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確實也發了牢騷說不想去,本來想裝病的,結果剛遞了個病折上去,皇帝就親自批覆了,說讓他好好養病。結果馬上又有一名內侍帶著一些御藥過來慰問,可李世民一看那些御藥,全是些大毒的藥材,用對地方是良藥,可用錯地方就是毒藥。

  看著那些大毒藥材,還有內侍那含蓄的話語,李世民只能說自己的病已經好了。

  他相信,若是他繼續稱病不去上任,只怕他真可能會死的不明不白,他比任何人都相信皇帝乾的出這種狠事來。

  出京這一路來,李世民整天都在研究這紅海道,研究什麼麥加城之類的。

  數萬里之遙的異域之地,大海邊的一片沙漠裡的幾個商業城市,那裡到處都是海盜以及沙匪,還有複雜的各方勢力。

  這簡直就是最壞的局面了。

  皇帝給他拔了一百多個官吏同行,還有一團兩千士兵。不過這兩千士兵可不是朝廷的精銳府兵,而是給他招募的長征健兒。

  實際上就是群僱傭兵,好聽點叫志願從征健兒,實際上魚龍混雜,什麼樣出身的都有,什麼來自大漠草原的突厥人啊鐵勒人啊契丹人啊奚人啊室韋人啊,還有東北的靺鞨人啊高句麗人啊百濟人啊,西北的吐蕃人、党項羌人、吐谷渾人等等。

  這些傢伙精悍倒是很精悍的,可一看就不是什麼好管的刺頭兒。

  甚至許多人乾脆就是身上都帶有一些罪名的人,他們接受朝廷的徵召隨李世民去紅海,然後抵消他們的罪刑。

  說白了,這就是群流放充軍犯。

  當然,除了這一團兩千賊配軍,皇帝還許諾說遠洋艦隊的四大分艦隊都會配合他,協助他控制紅海道三郡。

  可仔細研究過後,他就知道這很坑爹。

  什麼紅海道三郡,就是三座城三塊沙漠裡的據點,問題是現在這三塊地都還是有主人的。

  而且還被半島上新興的異教勢力盯著。

  他這是趕去救援搶地盤的。

  頭疼。

  非常的頭疼。

  他在仔細的研究了那些新興異教後,發現他們的實力很強,短短不過十年左右,他們以麥地那為聖地,已經積聚起十分強大的實力。

  甚至,現在波斯薩珊帝國,都基本上放棄了對半島上的干涉了,那些半島上的萊因貴族更是被打的鼻青臉腫,不得不向大秦稱臣內附。

  他現在最頭疼的地方在於這鬼紅海道太遙遠了,從海上過去,數萬里之遙,距離最近的一塊朝廷疆土還是他親自打下的林邑。

  但林邑過去,還要經過崑崙海和天竺海,得有數萬里遠。

  當然,從西域那邊也可以到紅海,先從安西再到河中,再南下大夏,這時距離波斯海已經不遠了。可問題是,大夏到波斯海,還有很漫長的一段陸地,而且那是屬于波斯人的地盤。

  這意味著,陸路其實是行不通的。

  這也意味著,他李世民帶著兩千賊配軍到了紅海,是得孤軍奮戰,跟那新興的強悍異教爭奪地盤。

  人生地不熟的,就憑這兩千號賊配軍?

  李世民也不由的升起一股無力感。

  那裡沒有華夏漢人百姓,頂多就是海上會有些秦人商船經過。

  心情煩躁的李世民坐好,從懷裡掏出一份最近天天研究的波斯海地圖。

  地圖不是很精細,但也大致標明了各個勢力。

  紅海與波斯灣夾著的阿拉伯半島,勢力太複雜了。

  羅馬、波斯,還有阿拉伯人。

  現在他又要過去加入其中。

  皺著眉頭盯著地圖許久,李世民目光離開紅海北岸,移到了波斯海的東面。

  信度河流域。

  第1493章 殖民據點

  這條大河的上游,是在崑崙山和大雪山之間的勃律,而勃律國原是大秦的一個藩國,後來因為內亂,皇帝出巡經過時,乾脆發兵平定,改設為朝廷正郡了。

  信度河的東面,是波斯的高原山地,西面也是天竺的南部高地,兩邊還都有大漠阻隔。

  當然,信度河中上游有一個山口,可以通往朝廷的大夏道。

  李世民捏著下巴,盯著這條大河。

  「若是他能想辦法先在信度河入海口處奪下一二座海島做自己的大本營,然後沿河向北征討當地的土邦藩國,若是順利的話,可以打通到大夏的通道。這樣他就不再是遠離國內,而是能與朝廷的大夏、河中、安西諸道相連了。」

  若有事,從那邊求援也絕對好過從數萬里的南海來援啊。

  更別說,信度河流域,這可是一塊好地方,特別是其獨特的地形,與周邊幾個大勢力分開,這讓他謀奪這裡的阻力小很多。

  現在信度河上游在朝廷手裡,東面通往大夏的山口也在朝廷手裡,中下游有信度和徤陀羅等幾個小國,實力都不算強。

  搖了搖頭。

  李世民覺得自己想太遠了,若是只憑他這兩千人,想在數萬里之外,滅掉幾個國家,不太可能。

  但若是只在信度河海口附近謀奪幾個島,或是在河口陸地上占一小塊地,建立一個據點什麼的,倒也不是不行。

  若是先跟信度的土邦打好關係,然後疏通到大夏道的路線,則他再去紅海,那就有了一條後路。

  越想李世民越覺得這似乎可行。

  再怎麼說,信度國和健陀羅國這樣的小國,總比現在半島上的波斯、羅馬、異教等各路勢力要弱的多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