照片,原件則被他留了下來。晚年,他把這份原件贈送給了大英博物館。
德軍投降書的全文如下:
荷蘭、包括一切島嶼在內的德國西北部以及丹麥境內全體德國武裝部隊的投降書
一、德軍最高統帥部同意在荷蘭、德國西北部(包括弗里西亞群島和赫耳果蘭島及其他一切島嶼)、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和丹麥境內的全部德國武裝部隊向第21集團軍群總司令投降。上述地區的全部海軍艦隻均包括在內。上述部隊應立即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二、上述地區之德軍均應在1945年5月5日(星期六)不列顛夏令時間8時起,停止在陸上、海上與空中的一切敵對行動。
三、德軍最高統帥部對今後盟國就任何問題下達之命令,均應立即執行,不得有任何爭辯及評論。
四、凡違抗命令或執行不力者,將視為破壞本投降條款,由盟國依照現行法律與戰時習慣法論處。
五、本投降書並非盟國簽署的適用於全德及德國全體武裝部隊的總投降書,一俟該總投降書籤署後,本投降書當予廢止。
六、本投降書分別以英、德兩種文字書寫,以英文本為準。
七、若對投降條款含義及解釋發生疑問或爭執,則以盟國的決定為最後之裁定。
伯·勞·蒙哥馬利元帥馮·弗里德堡1945年5月4日
18時30分華格納
波萊克
金策爾
弗里德爾
在投降書上簽字的5名德軍軍官中,波萊克在戰後不久死去,華格納後來成為西德國防部海軍部副部長,弗里德堡服毒自盡,金策爾飲彈自斃,弗里德爾則在投降後不久死於車禍。
投降儀式結束後,蒙哥馬利頒發了正式停火令,宣布自5月5日上午8時起第21集團軍群全線停止戰鬥。
接下來,蒙哥馬利又寫了幾封公開信,第一封寫給第21集團軍群所屬的高級指揮官,第二封寫給第21集團軍群的所有士兵。而後,他又向皇家海軍、皇家空軍發去公開信,對於他們在戰爭期間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謝。
5月8日午夜,在柏林舉行了由朱可夫元帥主持的正式的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政府向美、蘇、英、法四國投降,並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至此,歐戰勝利結束。投降書從5月9日零時生效。5月9日,成為歐洲勝利日。
對於蒙哥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功績,邱吉爾首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
“該集團軍群(第21集團軍群——作者)之英名和第8集團軍一樣,必將永垂史冊。他們的豐功偉績,首先是他們的司令長官的品性、深謀遠慮的戰略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實令我們的後代引為無上榮光。他從埃及經的黎波里、突尼西亞、西西里和南義大利,經法國、比利時、荷蘭和德國直達波羅的海和易北河,旌旗所指,戰無不克,未嘗有絲毫失誤。”
第十五章戰後的歲月
1. 管制德國
對戰後德國的安排,盟國原來計劃是在柏林成立一個包括蘇、美、英、法各一名委員的盟國管制委員會。他們負責指導德國中央政府如何管理這個國家。此外,德國還將被劃分為幾個地區,由4國分區占領。
管制委員會本應於德國無條件投降後成立,但這時出了點麻煩。鄧尼茨的德國政府雖然在投降書上簽了字,但盟國認為這個政府不具合法性,加上很快鄧尼茨就被作為戰犯逮捕。這種情況下,管制委員會無法自動發揮作用。而柏林因為已遭嚴重破壞,暫時也不適宜作為治理德國的中心。而且,除美國已委派艾森豪為管制委員會美方委員外,蘇、英、法三國均未派出自己的代表,因此,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繼續發揮其作戰指揮部的作用。
蒙哥馬利料定弗里德堡將受全權委託回來簽字,於是決定在5月4日下午5時舉行記者招待會,談談德國人同他聯繫談判投降的事。
弗里德堡果然被委託為全權代表,當他同弗里德爾返回蒙哥馬利總部時,記者招待會正在進行。
蒙哥馬利再次擺出勝利者的姿態,他讓德國代表在他的指揮車外肅立幾分鐘後,才把弗里德堡叫進車。他問:“現在你是否願意簽字?”弗里德堡答道:“我同意。”
於是,蒙哥馬利立即下令在他專設的一個營帳里舉行受降儀式。在一群英國士兵、戰地記者、攝影人員和其他人士的注視之下,德國代表步入了營帳。在場的人異常興奮,他們知道這所代表的歷史意義。
