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第178章 和親
宋言草草梳洗一番便急忙去尋父皇。
不過兩月時間不見,宋言竟覺得父皇好似老了幾歲,兩鬢的白髮又添了不少。
她知道,父皇是因戰事憂愁。突厥的強大讓人畏懼。從前突厥只侵擾北地幾個部落小國,大相朝從未將它放在眼中。
可今時不同往日,突厥一番往年常態,不在只是侵擾搶掠,而是用這幾年搶來的金銀牛羊壯大了兵力,在今年一舉吞併了幾個部落小國。
現下的突厥,足以與大相一決高下。他的少主拓跋文雲,在此次征伐戰爭中是一個重要角色,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的攻進大相朝,是他證明自己最有利的手段。冬季到來之前,他要讓草原上的部落住進中原的皇宮。
「父皇…」
宋言眼中帶了點濕意。她的幾個哥哥都太過文氣,不堪大用。而曾經叱吒風雲的父皇已經老了。此時垂頭看著輿圖,明亮的燭火落滿了廳堂,他卻好似依舊看不清楚,更加低頭湊近了去看。
聽見宋言聲音。抬起頭時還有些眼花的眯了眯眼。
「哦,是朕的言兒回來了。」鬆動的面上浮起了笑意,抬手叫宋言到身邊。
「你姐姐呢?她還好嗎?你們兩個玩的開不開心。」
宋言挨著父皇坐下,抱了他手臂將頭靠在他肩頭,卻說不出話來。
皇帝無奈的搖了搖頭,抬手拍了拍握在自己臂彎的小手。忽然間也不想再跟自己疼愛的小女兒要強。
聲音透著失落,「父皇沒將你幾個哥哥教導好。父皇很後悔。從前覺得大相朝國力強盛,邊關蠻夷不足掛齒。父皇終日要求你的幾個哥哥要飽讀詩書、重禮修身。可卻唯獨忽略了兵法武略。」
宋言靜靜的聽著父親的心聲,攙在他臂彎的手更緊了一些。
皇帝嘆息一聲,接著道:「若朕在年輕十五六歲,拓跋文雲絕對不是我的對手!若朕有個像他一樣的兒子…」聲音微頓,為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長久沉默。
「父皇能文善武,對付一個毛頭小子絕不在話下。」
宋言抬頭去看皇帝,希望能叫他心中好受一些。
皇帝卻搖頭笑了笑。「他可不是什麼毛頭小子,他攻破幾方小國的兵法陣法老練獨到,明明才二十郎當歲,卻好像身經百戰了一般。是個天生上戰場的苗子。那些攻城之法,父皇想不出來啊…」
宋言心中擔憂起來,「那該怎麼辦呢父皇?」
皇帝已經沉思了幾個日夜,此時最先將這憋屈的想法吐露給了自己的女兒。
「父皇準備求和,贈與金銀。力求暫保大相朝一年的安穩。」
宋言急忙問道:「一年後呢?」
「這一年內啊,父皇爭取與鄰國達成共識。他們不是求朕要將他們的絲織賣到咱們家麼。朕同意了便是。市場相容,兩國交好,一年後,便能與突厥抗衡。」
「可是,突厥會同意講和麼。」
「不知道,父皇準備試一試。他們如今胃口大得很,也許要掏空大相的國庫。」
「若是沒有拓跋文雲就好了。」宋言忍不住嘆氣。
「是啊,突厥的老首領連路都走動了,其他的幾個兒子都沉迷酒色,不比你幾個哥哥,偏偏就衝出了一個拓跋文雲。若沒有他,怎會一統邊關,若沒有他,何來大相朝的威脅啊…」
「父皇,女兒相信,一年的時間大相會不一樣的,哥哥們也會不一樣的。」
「但願吧。」
暑氣漸消時。突厥的使者進朝了。
大相王朝擺出了前所未有的隆重裝點,勢必要讓匈奴知道大相強盛,不敢輕易造次。
