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個消息並沒有怎麼震動在坐的這些宰輔們。

  事實上,波斯在這二十年的時間裡,爛透了,大秦也曾顧及三皇盟約,對波斯數次施以援手,可波斯愣是爛泥扶不上牆。

  不過波斯爛成這樣也是沒有辦法,先是卡瓦德二世在與大秦和羅馬簽訂三皇同盟沒多久,這位靠弒父篡位上來的波斯薩珊皇帝,僅坐了一年皇位,結果就被毒殺。

  而刺殺他的人正是他的兄弟。

  此後五年間,暗殺、篡位、弒君相繼,五年裡薩珊帝國出了十個王,都自稱是國王之王,是波斯皇帝,可其實都只是大貴族和僧侶們手中的傀儡而已。

  在此後,雅茲底格德繼位,稱伊嗣俟三世,這位得到大秦與羅馬帝國的共同扶持擁立,算是暫時結束了波斯薩珊內部的混亂。

  可是五年十王亂鬥,已經徹底讓波斯元氣大傷,這寶貴的五年,阿拉伯人已經迅速在半島崛起。

  他們利於大秦的戰略收縮策略,拿下了麥加等紅海北岸陸上商路的重城,迅速整合阿拉伯各個家族部落。

  阿拉伯人在先知去世後,由他的門徒或戰友先後被選舉為哈里發。

  幾位哈里發不斷發起對外擴張之戰,先是聯合了紅海南岸的阿克蘇姆國王,一起對紅海東北角的葉門希木葉爾王國發起進攻,希木葉爾原本也是一個立國六七百年,曾經把葉門諸國一一征服的一個不弱勢力,後來在葉門爭奪戰中,希木葉爾先是敗於渡海來攻的阿克蘇姆國,淪為附庸國,再後來波斯薩珊出兵來爭,最終又被波斯奪下,又改為波斯附庸。

  而在三皇同盟協約後,希木葉爾王國按協約轉而附庸大秦,成為大秦的附庸藩屬國,原本麥加等紅海北岸的許多勢力也已經臣服大秦,可阿拉伯人舉著鷹旗,行動迅速,搶在秦人到來之前,先就奪下了麥加等城。

  拿下麥加等城後,阿拉伯人開始向東,想要征服葉門,並向北奪回波斯控制的阿曼等地。

  戰爭開始。

  已經淪為附庸國多年的希木葉爾王國不堪一擊,在鷹旗前節節敗退,只得向北面波斯薩珊軍求援,波斯軍按協約南下救援,結果波斯重騎兵卻打不過鷹騎下的阿拉伯輕騎兵。

  第一輪葉門爭奪戰,波斯戰敗撤退,希木葉爾王國被大食入侵占領,淪為大食的附庸國。

  接著大食北上爭奪阿曼,波斯增兵防守,同時急請秦軍出兵援助。

  這個時候,朝廷派出李世民,率領遠征艦隊馳援,第二次葉門爭奪戰爆發。

  戰爭打了一年多,在秦軍的幫助下,擁有制海權的大秦波斯聯軍,先是切斷了阿克蘇姆的後勤線,迫使阿克蘇姆先退出了戰鬥,然後兩家聯手打波斯,羅馬這個時候也趁機從敘利亞出兵抄大食人的老巢。

  第二次葉門爭奪戰,以大食撤兵,退出葉門告終。

  秦軍正式入駐葉門,在葉門修建了軍港、要塞等,扼守了紅海的入海口。

  在這次戰爭後沒多久,波斯皇帝卡瓦德被毒殺,波斯從此陷入長達五年的內亂之中,再無力南顧半島。

  而李世民也在戰後,回到信度,開始全力向信度殖民。

  而兵敗的大食在總結了一些教訓後,開始放棄東擴而是開始向西擴張,在哈里發的帶領下向西進攻敘利亞的羅馬軍隊,以報復他們上次的出兵。

  不過哈里發的進攻沒有多大效果,不久後死去。

  歐麥爾被推舉為第二任哈里發,他挑選了被稱為安拉之劍的哈立德伊本韋立德為主帥,讓他統領一支大食精銳再征敘利亞。

  這位大食名將率領四萬大食軍隊,突出不意的通過了人跡罕至的敘利亞沙漠,在亞爾穆克河畔一舉殲滅了五萬羅馬大軍,這一戰,使的羅馬軍團在敘利亞無兵可守,大食軍順勢占領敘利亞首府大馬士革。

  此後,大食軍節節勝利,圍困耶路撒冷兩年,終於迫使其請降歸順。

  自至,羅馬帝國在半島西岸的土地盡數被大食人奪去,皇帝希拉克略在給大秦皇帝羅成的信中悲哀的寫道,「敘利亞,如此美好的錦繡山河,我們從波斯人手裡奪回來了,可最終卻又被阿拉伯人奪走了!」

  在擊敗了羅馬軍團以後,大食軍隊乘勝揮師東進,趁著波斯內亂之機,開始進攻波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僅四萬大食軍東征,卻打的波斯薩珊軍隊節節敗退。

  阿拉伯人不但奪回了波斯灣南岸沿海諸地,而且還把肥沃的美索不達米亞攻占,在搶掠了無數的戰利品後,阿拉伯人又組建了一支新的西征軍隊,開始從敘利亞沿地中海往南。

  他們成功的攻入埃及,在科普特人的支持下,獲得一個接一個的勝利,最終,哈里發成為亞歷山大的主人,整個埃及被納入大食的版圖之中。

  在攻下埃及後,哈里發再次組建了一支東征軍團,重新聯絡紅海南岸的阿克蘇姆王國,準備再次爭奪葉門,把大秦軍趕出去。

  戰爭開始,大食東征軍與阿克蘇姆有備而來,組建了五萬聯軍,氣勢洶洶殺來。

  而此時,李世民坐鎮信度河畔,這幾年也並不沒閒著,在他的積極進取下,他已經成功的打通了信度河到大夏的通道,占領了開伯爾山口,雖然信度河兩岸還有許多敵人勢力,可起碼他已經打通了一條主幹線。

  當第三次葉門戰爭打響時,李世民接到葉門駐軍求援信後,一面讓他們緊守要塞城堡待援,一面立馬調集兵馬,他還向大夏、河中、安西等幾道請求借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