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高摸清嬴政每天在宮中的行動規律後這天,他故意約幾位太監在嬴政必經的路旁談論嫪毐叛亂的事,他見嬴政走來,故意裝做不知,大聲說道:“嫪毐該殺,滿門抄斬也不過分,但我認為文信侯也應該一同被殺,甚至滿門抄斬,他比嫪毐還壞!”

  其他幾人都大驚失色,急忙阻止說:“你小聲點,別讓人聽見了,文信侯是大王仲父,若聽見你說丞相該殺不要了你的小命。”

  趙高故意執拗地說:“怎麼,就是大王在我也敢這麼說,呂不韋就是該殺!”

  嬴政已經把趙高的話聽得一清二楚,走到幾人背後,乾咳一聲問道:“誰這麼大膽,在此亂嚼舌頭,說文信侯的壞話?”

  幾人一見是秦王政,嚇得撲通跪在地上叩頭求饒,都把責任推給了趙高。趙高也裝出驚慌害怕的樣子,低頭嘟嚷道:“我等在說文信侯該殺呢。”

  “文信侯怎麼該殺,你要說個明白,否則,本王治你誹謗君侯罪,將你滿門抄斬!”

  “大王有所不知,文信侯該殺的罪狀太多了。”

  趙高試探著說,“第一,嫪毐入宮就是文信侯安排的。”

  嬴政一驚:“你怎麼知道的?”

  “是小人親自看見的。”

  “那麼第二呢?”

  “文信侯安排嫪毐入宮,又指使太后到雍城居住,不然怎麼有嫪毐叛亂之事。”

  “你怎麼知道太后去雍城是呂不韋指使!”嬴政威逼道。

  “這還用問麼,不然太后手中怎麼會有調兵令牌,太后去雍城時大王尚未掌握兵權,當然不可能給太后令牌,而當時掌握兵權的正是文信侯。”

  “如果文信侯說那塊令牌是太后強行從他那裡索要的呢?”

  “那文信侯也有錯,他在向大王交出兵權時應該提示大王,讓大王收回令牌。”

  嬴政對趙高的回答十分滿意,他想了想又問道:“除此之外,文信侯還有什麼罪狀?”

  趙高已經摸清嬴政確實有剷除呂不韋之心,大膽地說道:“大王若想將文信侯治罪他的罪可多啦,大王若不想將他治罪,文信侯再多的罪也無罪。”

  “此話怎講!”嬴政不悅地問。

  “文信侯總攬相位多年,所有大權一人獨握,眾人說他跋扈專權,大王若說他體恤君王事必躬親也未嘗不可。再說嫪毐叛亂,文信侯身為百官之首,負責監察百官,對嫪毐謀逆之舉一無所知,治他失察罪可以,治他知情不報縱容作亂也未嘗不可。”

  嬴政暗暗點頭:“快起來吧。”

  “謝大王饒恕奴才之恩。”趙高站起來說道。

  “你怎麼知道本王已經饒恕了你?”

  “大王若要治奴才的罪,立馬就命人把奴才拉出去砍了,怎會讓小的站起來呢。”

  嬴政本人聰慧過人,也喜歡聰明伶俐有思想有主見之人。他打量一下趙高,覺得有些面熟,又似乎並不常見,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奴才趙高。”

  “趙——高——”嬴政輕聲念叨一遍,覺得好熟,卻一時想不起來。

  趙高趁機說道:“大王早已不記得奴才了,小的曾服侍過大王回國呢。”

  嬴政這才隱隱記得從趙國回秦時似乎有一個隨從叫趙高,便問道:“這多年來你一直在宮中擔任何職?”

  趙高很慚愧地說:“原先服侍先王,自從先王崩駕後一直在宮中幹些雜務,並無什麼職務。”

  嬴政見趙高人很老實,也很能幹,敢說敢為,又是故人,便讓趙高留在自己身邊。趙高喜出望外,不動聲色地說:“多謝大王信得過奴才,小的一定盡心盡力服侍大王。”

  嬴政把趙高帶到寢宮,問道:“你剛才說文信侯有那麼多該殺之罪,可本王念他有功於秦,並不想治他死罪,只想讓他知罪而退,讓出相位即可,你有辦法嗎?”

  趙高稍稍思索片刻說道:“奴才倒有個辦法,不知是否可行,請大王明鑑。”

  嬴政只是隨便問一問,也是想考一考趙高,看看今後能否委以重任。他想在宮中物色幾個心腹太監,必要時也能磋商一些軍機大事,他從嫪毐這次叛亂中看出自己身邊太缺人手,特別是關鍵時刻派上用場的人。李斯、王綰、王翦、隗狀等人雖然忠實可信,但畢竟不住在宮中,使用起來不十分方便,如果宮中有幾位能扛大事的人那就方便多啦。誰知趙高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居然大出嬴政意外,他連連點頭,覺得可行,並讓趙高把李斯找來依計而行。

  呂不韋對嫪毐叛亂一事又驚又喜,嫪毐一倒,他在朝中失去對手,朝臣自然要倒向他這一邊。但呂不韋更多地是不安,倘若嬴政深究下去,自己會因嫪毐一案受到牽連,只要嬴政抓住他的一個過錯就會將他治罪。現在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以退為進,主動提出退出朝野,回到三川郡雒陽(今河南洛陽附近)封地等待時機。呂不韋仍存在一絲僥倖,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願就此罷休的。呂不韋一方面令司空馬四處打探消息,一方面忐忑不安地等待嬴政對嫪毐一案的處理。一晃幾日過去了,呂不韋仍不見嬴政下令處決嫪毐,他心裡更感不安,俗話說夜長夢多就是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