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羅成抬頭。

  「移民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到現在為止,已經向百濟故地移了十餘萬人過去,主要是從山東和淮南還有河北遷過去的,但現在馬上過年了,因此已經暫停移民了。等年後,將組織第二批移民,第二批也有十萬人左右。只要一切順利,基本上每個月都能移十萬人過去,到明年末,就能移過去至少一百萬。」

  「百濟那邊接收的過來嗎,能否妥善安置呢?」羅成又問。

  「長孫無忌和單雄信搭檔的挺好,沒什麼矛盾,現在那邊的軍府已經部署好了,第一批十萬移民,差不多都是安置在五個郡城和下面的縣城。下一批移民,則會安置到郡縣交通線上。」

  「房屋呢?田地呢,這些都準備好了嗎?吏部是否把官吏也都配齊了?還有移民過去後,各個屯莊是否能夠馬上建立起小學堂,能否配齊先生,是否能保證初小三年的免費教育?」

  「我相信長孫無忌他們的能力,目前來看,一切都還是很順利的。而且,安東的徐世績,這幾年在安東已經初具成效,現在也開始幫帶百濟。」

  羅成便對他道,「我老師已經又向我上了道乞骸骨的致仕表章,說年紀大了,身上傷病多,已經沒有精力主持樞密院了。我本來想要強留,可據太子說,這段時間老師已經臥病不起,門都出不了,軍醫院長孫思邈奉旨前診治,上奏說雖大礙,但不能操勞,得將養。」

  皇帝有些感嘆,張須陀也是當世之猛將,當年在河南,簡直就是救火隊長一樣,撲滅了無數的農民軍,曾經五騎萬兩萬,幾百破十萬等,然則創下不敗神話的同時,也終究是負傷無數,如今老了。

  「我準備讓宋帥接任樞密使,再把徐世績從安東調入朝中,任樞密副使!」

  宋老生打仗本事未必很強,但他之前一直是羅成的副帥,資歷老,也是開國元勛,現在張須陀離開樞密院,羅成便讓他來接掌。

  樞密院另兩位副使周德威和程咬金,都是大將之才,但卻並非名帥。其實論起來,最適合接任樞密使的應當是李靖,或是羅藝,可李靖還在嶺南,現在嶺南局勢雖穩,但俚僚也並未真正歸順,朝廷還在醞釀著一波改土歸流,離不開李靖這樣的大將坐鎮。

  「那安東由誰來接管?」

  「王君廓如何?這傢伙本事還是挺強的。」

  「臣堅決反對用王君廓掌安東道,聖人莫忘記此人先前曾謀反。」馮力士大聲反對。

  「那柴紹呢,他也有些本事。」

  「不妥,柴紹原是李淵之人,雖如今歸附也立有功,但時間未久,人心難測。」

  羅成點了點頭,又思考了其它人選。

  「不如就調來整任安東道左都督,調段志玄任右都督,再調翟讓任左布政使,調宇文士及任右布政使,調東萊太守牛方裕任安東左按察使,鴻臚寺少卿趙德楷為安東右按察使。侯君集任樂浪郡太守,楊師道任帶方郡太守。」

  馮力士注意到,原本徐世績在安東,是任左都督兼樂浪太守,並加宣撫使銜的。可現在,來整隻任左都督指揮使,並沒有加宣撫使銜,也沒有兼樂浪郡太守。

  這意味著,安東道將重新回歸到三司衙門各司其職的分權格局,不再有人加宣撫使或經略使等使職凌駕於其它三司使之上,也不再兼任太守,增重其權了。

  這種變動,似乎也意味著皇帝認為如今的安東道,正式步入常態,已經沒有必要再額外授權。

  「臣馬上召中書舍人前來草詔!」馮力士道。

  皇帝只是點了點頭,重又把目光移到面前案上。

  第1449章 挖坑

  漠北。

  泥孰召集諸部首領們議會。

  「天子封禪泰山,士馬皆從,邊境必虛。」

  一眾鐵勒部落首領們,都沉默不語。要跟中原大秦開戰,誰也沒有底。可泥孰卻再三煽動鼓吹,說天子故意支持回紇叛亂,若是他們不反擊,則薛延陀亡國在即也。

  最可怕的還是夷男,明明是他們薛延陀大汗乙失缽的孫子,指定的新大汗,可這傢伙在中原為質數年,卻留戀中原繁華和羅氏的公主不肯歸國,更可恨的是,如今居然還幫著天子統兵來攻。

  「我們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當趁此機會,集結兵馬南下,越過大漠,趁夷男還未集結起軍隊,突襲討滅他。」

  連續數天的商討過後,最終泥孰還是成功的讓眾首領通過了出兵的提議。

  於是乃命其子分統同羅、仆骨等諸部兵馬,合二十萬,渡漠南,往屯白道川,突襲夷男。

  對於這一戰,泥孰與諸將說的是趁皇帝封禪泰山之際,主動突襲,狠挫背叛部落的夷男和秦邊境守軍,讓他們無力集結深入漠北,勾連回紇征討薛延陀,這是主動防禦,而並不是進攻秦人。

  這一戰是要以打促和,讓皇帝看到他們的實力,迫皇帝停止對薛延陀的欺壓,故此這次集結二十萬兵力南下,這是薛延陀汗國一部的兵馬了,而且是擇其精壯者。

  至於進攻的方向,則是直指朔方的河套一帶,準備是突入河套,擊敗秦軍後搶一走就退回漠北,並不打算去碰突厥兩任大汗都曾折戟沉沙的定襄馬邑一帶。

  朔風寒冷。

  塞北陰山白道川下。

  大秦塞北九鎮之一,武川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