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一戰,羅存孝在中南凶名大熾,從此再無人敢反抗,紛紛降服歸附。

  「還是你小子這裡好,你大哥上次來了一回來,回去就跟我抱怨,說我偏心,說當初就應當讓他來這邊,吹著海風吃著海鮮多涼爽啊,而且你看這四周,數百里寬的河口平原,天然大糧倉啊,還有這港灣,多麼豐富的漁業資源,尤其是還有這瑞光港,多繁華富庶啊。」

  羅德芳笑道,「當初讓他羅德秀來,他死活不願意,就這邊是小漁村,離中原數萬里,現在兒子在這邊經營十幾年,沾了朝廷海貿的光,也富起來了,他倒眼紅了。」

  「你小子,得了便宜就別賣乖了,你大哥也只是開個玩笑,麗江也不比你這差,那邊雖然冬天冷了點,可也是個好地方,你那些弟弟們倒是真有些羨慕。」

  「羨慕個啥啊,尤其是老四,要不是我來這瑞光分封,父王你的封地,將來也沒有他的份啊。」

  本來推恩分封,是只推恩三子分封的,誰投胎出生的早,誰就占便宜,嫡長子那個最占便宜,襲的爵位也高,分的地盤也大。

  老四原本是沒資格分封的,但恰好老二另分出來了,於是老四補上。真正吃虧的也就是老五老六等一干兄弟們了,他們運氣不好,爵位和封地是沒他們的份的,家裡的財產倒是能分一分。

  第1527章 起兵勤王

  「這地好啊,這中南半島,好幾個大河口三角洲,你看如這麗水平原,還有怒江下游平原,還有瀾滄江三角洲,瀾滄江谷地平原……整個就是一巨大的糧倉啊,這裡的天氣又好,一年可三種,地又肥沃,水又充足,隨便灑把穀子都能收割,甚至有的地割完一茬後既不翻耕也不播種,就等那稻茬再長出來收一成呢,娘的,讓人眼紅妒忌啊。」存孝扒拉著一隻大蝦道。

  「父王,如今這些沃野糧倉,不都是咱們大秦的,有啥可羨慕的。」

  爺倆說笑間,一位崑崙奴管事上來。

  「大王,趙御史在外拜見,說有京師的重要消息向大王傳遞。」

  這位趙御史是巡按御史,官職雖低,僅為七品,可卻職權極重。大秦朝廷於六京九府諸道都設有監察御史,這些監察御史直屬於御史台,並不受地方提刑按察使和按察使司的管轄,屬於中央特派。

  而巡按御史,又是自這些監察御史之中再精挑細選,每一道都先由御史台選出兩名侯選人,引至皇帝面前,請皇帝欽點,且這些侯選人,必須得是由科舉進士出身,且已經在地方任職過三任職務以上,就是說起碼得有過九年的實際政務經驗。

  一旦由天子欽選點中,他們就代天子出巡,巡察一道,大事奏裁,小事立斷,他們也被稱為巡方御史,專門負責監察,一般不理其它事務,權力極大,代表皇帝行使監察權,以小監大。

  不僅各道的三司使要受他們管,下面的郡太守、都尉縣令等更不消說,就是境內的分封藩王、諸侯、騎士,甚至是軍區的軍官,也通通都在他們的監察範圍之內。

  以小監大,以卑督尊,七品之銜,卻能與一道之內的三司使、藩王、封侯、將軍們平起平坐。

  「趙巡按到了,豈能怠慢,快快有請。」

  羅存孝雖在麗水道是土皇帝般的存在,可一聽是天子巡按到了,還是不敢怠慢,這些人品級低,但出身正,能成為巡按者,接著要不了多久就能成為一郡太守,再下來就是三司使,將來甚至要入中央省部,甚至可能拜相的。

  他們品級低,可羅存孝卻清楚,這些人代表的是皇帝。

  皇帝的威嚴不可冒犯。

  別看人家七品,可若是事態緊急,他們卻可以調動駐軍,這個臨機便宜之權,可是他這樣的藩王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趙巡按!」

  羅存孝帶著兒子德芳來到門口迎接。

  趙巡按長的很高大,皮白面淨,不過倒也並不是很年輕,也是三十多歲的年紀了,他高中進士後在太學進修,又到尚書省實習,再外放任了一任縣吏曹參軍事,因考績優秀,又升調他縣任縣主簿。

  任滿後調入郡中任法曹參軍事,這任滿後又調入了御史台,最終成為監察御史,最後又被欽點為巡按御史。

  可以說這一路走來,每一步都很堅實,也沒有犯過半點錯,十分的優秀,故此才能在三十多歲時任這風光的巡按之職。

  「下官拜見麗江國王,拜見瑞光郡王。」

  羅德芳也趕緊回禮,不敢托大,別看瑞光港這麼繁華,他也分封在這,但大秦的分封制,分封雖裂土,可並不臨民,也不統兵,享受的也只是一些經濟和政治上的特權而已,比如他能在這裡擁有更多的田額,可以享受封地上一筆不菲的食邑收入,甚至還能擁有自己的衛隊、王宮城堡,擁有自己的府官幕僚等。

  但在瑞光這樣重要的海貿大港,這裡不僅有太守府,還有海軍的艦船兵營,有軍區的駐軍,有市舶司、有皇家艦隊的派出機構,甚至還有錦衣衛、皇城司的分支單位。

  他瑞光郡王,可以說平時也就是尊貴了,想亂來是萬萬不敢的。

  見到巡按這樣代天子監督的御史,那得比見到三司使、太守等還要客氣。

  「麗江王來瑞光也有段時間了吧?」趙御史問。

  羅存孝點頭,「過來瞧瞧我家這老二,這事我奏稟過聖人,也向軍區和三司使衙報備過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