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別說眼下他這個笑,是尤為釋懷的。

  「唯有一人,她不一樣。」他那雙煙波浩渺般的眸,明亮浩瀚:「在肆虐的皇權底下,人人都道算了罷了,他是皇子她是公主,他們理所應當。」

  「唯有她,於紛爭權益中,無畏強盛的光,劈斬日月。」晏陵輕聲道:「乖順安分者,向來換回的,都是更加殘暴的肆虐。」

  「聽之任之者,他人難免會淪為權柄之下的亡魂。」

  「官宦子弟姑且如此,何況是羸弱的貧民百姓?」

  在這個尋常人連反抗都做不到,只能默許公主肆虐後,仍舊可以得到庇護的『常態』之時,是溫月聲卸掉了金腰帶,站在了無數將士面前。

  亦是給這個風雨飄搖的大徽,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晏陵緩聲道:「行他人之所不為者,掃平俗世不平之人,方才能為王。」

  而他想要為溫月聲謀劃的聲名,也不是皇帝眼中的她如何乖順好用,甚至不惜沾染惡名,還要永遠都做為皇帝所用的一把刀。

  然後有用的時候便當用,無用之時,便直接被分解掉嗎?

  他要的,是她的好,為天下所悉知,為平民百姓所信任,為大徽無數將士所傾倒。

  立聲名於萬民,而非只徒留凶名在身上。

  第76章 皇命不可違逆(二合一)

  昊周細作之事,在整個大徽,都掀起了巨大的風浪。

  當朝公主,竟是做出了勾結外敵、禍亂軍心之事,將整個大徽的安危置於不顧,令得無數鎮守邊疆的將士心寒。

  甚至還打擊到了軍心。

  原本聲勢浩大,無數人期盼的三軍匯演,在這件事情之後,不光潦草收場不說,後續重新補辦的第四場沙場匯演,亦是全軍沉默。

  再無此前第一次沙場匯演時那般激昂與奮勇。

  漫漫黃沙之中,行走著的皆是些沉默的將士。

  軍心渙散至此,大概是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就連皇帝在那高台大殿之上端坐著,神色變了又變,也未能夠再次喚醒沉寂的軍心。

  在此之前,溫月聲當朝卸下了御前金腰帶時。

  許多人都還覺得,影響不會很大。

  可當經歷了這一場六年以來最為沉默的沙地匯演之後,便無人能夠說出這麼一番話來了。

  公主勾結外敵的後果,遠比所有人預料得都要嚴重。

  尤其,是這位公主殿下最後得到的處置,竟是那位思寧郡主不惜扔掉了手中所有的權力,才換回來的。

  越是清晰,越是心寒。

  每一個大徽的將士,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用性命去守衛大徽的河山,保家衛國,是將士的使命。

  可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看到,自己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時,後方養尊處優的公主,卻將所有的消息,都傳遞給了敵軍。

  這同讓他們白白地去送命,又有什麼區別?

  凡是大徽的將士,無論此刻有沒有處在了邊疆線上,此刻都是格外抗拒的,這般抗拒,在知悉了那毫不猶豫站在將士這一邊,放權也要讓福瑞公主丟掉了性命的思寧郡主,徹底失去了御前金腰帶後。

  達到了頂峰。

  低迷的氣氛,甚至從軍中,蔓延到了民間。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皇室、公主這些人與事,離自己都格外遙遠。

  但他們知曉,每一個為國為民之人,不論是官員,還是郡主,都不應當被辜負。

  尤其,是曾經斬殺貪官污吏,為民伸冤,做了諸多好事的思寧郡主。

  百姓的意願,看似微弱實則綿延。

  加之中間還有不少孫明遠事件、梁家事件甚至是大皇子事件里,冤屈得以伸張的學子和普通百姓。

  這樣的聲音,微小,卻不容忽視。

  致使這幾日的早朝,溫月聲人是被限制進入朝堂了,可乍看之下,仿佛到處都是她的消息。

  而整個朝堂內外都混亂一片時,溫月聲的生活,卻格外地平靜。

  卸下御前金腰帶後,她便在府中靜心禮佛。

  除了府中之人外,再沒有見過任何的朝堂官員、武將或者是其他人。

  整個公主府中,亦是閉門謝客,不見任何人。

  落在了他人眼中,就好似徹底失了權,門庭冷落了一般。

  更有甚者,在福瑞公主身死之後,聽聞太后已動身從行宮內折返回京,便篤定溫月聲此後日子並不會好過。

  原本她此前就不受寵愛,前邊掌權的時候,太后或許還動不得她,但到了如今,她已經失去了最大的倚仗。

  且福瑞公主身死,大皇子與皇位失之交臂,都與她有著莫大的關係。

  這般情況之下,太后如何能夠輕而易舉地放過了她?

  若有權,她是思寧郡主,若無權,她便是案板之上的魚肉,以太后的身份,想要治她,簡直是易如反掌。

  是以這京里不少的人,都存了些看熱鬧的心思。

  溫月聲如日中天的時候,公主府上來客絡繹不絕,而今丟掉了御前金腰帶,便也有許多的人等待著看熱鬧。

  人性向來如此,且京中一些權貴,自來擁重的,都是至高無上的權力。

  溫月聲當日在早朝之上的一系列舉動,落在了他們的眼中,便同自尋死路沒有任何的區別。

  天下都是皇帝的天下,光就溫月聲一人,還是個女子,她又能夠翻出點什麼花樣去?<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