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冊封羈麼根本不可能有用的,這就如同是雲南和越南的例子一樣。

  雲南之地因其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所以在古代中原王朝對其控制還不如越南早,可是最終越南依然還是脫離了中原,雲南卻反而成了不可侵害的一部份,為何?

  「原因就是在古代,雖然交州之地,可通過海上抵達,但當時北面的嶺南之地,始終是漢人人口稀少,朝廷開發嶺南,都是十分緩慢的,一代雙一代的努力,才漸漸的把兩廣穩固下來。」

  但是更南邊的交州,卻始終存在著漢人人口數量太少的問題,補充又隔著嶺南,因此當地雖有流官,可下面的百姓卻更多的是當地的蠻人,他們不斷的吸納著中原的文明,卻始終沒有被同化,一旦實力強大,而中原內亂,他們便會趁著脫離自立。

  而雲南恰相反,在很長段時間,雲南這片高地,中原王朝也是難以深入統治,於是地方蠻人自立,可中原王朝雖遲至明朝時,才真正的開始清洗土人上層,實行大移民,可這一招卻十分有效,源源不斷移過去的漢人百姓,最終超過了土人,於是漢家成功的穩住地位,並最終再沒讓土人翻過盤。

  雲南和越南的例子在前,使的羅成始終堅信,要對高句麗、百濟、以及嶺南、林邑、甚至是雲南、黔中、西山、青海,以及安西北庭等地,實現真正的控制,只有一條途徑,移民換種。

  除此之外,想要征服同化,基本上很難有可能。

  漢代時倭人就向中原稱臣了,也接受冊封了,可有什麼用呢?島上都是倭人,那麼就算他們也接受漢文化,接受儒家文化,但最終他們依然是倭國人。

  「讓吏部給徐小鳳頒發志賀縣令告身,授他縣令之印。另外,朕也按此前詔令,將志賀縣中的志賀島劃給徐小鳳,作為他的封地,授他志賀縣開國男爵,賜他一百戶真封食邑。志賀縣作為海外殖民地,其地的所有稅賦收益,他可享有三之一,其餘三之二上繳朝廷。」

  志賀島處於那津港灣的出口要地,控制住這個島在手,是很有益處的。

  羅成這樣的戰略高手,一眼就看到這個島的重要性。

  那津港,接下來必然能夠快速發展更加繁榮,則志賀島的重要性越來越強。

  徐小鳳又曾作為皇帝的親軍侍衛,這就是一顆忠心的釘子。

  更不必說,海外殖民地政策,本就是皇帝一手推出的,現在徐小鳳這個典型當然值得立一立,推一推的。

  東瀛的蘇我馬子為了得到朝廷的支持,連半個肥國都願意的共手讓出,更不要說什么小小的志賀島,他就算知道這島的作用,可也還是送出了,就表明了他的態度,他要向朝廷表明忠心。

  皇帝當然也樂得收下這份忠心。

  這就比如,蘇我馬子不但把自己年輕的女兒送入了皇帝的宮中,甚至一回倭國,就馬上把自己的兩個兒子也送到中原,名為隨駕護衛,侍奉天子,實際上就是質子。

  「從山東給志賀島遷五百戶人口過去,另外從百濟給移百濟和高句麗人各兩百戶口。既然志賀設縣,那就得有幾分縣的樣子,雖說這縣是在東瀛道下,但也可以由朝廷讓百濟道代管嘛。」

  王珪立即心領神會。

  這就跟從肥國分出來的肥前縣一樣,名義上是東瀛道筑紫郡下,但實際上卻是由百濟道和東明郡代管。

  移民換種,肥前和志賀先行吧。

  王珪領命退下,心中暗道,這個徐小鳳真是好命,跟李世民一樣能惹事,但皇帝卻偏偏就是欣賞這樣的人。

  李世民奪了獅子城,如今成了林邑道宣帥兼太守。

  徐小鳳搶了那津,占了志賀,現在也成了志賀縣開國男爵。

  有了這兩個榜樣在,只怕接下來,會有無數膽大之人,也會沿著這條路走了。

  王珪不知道這個頭一開,最終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不過想想一個大秦的退役士兵,如今卻占著倭人的土地,打造殖民據點,接下來還要移民殖民,想想倒也挺興奮的。

  第1443章 打秋風嗎

  轉眼已經到了臘月,百濟道多山,臘月時的氣溫遠比東面的山東要冷的多。尤其到了臘月時,還開始了三寒四暖反反覆覆的奇特天氣。冷三天,然後暖四天,整個臘月里都是如此的反反覆覆。

  日落的也更早了,晝短夜長。

  這天早上。

  地上還結著一層厚厚的白霜,地面也凍的硬邦邦,一行人打北面路上過來,停在了禮村前。

  寂寞的小山村,一下子被狗吠之聲所驚醒。

  村柵後隱約閃過幾個人影,他們躲在柵後,遠遠的警惕的打量著一行人。

  東明郡古龍縣豐川鄉的亭長老趙站在柵門前,他的身邊則站著幾個百濟人,不過這幾個百濟人都改為漢人髮式,也換上漢式衣襟,但是與老趙他們還是區別很大的。

  老趙身披一件紅色的軍大衣,羊毛翻領,裡面襯著羊毛,外面是羊皮子,直到腿肚,很暖和。

  尤其是這赤紅色,與秦軍的軍服色一般,使的穿在身上,憑白增添了幾分氣勢。

  幾個百濟人則穿的是土黃色的布襖。

  作為本鄉亭長,老趙原本是一個征討百濟的府兵,後來因為腿受了傷,便轉為文職,因其之前也是一名旗手,因此轉為亭長,雖還沒入流,但已經是上吏了。




章節目錄