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理是天理,由理而成的德,是屬於父親的,德就是父親大人。熊孩子不滿意父親,造了這家的反,以後不叫父親大人了,要改叫母親大人,這家要由母親來作主。

  人的性情兩部分,一部分是維持大家緊密團結在一起的,這是父親的。還有一部分是自由自在的,這是母親的,就是好玩高興,滿足自己欲望。天理由父親管著,性情則在各人心裡,由母親管著。父親不斷地用天理來奪人慾,在家裡奪母親的權,最後終於是闖出了大禍來。家改成母親來管,不按天理,要讓政權從人心。

  孩子的性情被奪了,不高興,大人一看不住不是在家裡闖禍,就是到外面惹事。這家教育好,一般不到外面闖禍,但架不住有人來闖門,有人在家裡鬧出事來。道理里只有天理,沒有私慾,照著天理做事大家不樂意,政治對內對外就不牢靠。

  父親奪母親的權,孩子不高興,那母親奪了父親的權,孩子就能開心嗎?父親是對外的,所以用他的道理來管家,母親守家所以不能用她的道理,是一種平衡。父親和母親都滿意,才能家合,才能萬事興。不能任性,一任性又成了有母親沒父親,有地而無天。大家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不受制度約束,就很難團結得起來。

  由流傳下來的治家的傳統,徐平猜測這個天下治理之道,應當是父母都心安。孩子們就來作偽,父親想要什麼,就給他什麼,母親要什麼,也給她什麼。

  扮演好偽君子,留住真性情,就是徐平欲讓父母心安的治國道理。處理好外患,全力去通這個道理,在天下形成制度和道德,來實現長治久安。長治是讓父親滿意,久安是讓母親滿意,有天有地,家和萬事興。

  徐平來到這個世界只求一世富貴,最開始他並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念頭,等慢慢知道、明德之後,才明白為什麼。前世的經驗告訴他,想要富貴,就要掌權,就要想辦法去做官。參加科舉考中進士,一步踏入官場,就向著《道德經》里的那個世界而去。他的心中沒有任何天條,凡事要講個道理,自己要弄明白,就一步一步拾級而上。他選了這一條道路,其後就身不由己,只能一直走下去。不把他的道理通於天下,他於這個世界就只是一個過客,自己的愛恨情仇就一片虛無。假人也要做真,愛人是自己的愛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朋友和仇人同樣是自己的。通不成道理,連這一世富貴都守不住。他只有守住這一世富貴,假人做成真人,才能成為自己,去探索另一個世界。

  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當他有這個志向的時候,其實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麼,現在明白了。賢者所言為經,經留給世界,報答這個世界的同伴和自己的後人。賢者所為即史,造福了天下人,即為功。功獻給母親,載之史冊。賢者通道理,能夠讓天下一心,從而成德。德獻給父親,德被蒼生。有此三不朽,則對這個世界的人都報答了,從而成聖。

  聖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權利。你可以選擇成為人,成為神,成為仙,成為另一個世界的任何身份。那個世界是母親的,《山海經》的世界。《道德經》的世界處處是規則,你不能這樣做,你不能這樣想,不能由著你的性子來,這個世界要天下一心而成德。那個世界則隨心所欲,任著你的性子來,你想什麼就有什麼。

  洪荒世界一分為二,天地就是父母,人外就是自然。父母手裡各有一個世界,人和自然也各有一個世界,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不管信哪個世界為真,哪個世界為假,都是迷信,徐平認為應該是通不出真與假的道理來。那就同時讓父母心安,精神世界安寧,去探索自然,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與自然世界的理合起來。人的世界與自然世界合一,精神的天與地合一,才是大同。大同之世是個什麼樣子?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理,可能世界完全是另一個面目。神話將成為現實,過去就將成神話。

  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道與理,來自於不同的大人。人的理來自於大人,自然的理需要自己去探索,去形成自己的理。等到人的理與自然的理合一,實現大同,文明就將成長為宇宙,有了過去和未來,與現在一理貫通。實現大同,世界就換了人間。

  徐平明德,是他率軍於天都山下大勝党項,立了歷史上岳飛的功,感受到了岳飛那為天下之民願意付出一切的赤誠之心。最終功業未成,亡於中途,對天下終將淪喪的那一聲嘆息。感受到了臨終前寫下「天命昭昭」,對這天命的憤怒與不滿,看向天下蒼生那滿心不甘與遺憾的最後一眼。岳飛立的言,就是諸葛亮的《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惜功業未竟,其德未成,最終連半壁江山也守不住。

  存天理,滅人慾,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其實表達出來的都是一個意思。教導天下之民,為了這個天下,要勇於犧牲自己,奉獻自己的性命。性命不僅是生命,還包括人性,把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要獻出去。

  徐平是個假人,他明的是個假德,但那個道德天地卻是真切感受到了。假人的本能反應就是作偽,回頭再看儒家典籍,滿篇都是偽。跟道德合起來,就明白了儒就是偽,文就是偽。周德是文德,其德文過而飾非,全天下都在裝著扮演這一個道德。

  補天的七色石,到了唐宋道理,用偽就煉不成了。可一,可二,不可三。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再三就是褻瀆,自家大人講道理,但也不允許孩子褻瀆自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