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管輅答道:“您放心。我知道酒不可極飲,才不可盡用,我會持酒以禮,持才以愚的。”
縱觀管輅一生,他也做到了這一點。魏晉政治風雲變幻,他雖遊走於官貴之間,但“藏智以朴,卷舒有時”,很好地保全了自己。
管輅明察秋毫,簡直成了治保主任。附近不但小偷小摸絕了跡,鄰里也都夜不閉戶。來講幾個管輅斷案的神奇例子吧:
有人丟了妻子,來找管輅占卜。管輅告訴他:明天早晨在東陽門中等候,見有販子挑豬進城,就故意與之爭鬥。
那人心裡不免犯嘀咕:這都是啥餿點子啊,也不怕豬販擔子裡放把殺豬刀。但那人畢竟尋妻心切,對管輅又充滿信心,還是依計而行。
第二天,東陽門外便上演了一出“小豬快跑”的鬧劇。兩人正扭做一團呢,豬逃了。於是大家便去追。那豬慌不擇路,跑入一戶人家,拱破一個大瓮。瓮中居然藏了個人——正是那人失蹤的妻子!
除了管治安,管輅還要管消防。
管輅有個遠鄰家裡老失火,消防隊也找不到原因。主人老漢只能來找管輅。
分析了卦象,管輅教他第二天在南邊小路上等著,見到一位頭戴角巾、駕著黑牛老爺車的學生小哥,就一定要請他吃飯留宿。
老漢依計而行。那學生一開始還挺高興,直夸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吃罷了飯,學生見時辰不早,便說有急事要走,再不走就趕不上二路公交汽車了。可主人一定硬拉著留宿,還把大門給鎖上了。
到了晚上,學生越想越不對,“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雖然自己身上沒什麼錢,但保不准人家是開人肉包子鋪的呢。
眼見主人睡了,學生把刀出屋,側倚在院中兩垛積薪之間,微閉雙眼假寐,雙耳傾聽著周圍的動靜。
倏忽間,眼前似有一物掠過。定睛一瞧,一小獸手持火把,正以口吹之。
學生大驚,連忙拉開架勢,掄圓大刀,使了一招“劈山救母”。只聽“噗哧”一聲,那怪物被攔腰砍成兩截。
主人也被驚醒,披衣舉火出來察看,原來縱火犯是只狐狸。
這些故事看似神奇,但古人類似例子甚多。
比如東晉時庾嘉德善筮。有人失一婢女,庾嘉德讓他第二天在東陵口等候,有姓曹者乘車而至,不論認不認識,只管強行登車,上得去上不去都不要緊。
第二天早晨果然有個姓曹的乘車上墓,那人便徑直上車。曹郎以為遇到了協警來開罰單,大呼小叫,驚了牛。牛駕車就往草叢裡跑,結果被一具死屍絆住了。那正是婢女的屍體。
又如唐時朱邯,精於周易。董元范因母親得了奇病,每到晚上就發作,來找朱邯占卜。朱邯告訴他:傍晚時在路傍等候,碰到執弓挾矢的人,就向他求助。
邑人李楚賓喜歡打獵,那天傍晚正好行獵歸來,被守株待兔的董元范請至家中。
那夜月明如晝,酒足飯飽的李楚賓出戶徘徊消食。忽見一隻大鳥飛到董元范家房頂,以喙啄屋,此時堂內董元范的母親也開始痛苦地呻吟起來。
李楚賓引弓便射,兩發皆中。那鳥帶箭飛去,董母痛聲亦止。
第二天,李楚賓與董元范一起尋找那怪鳥的蹤跡。結果在一間破屋內找到個廢舊的碓桯(tīng,支碓的木架)。李楚賓的兩支箭正在其上,中箭之處還有斑斑血跡。他們將這個廢桯燒了,董母的病也因之而愈。
4.管輅14:華長駿
雖然管輅非常小心,但還是碰到了點小麻煩。
事情的起因是鄰里有個婦人丟了牛,來找管輅卜筮。管輅告訴她到去哪裡找,婦人也找到了牛。這本是個圓滿的結局,可人的想法千奇百怪。那婦人是個陰謀論者,認定牛一定是管輅偷藏起來的,否則他何以知道牛在哪裡?於是那便告了官。
還好當時的法官並不糊塗,沒說出“不是你偷的,你為什麼要告訴她?”之類的昏話。真相很快查明,管輅是以術數推知的。
這件事鬧得沸沸洋洋,驚動了封疆大吏,連冀州刺史裴徽都知道了。
禍福相倚,管輅居然由此步入仕途——清河太守華表徵召管輅為文學掾。還是王鳳儀老善人的那句話:“好事來了嚇一跳”!
這個華表是華歆的兒子。華歆在《三國演義》里被描繪捉後逼宮、助曹為虐的奸臣典型。《世說新語》又有管寧、華歆割席絕交的故事。而在正史記載中,華歆為官卻頗有清名,史稱“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當時皇帝遍賜公卿罰沒的人口為奴婢,只有華歆不但不為難這些女眷,還設法為之作嫁。
《世說新語?德行》記載了華歆的一個故事:
華歆、王朗同船避難。有個逃難的人想搭順風船。華歆面露難色,王朗卻很大方:“我們的船還寬敞得很,多搭一人有何不可?這或許能救他一條性命呢!”
賊人追至。眼見著船跑不快,王朗急了,想把所攜之人趕下船。這時華歆卻開口了:“剛才我有疑慮,正是因為想到現在的困難。但既然你已答應了人家,怎可又以事急為由相棄呢?”
