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蒙哥馬利對戰鬥前景很樂觀。他一方面向艾森豪去電埋怨給養危機正在危及他的勝利,但另一方面稱戰鬥的結局不會有問題。

  有一個情況是蒙哥馬利不了解的。他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說服艾森豪支持他的計劃,但布萊德雷和巴頓卻巧妙地抵制了艾森豪的決定。早在9月11日,布萊德雷就向巴頓說:“如果你在9月14日前過不了摩澤爾河的話,我準備接受艾克的決定。”巴頓得了這樣的暗示,立刻使第3集團軍跨過了摩澤爾河,造成了一種使總部既不能削減也不能停止其給養的局面。這就使艾森豪答應為蒙哥馬利增加給養的諾言無法兌現。

  蒙哥馬利在阿納姆投下了賭注,但他失敗了。9月25日,他放棄了這次行動。在這次作戰中,第82和101空降師傷亡3542人,英第1空降師傷亡3716人,其戰果僅僅是通過德軍陣地打通了一條60英里長的狹長通道,保住了橫跨在默茲河和伐耳河上的橋樑。但是,他最主要的一個目標——阿納姆城的萊茵河橋,仍牢牢地掌握在德國人手裡。

  “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為蒙哥馬利的反對者提供了打擊他的炮彈,指責再次鋪天蓋地地襲來。

  實事求是地說,“市場—花園”計劃本來是個可行的計劃,它所以沒有成功,並非是蒙哥馬利一個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給養方面是最重要原因。如前面所述,艾森豪實際上未能兌現在戰役發起前所許下的給蒙哥馬利增加給養的諾言,使蒙哥馬利的部隊在開始突破以後,缺乏持續突擊力。

  其次,由於艾森豪直到9月中旬才勉強同意蒙哥馬利的計劃,使這次作戰的最好時機錯過了,在諾曼第被打得驚魂不定的德軍已緩過氣來,重新組織起了有效的防禦。而盟軍,包括艾森豪和蒙哥馬利,此時都被一種盲目的樂觀情緒所主導,認為德國已經不堪一擊。

  第三,是個可原諒的錯誤。盟軍情報機構並沒有發現,以勇猛頑強的作風著稱的德國將軍莫德爾恰在這一地區。而歷經考驗的德第9和第10裝甲師也已恢復了元氣。最糟的是,在阿納姆戰鬥發起前幾小時,德軍從擊落的一名美軍軍官身上繳獲了一份地圖,從中掌握了盟軍的作戰計劃。

  此外,還有些事情也做得很糟糕。第1空降師的師長厄克特原來是位步兵旅長,根本不懂空降突擊;而空中支援計劃又因電台質量問題,沒能很好地執行;執行空降作戰的部隊基本上是在缺乏空中支援的情況下進行的。

  撇開這些不說,其實阿納姆戰役在當時發動,本身就有問題。盟軍在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戰線過長,後勤保障困難。解決這一問題的惟一途徑是儘快開放安特衛普和鹿特丹的港口。這一問題,拉姆齊是注意到了的。

  早在第11裝甲師奪取了安特衛普時,拉姆齊就向盟軍最高統帥部去電,要求儘快肅清安特衛普附近殘敵,使該港得以開放。可惜,正在爭論不休的蒙哥馬利和艾森豪都沒意識到不能利用安特衛普就意味著勝利無望。兩人爭吵的最後結論是向阿納姆發起進攻,雖然他們也提出進攻安特衛普,但是重視不夠,用蒙哥馬利的話講,就是“我們低估了打開安特衛普港以便自由地使用該港的困難。我認為,當我們揮師魯爾時,加拿大集團軍能完成這一任務。但我錯了”。

  希特勒的反應顯然比艾森豪和蒙哥馬利要靈敏得多。在安特衛普失守後,他立刻覺察到,通往安特衛普的航道與占領這一城市本身同樣重要,因此他下令通過布雷、炮擊和派兵據守使斯海爾德河不能通行。

  艾森豪和蒙哥馬利共同犯下的這個錯誤,使盟軍雖在9月4日完好無損地奪取了安特衛普城和港口,但直到11月28日盟軍的船隻才能靠上安特衛普的碼頭。

  “市場—花園”行動的失敗,使盟軍高級將領的頭腦開始清醒了。艾森豪迫不及待地指示蒙哥馬利“把打開安特衛普港當做頭等大事”。他甚至還指出:“在北面側翼再掌握一個大港口是最終攻入德國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但事後的聰明畢竟難以挽回已經造成的損失。

  蒙哥馬利與艾森豪的爭論仍未結束。在如何儘快置德國巨人於死地的問題上,兩位偉大的將帥很難達成持久一致。現在,爭論變得更加複雜了。

  從9月10日以後,兩人再也沒有見過面。爭論是通過信件和電報遠距離進行的。有人說,如果一對夫妻發展到要靠寫信來協商解決家庭大事的地步,那他們的關係就完了。這種比喻也適合於當時的蒙哥馬利和艾森豪。

  在這場電報和信件進行的“戰鬥”中,蒙哥馬利用語尖刻,直截了當,而艾森豪則態度謙恭,多用外交辭令。

  9月15日,蒙哥馬利說:“最理想的目標是魯爾,再經北線直搗柏林。”完成這一任務,“有第21集團軍群加上美第1集團軍的9個師就足以勝任,但該部隊必須獲得在給養方面的一切物資”。

  9月20日,艾森豪回信試圖平息爭論。他說:“總的說來,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我不認為在戰略方針上,我們有什麼重大的分歧。”他說,他從未考慮過讓所有盟軍齊頭並進。他選擇的路線同蒙哥馬利一樣,是從魯爾到柏林。他保證,蒙哥馬利將在美第1集團軍的支持下,率部向柏林挺進,而巴頓和其他部隊則保持一種進攻姿態,拉長德軍防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