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想想這幾十年來,若不是皇帝一心一意毫不動搖支持他做太子,只怕他早就不知道被廢多少回了。

  平時沉穩大氣的太子嘉文,這個時候激動的不由的跪在父親面前,抱著皇帝的腿,埋頭皇帝懷裡,大聲哭泣。

  羅成拍著有些失態的長子,「好了,你馬上就將是這天下之主了,這裡這麼多宰輔大臣,當他們面失態可有所你的威儀的。」

  「都回去準備吧,離朕的六十大壽也沒幾天了!」羅成笑著對太子和眾臣說道。

  第1526章 太上皇

  中南半島,麗水道。

  麗水(緬甸伊洛瓦底江)河口附近,麗水灣(馬達班灣)海港瑞光城。

  港口一片繁忙,此時正是十月時候,對於一年只有暑、雨、涼三季的當地來說,眼下正好是一年之中最舒適的涼季,涼風習習不冷不熱。

  瑞光港雖不在麗水河口處,但距離河口並不遠,此處是一天然優良港口,不過在秦人到來之前,這裡也僅僅只是一個小漁村而已。

  但經過近二十年的開發,這裡早從二十年前的一個小小秦軍商站,然後變成大秦租界、殖民地,再到如今直轄的中南麗水道的首府,成為中南半島一個重要的海貿大港。

  麗水是一條起源於雲南與西山道交界大雪山的大河,雖非原來驃國最長最大的河流,可因其灌溉和航運的重要價值,故成為如今一條重要的黃金水道。

  在其上游皇九子瑞麗王嘉誠的封地北面,兩大支流獨龍江和龍泉江相匯處的金寶城,便是麗江上寶船通航的最北部,寶船全年都可自麗水河口直抵瑞麗郡的金寶港。

  金寶港碼頭的江面,低水位季節江寬也在一里到一里半之間,主河道平均水深起碼有三十尺。

  尤其難得的是,這條大河浩蕩南下,流域北部高山峽谷,西部崇山峻岭,東部高原,南部則是低洼平原,大河沖涮出大片的河谷衝擊平原,成為一片沃土。

  上游谷地、中游谷地,下游谷地,還有最肥沃的河口三角洲平原。

  河口三角洲平原的底口甚至寬達六百餘里,大河流域遍地糧倉。

  而麗水流域可通航的麗水水系河道長達九千六百餘里,總共長達五千餘里的麗水河,有如此了得的通航航道,不可謂是得天獨厚的。

  正因如此,早在漢代時,當時就已經打通了一條自雲南走水路沿麗水河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的路線,與印度洋航道連接起來。

  《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國水道通益州永昌郡。

  便是指的這條路線,由緬甸海岸登陸而到達雲南永昌郡。

  而到了此時,由於大秦對中南半島的征服殖民,特別是朝廷對西南近四十年的開拓,使的西南至海也早不是什麼難於上青天的路線,循麗水為一道,循怒江為一道,還有一道循西面的彌諾江。

  蜀地的蜀錦、麻紙、絲綢刺繡、茶葉、瓷器,經茶馬道運到大理、麗江、瑞麗,再進入瑞麗金寶港。

  瑞麗金寶港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內河運河港口,麗江流域原驃國故地所產的寶石、翡翠、木棉還有造船用的上等木料柚木,在這裡大量交易。

  甚至還有從天竺運來的犀角、象牙以及泰西的黃金、白銀,南海的香料,以及天竺的甘蔗粗糖,還有在大秦極受歡迎的各地奴隸,都在這裡雲集。

  也正因此,皇九子瑞麗王羅嘉誠也是諸位分封皇子中,十分有實力者。

  當然,從金寶城南下,因為全程可通寶船直抵河口海灣,因此瑞光郡的瑞光王也是一位實力強勁的藩王。

  這裡是由麗江王羅存孝的嫡次子分封建立,本來一位藩王可推恩分封三子,但也只是把原有封地拆分為三。可因為羅存孝在雲南麗江就藩後,對雲南烏蠻和白蠻的征討中居功至偉,尤其是對驃國的征服之戰,羅存孝更是一直衝在前線,故此,最終皇帝特許讓羅存孝的嫡次子單獨在麗水河口封地建王。

  此時瑞光港氣候宜人,涼爽舒適,港口一片繁忙熱鬧。

  崑崙海中的香料、奴隸,中南半島上的寶石、糧食、棉花、蔗糖、奴隸,來自天竺諸國的奴隸、蔗糖、黃麻,還有來自泰西的黃金、白銀以及各種礦石等,其間還摻雜著如阿拉伯馬、駱駝,落難的波斯貴族小姐,倒霉的羅馬戰俘奴隸等等。

  麗江王羅存孝在次子羅德芳的陪同下,坐在港口的城堡樓上悠閒的吃著早餐,已經年過六十的羅存孝發福了許多,腹大如球,全身肥胖,坐在那裡就跟個肉球似的。

  可就是這個肉球似的胖子,在中南半島卻擁有極了得的威名,尤其是在麗水流域的原驃國故地,想當年,驃國拼死頑抗秦軍進攻,什麼象兵、騎兵、山地步兵等層出不窮,甚至最後鑽入深山老林頑抗,可在羅存孝的狠辣下,驃國以及許多部落被接二連三的清剿,對那些頑抗者,羅存孝毫不留情。

  他在麗水流域有小兒止啼之名。

  據說有一次他帶軍追剿驃軍王子率領的叛軍進入叢林,最後在深山叢林中迷路,後勤糧草全斷,沒有補給,最終存孝帶著部下先是殺馬吃肉,殺光了馬後他們還把捉到的驃國人殺了吃肉,甚至還不放棄圍剿,把驃人殺了醃成肉乾帶著做隨軍糧草,繼續追擊。

  直到最終把驃國王子圍住,親手將他斬殺,並把驃國王子給殺來烤的吃了,王子的頭還被他做成了酒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