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葉門的秦軍要塞堅守了一年多,大食聯軍未能攻下,但要塞也是岌岌可危,關鍵時候,李世民終於率領兩萬餘援軍自海上而來。

  第三次葉門大會戰就此展開,李世民乘聯軍久攻不下,師老疲憊之時,發起突襲,大敗聯軍。

  李世民不但率軍解了葉門之圍,而且趁勢把阿拉伯人從波斯手裡奪走的波斯灣東南端的阿曼也給攻了下來,隨後,李世民沒有繼續追擊撤退的阿拉伯人,而是在略做休整後,調集軍隊,乘戰艦渡過紅海,直撲阿克蘇姆,連占阿克蘇姆數座紅海南岸的貿易商港重鎮。

  第1523章 另做打算

  阿克蘇姆兵敗如山倒,被迫往西南遷移,連都城都放棄了。

  秦軍順勢建立了索馬利亞、吉布地,阿杜利斯、亞丁等數個殖民城堡要塞和商港。

  第三次葉門爭奪戰,再次重創了大食軍,也粉碎了他們東擴,想一舉把半島完全納入其統治的野心,大秦再次穩固了在三海的據點。

  紅海南岸、阿拉伯海西岸、阿曼灣南岸,這些扼守紅海和波斯灣的要地,全落到了大秦的控制之中。

  此戰過後,大食向大秦賠償了十萬枚金幣,算是達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停火協議。

  之後大食軍也不再痴心妄心東征、奪回半島東部,而是全力向北面的波斯軍隊發起進攻,趁他病要他命。

  波斯大敵當前,卻依然還在忙著內訌,五年十王,亂個不停。

  等到大秦和羅馬看著波斯人要玩完了,而大食人已經有些失控,再出手扶持了伊嗣俟三世上台,已經有些晚了。

  因為長期內亂,加上波斯人已經搶占了許多先機,波斯人的南面防線早就丟光了,於是接下來屢戰屢敗。

  打到現在,都城都給打失守了。

  肥沃的美亞布達米亞完全落入大食之手,甚至連波斯人擁有的那部份亞美尼亞也被大食攻占,現在波斯就剩下了一個波斯高原還在手裡。

  但是波斯皇帝也是一路東逃,每一次剛落腳一地,沒多久,大食軍就殺過來攻占了,現在國王之王伊嗣俟完全就是個逃跑之王。

  在奈哈萬德之役後,波斯唯一還拿的出手的阿扎丹重裝騎士們,也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這些阿扎丹騎士,被稱為是波斯的軍隊核心。

  阿札丹人自稱是亞美尼亞眾神的後裔,他們是地方小貴族,也是騎兵,擁有小塊的封邑,自備有重鎧甲和重武器,他們的長槍、重劍、釘頭錘,曾經讓波斯的死敵羅馬人吃盡了苦頭。

  但是現在,這些曾經了得的阿扎丹騎士們,卻在阿拉伯騎兵前被無情收割,一次次的戰敗,波斯的阿扎丹騎士們幾乎損失殆盡,甚至整個騎士階層都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波斯薩珊帝國,再也沒有了忠誠的衛士,勇敢的戰士,剩下的貴族、軍人,只知道跟著皇帝逃跑。

  波斯帝國失去了都城,失去了邊疆,也失去了皇帝,失去了中央朝廷。一些地方的總督等官員試圖召集兵力抵抗入侵者,但既缺乏強而有力的中央號令,又沒有充足的財政資源,更別說在屢屢戰敗後,軍事指揮體系早就名存實亡,連唯一能指望的阿扎丹騎士也損失殆盡,波斯已經根本無力對抗大食入侵。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向東逃,向大秦和羅馬求援。

  大秦這些年也不是沒有幫過波斯,不是沒救援過他們,但爛泥扶不上牆,大秦也不可能為他們賣命打仗。

  兩次葉門戰爭,大秦都出兵擊敗了大食聯軍,也是幫助波斯軍隊反擊大食。

  「不要提波斯人了,波斯已經完蛋了。」

  平章事、兵部尚書徐世績沒好氣的道。

  當年大食四面出擊的時候,其實朝廷軍方也討論過是否要全面出兵干涉,最終還是皇帝拍板,否定了全面出兵干涉的提議。

  沒理由啊。

  雖有三皇同盟,雖然皇帝也曾提出過三家聯合起來,絞殺阿拉伯異教。可當大食搶先一步奪了麥加,迅速的整合了阿拉伯各部落家族之後,皇帝就已經調整了策略。

  皇帝意圖三國封鎖,把阿拉伯人鎖死在半島上,可惜波斯和羅馬人不給力。

  波斯內亂不止,羅馬卻傲慢自大,結果被大食人越過沙漠偷襲,五萬大軍一朝盡滅,敘利亞因此被奪,這可是一塊極肥沃的土地,大食人正是在搶劫了敘利亞後,才闊了起來。

  緊接著奪埃及,占兩河,實力膨脹之快,就算是大秦想直接出兵干涉都趕不上他們的快節奏。

  更何況,相比起來,朝廷在其它地方還有數不清的戰場,都不比阿拉伯這邊次要。

  秦軍若是要全面干涉,那起碼得出動十萬人以上的大軍團,而要調動一支這麼龐大的軍團到數萬里之外的海外去,就算皇帝有心,帝國也無力。

  第三次葉門爭奪戰,李世民調集兩萬兵力,都已經花了一年多的時間調動,還是在打通了信度河與大夏的通道後,從西域調了許多兵馬過來,再加上遠征艦隊的武裝商船、僱傭兵等聯合一起,才拼湊了兩萬大軍。

  秦軍雖然打贏了葉門戰役,可也是一場防禦反擊戰,再深入到半島腹心,卻是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朝廷這幾年能做的,也就是向波斯和羅馬借款,向他們出售更多的武器,跟他們開展更多的貿易,希望大家給錢給刀,然後他們出兵去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