宋言遠遠的站在閣樓之上。看著那兩個使者走在宮道上,一個年過半百,一個不過二十出頭,姿態悠閒隨意,好似走在自家後花園。
宋言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這人,實在太過特別。
那年輕男子敏銳至極,似乎察覺了她的目光。準確的回頭看了過來。一雙眼幽深似鷹隼,叫宋言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但身形依舊強作鎮定,大相的公主,絕不能被一個眼神嚇退。
兩雙眼睛似在對峙,沒有哪一方肯先示弱。待宮道走到盡頭。宋言唇間緩緩吐出口氣,暗道這人終於要消失在自己眼前。但下一瞬,那男子忽然勾起了個淺笑。
宋言微怔時,那人已經拐進了另一條宮道。
突厥使者與大相皇帝相談了足足一個時辰。內侍傳聞,開始是和煦對話,中間唇槍舌戰,後來,皇帝狠狠砸了手中茶盞。
這一夜皇宮之中猶如冬日蕭瑟。處處都是小心翼翼。連宮人們的腳步都放的及輕。
尚書房的燈火亮到了三更天。商討無果,幾個內閣大臣只得宿在宮中,第二日早朝接著再議。
五更的更鼓敲過。宋言簡裝行到那日觀望的閣樓上。看著朝臣魚貫而入。
直到宮道寂靜。她才緩步走向早朝正殿。偏宮裡的杏子已經紅透,長長一枝垂在牆頭。遠處一道欣長消瘦的身影走來。宋言遠遠注視著那純白的長袍。多日不見,他面色依舊不好。但真正到了近處,宋言卻忽然不敢再看。
而那人,更是自始至終都沒看她一眼。
兩相錯開,宋言只覺胸口酸楚之意瀰漫到眼中、鼻尖。但那淚珠子未墜下之時,就已經消失在了她柔嫩的指尖,心中想著關於突厥使者額外要求的傳言。宋言沉下了心情,繼續走向議政殿。<hr>
宋言草草梳洗一番便急忙去尋父皇。
不過兩月時間不見,宋言竟覺得父皇好似老了幾歲,兩鬢的白髮又添了不少。
她知道,父皇是因戰事憂愁。突厥的強大讓人畏懼。從前突厥只侵擾北地幾個部落小國,大相朝從未將它放在眼中。
可今時不同往日,突厥一番往年常態,不在只是侵擾搶掠,而是用這幾年搶來的金銀牛羊壯大了兵力,在今年一舉吞併了幾個部落小國。
現下的突厥,足以與大相一決高下。他的少主拓跋文雲,在此次征伐戰爭中是一個重要角色,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的攻進大相朝,是他證明自己最有利的手段。冬季到來之前,他要讓草原上的部落住進中原的皇宮。
「父皇…」
宋言眼中帶了點濕意。她的幾個哥哥都太過文氣,不堪大用。而曾經叱吒風雲的父皇已經老了。此時垂頭看著輿圖,明亮的燭火落滿了廳堂,他卻好似依舊看不清楚,更加低頭湊近了去看。
聽見宋言聲音。抬起頭時還有些眼花的眯了眯眼。
「哦,是朕的言兒回來了。」鬆動的面上浮起了笑意,抬手叫宋言到身邊。
「你姐姐呢?她還好嗎?你們兩個玩的開不開心。」
宋言挨著父皇坐下,抱了他手臂將頭靠在他肩頭,卻說不出話來。
皇帝無奈的搖了搖頭,抬手拍了拍握在自己臂彎的小手。忽然間也不想再跟自己疼愛的小女兒要強。
聲音透著失落,「父皇沒將你幾個哥哥教導好。父皇很後悔。從前覺得大相朝國力強盛,邊關蠻夷不足掛齒。父皇終日要求你的幾個哥哥要飽讀詩書、重禮修身。可卻唯獨忽略了兵法武略。」
宋言靜靜的聽著父親的心聲,攙在他臂彎的手更緊了一些。
