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此地原為北魏六鎮之一,後荒廢,秦定北方後,重新設立武川邊鎮,在原六鎮基礎上增設為九鎮,西起河套五原的狼山,東到遼西口的燕山山海關。

  漠北道經略使、左都督指揮使、郁都郡公羅克用正在聽著斥候的稟報。

  「結合錦衣衛、皇城司還有兵部職方司以及樞密院軍情司發過來的情報,看來泥孰還真是已經發兵南來了。」

  此次北伐副帥尉遲恭倒是毫不心慌。

  二十萬又如何?

  「聖人早已洞察到泥孰的狂妄,敕令北伐軍隊暫不北上,就據守九邊,以逸待勞,令我等燒剃秋草,使其糧糗日盡,野無所獲。」

  皇帝雖然遠在後方,可對於此戰的大局卻掌握的比他們前線還清楚。

  甚至可以說,本來泥孰的這次南犯,其實完全就是朝廷故意引導的結果,這根本就是皇帝處心積慮的在挖坑設套等著他們來鑽呢。

  從皇帝讓泥孰當小可汗,回去籌集彩禮開始,皇帝就已經在布局挖坑了,這一年多,各路情報人馬,出入大漠,無數信息不斷匯總南下。

  邊境上雖沒增多少兵,但實際上早就在備戰了。

  「泥孰渡漠,士馬必疲,夫用兵者,見利疾進,不利則去。今虜莽撞南來,我不與其速戰,則其勢必敗。卿等勿與戰,須待其歸,方可擊也!」

  皇帝的戰略計劃就是先故意示敵以弱,不急著跟他們接戰,把九邊外的草都給燒了,然後軍隊牧民百姓都撤入九邊的要塞城堡之中,堅壁清野,待他們一路趕來,結果既不能沿途劫掠,又沒草可餵馬,讓他們只能來攻堡壘要塞,而薛延陀這樣的遊牧軍隊,沒有點準備,想強攻下堅固的城堡是不可能的,等他們進退不得,最終必然還是得撤退,那個時候,就可以出擊了。

  對於塞北防線,尉遲恭等秦將很有信心。

  前有九鎮布於陰山燕山之北,這是第一道防線,也是朝廷用以控制大漠以南,陰山以北這片草原的關鍵,有這些前出的軍鎮要塞在,才能支撐起對這片地區的控制,才能讓朝廷的實際控制線直抵大漠南緣,不讓漠北的草原部族可以在漠南站腳立足。

  而緊接著九鎮後面,是朝廷設立的第二道防線,位於山後。西面河套地區,以三受降城為核心,而在定襄這一段,則是以定襄、大利等城,東面則還有張家口等堡壘。

  重點的代北一段,還有雲中、馬邑等這道外長城防線,後面還有雁門、樓防等內長城防線。

  可以說,大秦的北疆防線,層次分明,層層布防的,長城早就不是最前的防線了,西面的朔方道,傳統的長城防線,實際上已經在防線後方千里。

  這些年朝廷的移民邊疆,拓荒屯田策略下,過去荒廢的塞北一線,如今遍地是田莊、牧場,村莊和城堡。

  北疆不再蠻荒,有了許多人口村莊城堡,也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府兵駐軍,防禦自然就更加完備。

  「只要吃掉這二十萬人,薛延陀部就算完了。」

  羅克用坐在那裡,有些出神。

  此時,他的心思有些複雜。

  他如今叫羅克用,大秦皇帝義子,新封為漠北道經略使、左都督指揮使,還加爵郁都郡公。

  可他卻也還是薛延陀大汗夷男。

  「能夠確定泥孰的主攻方向是河套嗎?」

  「基本上能確定了,代北方向防禦更齊備,白道雖是過陰山的大路,可這裡防禦更嚴,武川和懷朔還有撫冥三鎮並列陰山北,山後還有定襄大利等,更別提還有一道外長城防線,殺胡口,牛皮關,雲中城,這裡可是幾次葬送了數十萬突厥軍的。」

  而河套地區相對來說,就沒那麼森嚴,尤其是河套後面是大片的荒漠戈壁,使的與關中脫節,增援與後勤都不可能那麼快跟上。

  「可我們在山後的三受降城,也不是吃素的。」

  三大受降城,其實就是三個防禦網,每受降城並不是孤城,而是控制著數十軍堡屯城,以及數百的烽堡,組成一張大防禦網。

  「泥孰明顯不知道這些!」尉遲恭笑道。「估計他還以為河套地區,還跟隋朝時一樣呢。」

  羅克用沉吟。

  「既然泥孰直奔河套而去,那我們也沒必要都守在武川這邊。」

  他決定,由尉遲恭留守武川,他率集結起來的兩個軍親自鎮守於河套山北的沃野軍鎮。

  「經略,不如還是由我來會會泥孰吧!」尉遲道。

  羅克用搖頭,「泥孰是我伯父,還是由我來!放心,我定能擊敗泥孰,我出身薛延陀,也更了解薛延陀,包括他們的戰術。」

  第1450章 沃野

  傍晚的時候,開始下雪了。

  一開始是沙沙作響的雪粒子,地上很快就積起了一層白色。

  雪粒子夾著些雨點。

  這不是今年第一場雪了。

  好在秦軍此次雖然冬季動員,但徵召的也多是部署在邊塞的軍隊。此次又是定的防禦反擊計劃,故此大冷天,外面呼呼刮著北風,天上下著雪,可士兵們卻都駐在各個要塞城堡之中,有所調動也都是就近調防。

  城堡中也早備齊糧草軍械,這次也不需要調動太多民夫什麼的轉運糧草軍械。

  外面下著雪,大家卻能在城堡里避風烤火,還有熱乎可口的飯菜。

  除了當值上崗的時候辛苦點,其它的時候大家聚在起聊聊天吹吹牛還挺愜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