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有關“民族堡壘”的神話也影響了艾森豪的判斷。據說,希特勒在走投無路時,打算把黨衛軍蓋世太保和另外一些狂熱地忠於希特勒的組織撤至巴伐利亞南部、奧地利西部和義大利北部山區,憑藉那裡險要的地形,同盟軍頑抗到底。這樣,盟軍可能將面對一場曠日持久的游擊戰。據此,艾森豪認為迅速占領德國全境比搶先攻入柏林更為重要。

  由於美方的堅持,英國方面最後無奈地接受了艾森豪的新方針。

  4月1日,分別向前推進的蒙哥馬利和布萊德雷完成了對魯爾的合圍,把B集團軍群的21個師裝進了大口袋。莫德爾率領被包圍的德軍企圖突圍,兩次都被盟軍打了回去,只好退守在防禦陣地里,作困獸之鬥。4月18日,盟軍攻入魯爾,B集團軍群全部被殲。莫德爾下落不明,有消息說他在戰敗之際自殺了。

  當魯爾戰役進入尾聲時,盟軍的一部分部隊便開始向東挺進,直指易北河。蒙哥馬利指揮部隊東進時,只遇到了一些象徵性的抵抗。在他正面的德軍採取了有條不紊的退卻戰術,雙方都只蒙受了輕微損失。對蒙哥馬利真正構成阻礙的是前進路上縱橫交叉的河流,當英軍最終推進到200公里之外的易北河畔時,他們在自己的身後已架起了200座橋樑。

  在易北河上稍事休整後,蒙哥馬利又日夜兼程地指揮大軍按計劃直指波羅的海沿岸。在這裡,他同蘇軍展開了競爭,他要搶在蘇軍之前進入丹麥。人們很懷疑一向穩紮穩打的蒙哥馬利能完成這一任務。事實證明,這種懷疑是錯誤的。蒙哥馬利不僅能穩紮穩打,也能快速推進。

  為了加快行軍速度,蒙哥馬利命令各師在狹窄的挺進線上,作大縱深挺進作戰。裝甲先頭突擊部隊繞過敵軍還在抵抗的地區,開足馬力向前推進,把攻擊該地區敵軍的任務交給後面趕來的部隊在翼側或後方予以完成。沿途,德軍正規部隊並沒對盟軍構成嚴重威脅,但盟軍卻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狙擊手的打擊。這些人多數是一些少年和散兵,他們使用一種類似火箭筒的武器,在盟軍前進路上的各個角落向盟軍坦克射擊。它給盟軍坦克帶來的損失是驚人的,第2集團軍先頭部隊的1000輛坦克,至少有125輛被擊毀或重創,還有500輛受損嚴重。很多身經歷次惡戰的優秀士兵,也死於這種非正規的襲擊中。勝利似乎在望,但死神的身影卻在每一個道路轉彎處徘徊。蒙哥馬利費了很大的氣力才使他的部隊自始至終保持高昂的士氣。

  5月2日,蒙哥馬利終於比蘇軍早6個小時抵達了波羅的海的維茨馬和盧卑克,勝利完成了任務。他所取得的戰果是輝煌的,僅5月2日和3日兩天時間,登普西的第2集團軍俘獲的戰俘就將近50萬人。毫無疑問,德國已經被決定性地打敗了。

  3. 呂訥堡荒原受降

  1945年4月27日,蒙哥馬利在前線接到陸軍部的報告,說希姆萊於24日曾通過瑞典紅十字會向盟軍提出投降。

  希姆萊稱希特勒已患重病,他可以全權代表。蒙哥馬利當時最關心的是趕在蘇軍之前進入波羅的海,因此,對希姆萊這一提議沒予重視。5月1日,德國的廣播電台宣布,希特勒已在他的作戰指揮所里死亡,海軍上將鄧尼茨接替他繼任元首。廣播中沒有提希姆萊的名字,實際上希特勒在自殺前已失去對他的信任。

  5月2日下午,指揮波羅的海和威悉河之間德國地面部隊的布盧特里特將軍派人送信給登普西,說他將率部投降。結果,他沒有來,而是送來一封信,說此事應當在更高層內進行。

  新任元首鄧尼茨為使德國避免無條件投降的厄運,決定分化盟國,採取向盟軍單獨投降的策略。5月3日,經他同意,凱特爾元帥派出一個代表團到蒙哥馬利在呂訥堡荒原的總部,談判投降事宜。代表團於當日11時30分到達,其成員有海軍上將馮·弗里德堡、金策爾將軍、海軍少將華格納和少校參謀弗里德爾。後來又增加了上校參謀波萊克。

  蒙哥馬利精心安排了這次談判。德國代表被引到他的指揮車外,他有意讓他們在迎風飄揚的英國國旗下等候了幾分鐘,然後才步出車外,佯裝不知地問翻譯:“他們是什麼人?”翻譯向他一一作了介紹。

  蒙哥馬利接著問:“他們來幹什麼?”

  弗里德堡隨即向他念了凱特爾信件,說他們打算讓德國北部的所有軍隊(包括蘇軍正面的)向盟軍投降。

  蒙哥馬利對此表示拒絕,說他不接受蘇軍正面的3個集團軍向他投降。

  弗里德堡則說,他的士兵不願向蘇聯人投降,因為他們會被送到西伯利亞作苦工。

  蒙哥馬利則譏誚地說:“1941年6月你們進攻俄國之前就應該想到這一天。”

  接著,他向德國人提出了他的條件,他說:“你們是否願意讓在我西翼和北翼的德國軍隊全部向我投降?如願意的話,我們可以把他們當做我當面敵軍以及在波蘭支援我當面敵軍的敵方部隊,向我作一種戰術性戰場投降而加以接受。”他聲稱,如果這一條件不被接受,他將命令他的部隊繼續作戰。然後,他又在地圖上向德國代表介紹了他們目前的戰況,他估計這足以打動他們接受條件。

  正式談判開始後,德國代表向蒙哥馬利表示,他們無權作出決定,但他們準備建議凱特爾接受這一條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