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回過神來,目光落在了那被扣押著的徐國公身上。

  「蕭銳是朕的第一個兒子。」

  皇帝一開口,那邊的徐國公輕抬了下眼眸。

  蕭銳死後,他便猶如被卸掉了全身的精氣神一般。

  「朕不是沒有給過你們機會!」皇帝面色繃得很緊,到底是閉上了眼。

  私藏武器這樣的重罪,沒有直接賜死蕭銳,便已經是留了情面。

  若是他們不做這樣的事,便是太后死後,皇帝也會留下蕭銳性命。

  可他偏偏要自尋死路。

  皇帝面容深沉:「傳朕旨令,蕭銳一黨欺君罔上,意圖謀逆,其罪當誅!」

  「將徐國公推出午門,斬首示眾!蕭銳及其名下所有子女,俱是剔除皇家族譜,貶為庶人,流放三千里,此後半生,再不得踏入皇城半步。」

  底下的人低聲應下。

  好不容易放晴的天空,又一次陰沉了起來。

  晚間時分,溫月聲終是抵達了公主府內。

  剛入了府中,就見得晏陵和章玉麟及忠勇侯已是候在了一旁。

  蕭銳此番勾結了關東軍、親衛軍,另有一些朝中重臣,朝堂內外必定要經歷一番動盪。

  晏陵事忙,亦是才抽出空來到公主府。

  他身側的章玉麟見得溫月聲,面色卻並不好看,他只沉聲道:

  「……今日之事,不出郡主與晏大人預料。」

  「在我等趕往行宮後一刻鐘,便有將領率駐京城大軍抵達行宮。」

  數十萬將士齊齊出動,驚動了章玉麟,他還同那個率領駐京城大軍的將領有過短暫的會面,對方手中握有皇帝的虎符。

  「此事,只怕聖上也早做好了準備。」忠勇侯微頓,目光不由得看向了溫月聲。

  若往深處想,恐還不止於如此。

  主要的將領都因大雪封山,被困撫州,這等情況之下,皇帝偏偏還要離開京城,去往行宮避寒。

  此事本就奇怪,更別說關東軍生亂時,可還有一半將士並未跟隨那徐國公的調遣離去。

  哪怕是多半普通將士不清楚內情,但只要消息傳入京中,皇帝就不可能毫無準備。

  比起此事,更加重要的是……

  「晚間離開行宮時,景康王和永安王姍姍來遲。」忠勇侯抬眸看向溫月聲:「今日蕭銳行事之時,這二位王爺正好被叫到了行宮偏殿內,為皇上處理政事。」

  「而那個偏殿之中,一直被羽林軍鎮守著。」

  也就是說,蕭銳生事之前,景康王和永安王就被保護了起來。

  從某種方面來說,這或許亦是一種監視。

  皇帝既是保護了他們,也想要知曉這二人是否也另有想法。但是很明顯,到了溫月聲趕到,蕭銳的人頭落地時,他們都沒有出現,那便是通過了皇帝的監視。

  「看來皇上所屬意的儲君人選,便在這二位之間了。」這邊都是自己人,忠勇侯說話便沒了任何的忌憚。

  「那渭陽王……」章玉麟撓了撓頭。

  忠勇侯點頭。

  今日渭陽王表現尚佳,但在皇帝的眼中,是早已經將這個兒子排除在了繼任候選之內的。

  甚至可以說,渭陽王被完全放棄了。

  這也是為什麼,蕭銳的手底下人忙活半天,卻只找到了一個渭陽王的根本緣故。

  皇帝做足了準備,偏殿有羽林軍,還有十萬大軍在路上。

  蕭銳今日只要異動,無論如何都會死。

  只不過是溫月聲趕得及時,讓他在臨死之前未能逞凶。

  還有一些忠勇侯沒能明說的,便是跟溫月聲有關。

  今日之局,既是讓那蕭銳自投羅網,說不準亦是存了試探溫月聲之意。

  畢竟親衛軍裡面都能夠出現叛徒,讓皇帝全心全意地信任溫月聲,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此番試探的結果,到底是讓皇帝對溫月聲的忌憚,削減了幾分。

  次日清晨早朝,蕭銳及徐國公一黨被清算,而其中罰得最重的,除了這些個主謀之外,還有親衛軍所有涉事的將領。

  三大禁軍是皇宮內的最後一道防線,若是連他們都生出了謀逆之心的話,皇帝午夜如何能夠安睡?

  叫人沒有想到的是,臨下朝之前,皇帝頒布一道許多人都沒想到的聖旨……

  「自今日起,命思寧郡主為三大禁軍統領,統率三軍,持半枚虎符。」

  滿朝譁然。

  底下的景康王近乎變了臉色。

  在福瑞的事情之後,他以為皇帝再不會信任溫月聲。

  可此番溫月聲僅用了數日,便平定了撫州內亂,處理了孔瑞及其一眾黨羽,又在蕭銳謀逆之時,及時趕到行宮之內。

  擊殺逆賊,救了許多重臣的性命。

  光就這一點,皇帝重賞於她是應當的。

  但直接給出了三大禁軍的兵權,倒也是景康王怎麼都想不到的。

  他一時間面色幽沉,看著溫月聲的眼神里,都帶了些許沉吟之色。

  說來倒也是他大意了。

  有了蕭銳夥同徐國公等人謀逆的事,恰恰能夠說明,此前溫月聲堅持要皇帝斬殺福瑞公主是對的。

  因為從一開始,蕭銳一黨,包括了福瑞公主在內,就已經生出了不臣之心。

  私藏兵器,再有謀逆之事,福瑞幾次三番下手,也是在為蕭銳辦事。<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