故事雖簡,蘊含深意。那時的人即以此事評定華、王二人之優劣。
縱觀管輅一生,他也做到了這一點。魏晉政治風雲變幻,他雖遊走於官貴之間,但“藏智以朴,卷舒有時”,很好地保全了自己。
管輅明察秋毫,簡直成了治保主任。附近不但小偷小摸絕了跡,鄰里也都夜不閉戶。來講幾個管輅斷案的神奇例子吧:
有人丟了妻子,來找管輅占卜。管輅告訴他:明天早晨在東陽門中等候,見有販子挑豬進城,就故意與之爭鬥。
那人心裡不免犯嘀咕:這都是啥餿點子啊,也不怕豬販擔子裡放把殺豬刀。但那人畢竟尋妻心切,對管輅又充滿信心,還是依計而行。
第二天,東陽門外便上演了一出“小豬快跑”的鬧劇。兩人正扭做一團呢,豬逃了。於是大家便去追。那豬慌不擇路,跑入一戶人家,拱破一個大瓮。瓮中居然藏了個人——正是那人失蹤的妻子!
除了管治安,管輅還要管消防。
管輅有個遠鄰家裡老失火,消防隊也找不到原因。主人老漢只能來找管輅。
分析了卦象,管輅教他第二天在南邊小路上等著,見到一位頭戴角巾、駕著黑牛老爺車的學生小哥,就一定要請他吃飯留宿。
老漢依計而行。那學生一開始還挺高興,直夸民風淳樸、熱情好客。
吃罷了飯,學生見時辰不早,便說有急事要走,再不走就趕不上二路公交汽車了。可主人一定硬拉著留宿,還把大門給鎖上了。
到了晚上,學生越想越不對,“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雖然自己身上沒什麼錢,但保不准人家是開人肉包子鋪的呢。
眼見主人睡了,學生把刀出屋,側倚在院中兩垛積薪之間,微閉雙眼假寐,雙耳傾聽著周圍的動靜。
倏忽間,眼前似有一物掠過。定睛一瞧,一小獸手持火把,正以口吹之。
學生大驚,連忙拉開架勢,掄圓大刀,使了一招“劈山救母”。只聽“噗哧”一聲,那怪物被攔腰砍成兩截。
主人也被驚醒,披衣舉火出來察看,原來縱火犯是只狐狸。
這些故事看似神奇,但古人類似例子甚多。
比如東晉時庾嘉德善筮。有人失一婢女,庾嘉德讓他第二天在東陵口等候,有姓曹者乘車而至,不論認不認識,只管強行登車,上得去上不去都不要緊。
第二天早晨果然有個姓曹的乘車上墓,那人便徑直上車。曹郎以為遇到了協警來開罰單,大呼小叫,驚了牛。牛駕車就往草叢裡跑,結果被一具死屍絆住了。那正是婢女的屍體。
又如唐時朱邯,精於周易。董元范因母親得了奇病,每到晚上就發作,來找朱邯占卜。朱邯告訴他:傍晚時在路傍等候,碰到執弓挾矢的人,就向他求助。
邑人李楚賓喜歡打獵,那天傍晚正好行獵歸來,被守株待兔的董元范請至家中。
那夜月明如晝,酒足飯飽的李楚賓出戶徘徊消食。忽見一隻大鳥飛到董元范家房頂,以喙啄屋,此時堂內董元范的母親也開始痛苦地呻吟起來。
李楚賓引弓便射,兩發皆中。那鳥帶箭飛去,董母痛聲亦止。
第二天,李楚賓與董元范一起尋找那怪鳥的蹤跡。結果在一間破屋內找到個廢舊的碓桯(tīng,支碓的木架)。李楚賓的兩支箭正在其上,中箭之處還有斑斑血跡。他們將這個廢桯燒了,董母的病也因之而愈。
4.管輅14:華長駿
雖然管輅非常小心,但還是碰到了點小麻煩。
事情的起因是鄰里有個婦人丟了牛,來找管輅卜筮。管輅告訴她到去哪裡找,婦人也找到了牛。這本是個圓滿的結局,可人的想法千奇百怪。那婦人是個陰謀論者,認定牛一定是管輅偷藏起來的,否則他何以知道牛在哪裡?於是那便告了官。
還好當時的法官並不糊塗,沒說出“不是你偷的,你為什麼要告訴她?”之類的昏話。真相很快查明,管輅是以術數推知的。
這件事鬧得沸沸洋洋,驚動了封疆大吏,連冀州刺史裴徽都知道了。
禍福相倚,管輅居然由此步入仕途——清河太守華表徵召管輅為文學掾。還是王鳳儀老善人的那句話:“好事來了嚇一跳”!
這個華表是華歆的兒子。華歆在《三國演義》里被描繪捉後逼宮、助曹為虐的奸臣典型。《世說新語》又有管寧、華歆割席絕交的故事。而在正史記載中,華歆為官卻頗有清名,史稱“歆素清貧,祿賜以振施親戚故人,家無擔石之儲。”當時皇帝遍賜公卿罰沒的人口為奴婢,只有華歆不但不為難這些女眷,還設法為之作嫁。
《世說新語?德行》記載了華歆的一個故事:
華歆、王朗同船避難。有個逃難的人想搭順風船。華歆面露難色,王朗卻很大方:“我們的船還寬敞得很,多搭一人有何不可?這或許能救他一條性命呢!”
賊人追至。眼見著船跑不快,王朗急了,想把所攜之人趕下船。這時華歆卻開口了:“剛才我有疑慮,正是因為想到現在的困難。但既然你已答應了人家,怎可又以事急為由相棄呢?”
故事雖簡,蘊含深意。那時的人即以此事評定華、王二人之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