皇帝嘆息一聲,接著道:「若朕在年輕十五六歲,拓跋文雲絕對不是我的對手!若朕有個像他一樣的兒子…」聲音微頓,為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長久沉默。
「父皇能文善武,對付一個毛頭小子絕不在話下。」
宋言抬頭去看皇帝,希望能叫他心中好受一些。
皇帝卻搖頭笑了笑。「他可不是什麼毛頭小子,他攻破幾方小國的兵法陣法老練獨到,明明才二十郎當歲,卻好像身經百戰了一般。是個天生上戰場的苗子。那些攻城之法,父皇想不出來啊…」
宋言心中擔憂起來,「那該怎麼辦呢父皇?」
皇帝已經沉思了幾個日夜,此時最先將這憋屈的想法吐露給了自己的女兒。
「父皇準備求和,贈與金銀。力求暫保大相朝一年的安穩。」
宋言急忙問道:「一年後呢?」
「這一年內啊,父皇爭取與鄰國達成共識。他們不是求朕要將他們的絲織賣到咱們家麼。朕同意了便是。市場相容,兩國交好,一年後,便能與突厥抗衡。」
「可是,突厥會同意講和麼。」
「不知道,父皇準備試一試。他們如今胃口大得很,也許要掏空大相的國庫。」
「若是沒有拓跋文雲就好了。」宋言忍不住嘆氣。
「是啊,突厥的老首領連路都走動了,其他的幾個兒子都沉迷酒色,不比你幾個哥哥,偏偏就衝出了一個拓跋文雲。若沒有他,怎會一統邊關,若沒有他,何來大相朝的威脅啊…」
「父皇,女兒相信,一年的時間大相會不一樣的,哥哥們也會不一樣的。」
「但願吧。」
暑氣漸消時。突厥的使者進朝了。
大相王朝擺出了前所未有的隆重裝點,勢必要讓匈奴知道大相強盛,不敢輕易造次。
宋言遠遠的站在閣樓之上。看著那兩個使者走在宮道上,一個年過半百,一個不過二十出頭,姿態悠閒隨意,好似走在自家後花園。
宋言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這人,實在太過特別。
那年輕男子敏銳至極,似乎察覺了她的目光。準確的回頭看了過來。一雙眼幽深似鷹隼,叫宋言忍不住打了個寒顫,但身形依舊強作鎮定,大相的公主,絕不能被一個眼神嚇退。
兩雙眼睛似在對峙,沒有哪一方肯先示弱。待宮道走到盡頭。宋言唇間緩緩吐出口氣,暗道這人終於要消失在自己眼前。但下一瞬,那男子忽然勾起了個淺笑。
宋言微怔時,那人已經拐進了另一條宮道。
突厥使者與大相皇帝相談了足足一個時辰。內侍傳聞,開始是和煦對話,中間唇槍舌戰,後來,皇帝狠狠砸了手中茶盞。
這一夜皇宮之中猶如冬日蕭瑟。處處都是小心翼翼。連宮人們的腳步都放的及輕。
尚書房的燈火亮到了三更天。商討無果,幾個內閣大臣只得宿在宮中,第二日早朝接著再議。
五更的更鼓敲過。宋言簡裝行到那日觀望的閣樓上。看著朝臣魚貫而入。
直到宮道寂靜。她才緩步走向早朝正殿。偏宮裡的杏子已經紅透,長長一枝垂在牆頭。遠處一道欣長消瘦的身影走來。宋言遠遠注視著那純白的長袍。多日不見,他面色依舊不好。但真正到了近處,宋言卻忽然不敢再看。
而那人,更是自始至終都沒看她一眼。
兩相錯開,宋言只覺胸口酸楚之意瀰漫到眼中、鼻尖。但那淚珠子未墜下之時,就已經消失在了她柔嫩的指尖,心中想著關於突厥使者額外要求的傳言。宋言沉下了心情,繼續走向議政殿。<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