蒙哥馬利早已準備好了投降文書。營帳內布置得十分簡單。一張鋪著軍毯的粗木桌,一隻墨水瓶和一支極其普通的軍用鋼筆,另外還有兩支英國廣播公司的話筒。
蒙哥馬利當眾宣讀了投降書,並補充說,除非德軍立即簽署這份文件,並不再就投降後的安排提出種種條件,否則,他將下令繼續開戰。
莊嚴的時刻來到了。蒙哥馬利一個一個地叫著德軍投降代表的名字,要他們依次在投降書的右下邊簽名,德國人一一照辦了。最後,蒙哥馬利在文件左下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也許是過於激動了,蒙哥馬利在簽字時竟然把日期給寫錯了,他寫的是5月5日。當他意識到錯了後,把“5”字劃掉,在旁邊重寫了個“4”字。投降書的原件是打在一張普通的陸軍公文箋上的。最高統帥部要蒙哥馬利把原件送去,可蒙哥馬利捨不得把這麼寶貴的歷史性文件送出去。於是,他送去了原件的照片,原件則被他留了下來。晚年,他把這份原件贈送給了大英博物館。
德軍投降書的全文如下:
荷蘭、包括一切島嶼在內的德國西北部以及丹麥境內全體德國武裝部隊的投降書
一、德軍最高統帥部同意在荷蘭、德國西北部(包括弗里西亞群島和赫耳果蘭島及其他一切島嶼)、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和丹麥境內的全部德國武裝部隊向第21集團軍群總司令投降。上述地區的全部海軍艦隻均包括在內。上述部隊應立即放下武器,無條件投降。
二、上述地區之德軍均應在1945年5月5日(星期六)不列顛夏令時間8時起,停止在陸上、海上與空中的一切敵對行動。
三、德軍最高統帥部對今後盟國就任何問題下達之命令,均應立即執行,不得有任何爭辯及評論。
四、凡違抗命令或執行不力者,將視為破壞本投降條款,由盟國依照現行法律與戰時習慣法論處。
五、本投降書並非盟國簽署的適用於全德及德國全體武裝部隊的總投降書,一俟該總投降書籤署後,本投降書當予廢止。
六、本投降書分別以英、德兩種文字書寫,以英文本為準。
七、若對投降條款含義及解釋發生疑問或爭執,則以盟國的決定為最後之裁定。
伯·勞·蒙哥馬利元帥馮·弗里德堡1945年5月4日
18時30分華格納
波萊克
金策爾
弗里德爾
在投降書上簽字的5名德軍軍官中,波萊克在戰後不久死去,華格納後來成為西德國防部海軍部副部長,弗里德堡服毒自盡,金策爾飲彈自斃,弗里德爾則在投降後不久死於車禍。
投降儀式結束後,蒙哥馬利頒發了正式停火令,宣布自5月5日上午8時起第21集團軍群全線停止戰鬥。
接下來,蒙哥馬利又寫了幾封公開信,第一封寫給第21集團軍群所屬的高級指揮官,第二封寫給第21集團軍群的所有士兵。而後,他又向皇家海軍、皇家空軍發去公開信,對於他們在戰爭期間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謝。
5月8日午夜,在柏林舉行了由朱可夫元帥主持的正式的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凱特爾元帥代表德國政府向美、蘇、英、法四國投降,並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至此,歐戰勝利結束。投降書從5月9日零時生效。5月9日,成為歐洲勝利日。
對於蒙哥馬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功績,邱吉爾首相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說:
“該集團軍群(第21集團軍群——作者)之英名和第8集團軍一樣,必將永垂史冊。他們的豐功偉績,首先是他們的司令長官的品性、深謀遠慮的戰略和不屈不撓的戰鬥精神,實令我們的後代引為無上榮光。他從埃及經的黎波里、突尼西亞、西西里和南義大利,經法國、比利時、荷蘭和德國直達波羅的海和易北河,旌旗所指,戰無不克,未嘗有絲毫失誤。”
第十五章戰後的歲月
1. 管制德國
對戰後德國的安排,盟國原來計劃是在柏林成立一個包括蘇、美、英、法各一名委員的盟國管制委員會。他們負責指導德國中央政府如何管理這個國家。此外,德國還將被劃分為幾個地區,由4國分區占領。
管制委員會本應於德國無條件投降後成立,但這時出了點麻煩。鄧尼茨的德國政府雖然在投降書上簽了字,但盟國認為這個政府不具合法性,加上很快鄧尼茨就被作為戰犯逮捕。這種情況下,管制委員會無法自動發揮作用。而柏林因為已遭嚴重破壞,暫時也不適宜作為治理德國的中心。而且,除美國已委派艾森豪為管制委員會美方委員外,蘇、英、法三國均未派出自己的代表,因此,盟國遠征軍最高統帥部繼續發揮其作戰指揮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